月色长安
字体: 16 + -

第1章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酒肆中,一名锦衫文士带着迷离的醉眼唱着前贤的诗词,沙哑的腔调带着无尽的悲愁。

    这种简陋的酒肆寻常是不会有什么文人雅士的,故而锦衫文士在酒肆里显得极为惹眼,再加上那悲愁苦笑的吟唱,更是让一旁的酒客将注意力都汇聚到了他的身上。

    “嘿,又不知是哪家的贵公子,自当今女帝开科取士,唯才是举之后,这些世家的贵公子可就不如以往了。”

    “谁说不是呢,女帝这番的举动当真是厉害,也给我们这等泥腿子开了个上进的门路,了不起呢!”

    一名酒客一口酒下肚,不由得赞叹,他的话一出,四下顿时就有不少酒客附和,但也有人摇头感叹。

    “女帝唯才是举自然是好,但对于那些魔道后裔也一视同仁,却也有点过了。”

    “嘿,话可不能这般说,当初太宗皇帝便说了,入我华夏则为华夏,哪有什么魔道后裔,都是我华夏子民。”

    酒客们借着酒劲,纷纷叨叨的论起了时政,场面顿时更加的热闹了,坐在角落里的殷重饶有兴致的听着,直到一壶酒喝完才幽幽起身,扔下了酒钱,走出了酒肆。

    斜阳垂暮,繁华落尽,长安城的喧嚣终于褪去,沉静之中,浮华褪去后倒更凸显几分的厚重,直到此时,才有了王者大陆第一城的气势。

    殷重站在长街上,望着大明宫的方向,神色有些莫名,似是敬佩,似是感怀,过了好一会儿才喃喃自语:“武后,以女儿身称帝,气魄果然非同一般,只是,当年的帝辛因此而身死国灭,如今的大唐武后能撑得起来自尘世外的那份压力么?”

    “尘世外,你指的是谁?”

    蓦然间,一道冷然的声音自殷重的身后响起。

    殷重没有转身也没有惊讶于身后忽然出现的人,只是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六扇门的人果然都喜欢冷不丁的出声,而阁下能够走到我身旁十五步才让我发觉,六扇门中能有这份能耐的,据我所知,只有狄仁杰与李元芳,而李元芳具有魔种血脉,那么你应该是狄仁杰了?”

    说话间,殷重转过身来,看着身后的男子,大唐乃至大陆的第一密探,狄仁杰。

    作为密探,声名在外显然是一种讽刺,失去了隐秘性,密探也就失去了作用,但狄仁杰却是一个例外,名传天下,但仍旧是第一密探,乃至是被尊称为“神探”,只有他不想去探查的,而没有他无法探查出来的,这样的一个人,名传天下却仍旧神秘无比,没有人知道他是通过什么手段探查的,但似乎没有他所查不到的隐秘,那张俊秀而沉静的脸让人看着都会生出一种无所遁形的感觉。

    狄仁杰就站在殷重十五步的距离上,这个距离,是殷重刚好能够察觉到他的临界线,而也是他能够保持进退自如的一个距离。

    “殷重,据长城戍卫军的记录是殷商后裔,这一点有待考证,三年前凭空出现在长城外,被魔物追杀时遇到长城戍卫,因而逃的一命,而后戍守长城三年还恩,三年间,斩杀马贼头目三十三名,魔物四百四十九只,魔种首领一名。”

    狄仁杰手中不知什么时候拿出一块铁令,蓝光闪烁,几道符文流转。

    殷重神色微微变得凝重,狄仁杰的铁令在江湖中有个称谓为“阎王令”,指的是狄仁杰的铁令犹如阎王法旨,令出定生死,他没有真的见识过铁令的厉害,不信狄仁杰有传说中的恐怖,至少,多年搏杀形成的经验让他断定,狄仁杰的实力还没有到自己无力反抗的地步,不过他也决不愿意去尝试铁令威力,在不信邪的人一般都死的比较快。

    “嗯,蓝色,”狄仁杰低声自语了一句,而后收起了铁令,俊秀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不用那么戒备,我只是对你有些好奇,为什么你会来长安城,以我六扇门的记录分析,你性子偏向于江湖,快意恩仇,而长安,法治森严,不会是江湖客的首选。”

    狄仁杰的话说的随意,却令殷重忽然之间对六扇门密探生出来一种深切的忌惮,讯息的搜集无孔不入已经足够令人窒息,若是还有系统性的分析就可称之为恐怖了,而更可怕的是,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声名不显的人也能够有如此详细的记载,只是,狄仁杰为什么要让自己知道这一点?

    沉默了一会儿,殷重忽然明白了,狄仁杰正是用这些讯息来威慑自己,让自己从内心中生出一种忌惮,一种束缚,或许,每一位初次入长安城的江湖人都会经历那么一次,从而在长安行事就会顾虑重重,不敢太过肆无忌惮。

    再看向狄仁杰的时候,殷重微微一笑,右手握住了腰间的短刀,顿时,一股磅礴的杀气澎湃而出,凌空飞过的雀鸟被杀意席卷,自半空中跌落,这是殷重在长城戍边时经历无数次生死搏杀所形成的杀气,杀意如刀,殷重有意的将杀意凝聚起来,笼罩着狄仁杰,这是对他的回应。

    街道上的行人丝毫没有察觉到异样,狄仁杰名满天下,但真正见过他的人不多,两人的对峙就如问路的行人一样,神色悠闲,丝毫不显紧迫。

    “我如果说是仰慕大陆第一城而来瞻仰,能过关吗?”

    狄仁杰也是微笑,却并不说话,似乎完全没有感觉到笼罩于周身的凌厉杀气。

    早已知道会是这个答案,殷重松开了握住刀的手,杀意顿时消散于无形,暮色渐浓,残阳已没。

    “或者说,我是追踪一个人过来的。”

    “从长城追逐到长安,看来对方应该是一个西域人,若是大唐之人,绕道而行十万大山,以那里诡秘的地形当有数十种方式让你失去他的踪迹,而能够让你们这种身经百战的人一路追逐一万八千里,看来对方也不会是普通的西域商客,如此一来,加上如果对方不是魔种的话,目标就太过明显,那么我似乎能够将范围缩小到一个可数的范围了,或许,我已经知道是谁了。”

    殷重点了点头,对于狄仁杰见微知著的本事丝毫不惊讶,能称之为“神探”,那么这点小事于他而言根本不需要去费神,掌控着整个神秘的大唐密探团队,能够进入长城的西域人,自然都会在目光之下经过一番的查探,殷重有心借助六扇门的力量来寻找那人的线索。

    “的确,他不是普通的客商,他身上有天书的气息,而且,与他交手的时候,感觉他身上的力量不同于我们,似乎应该是来自极西之地。”

    极西之地,一个对于大唐而言是极为遥远的地方,自从太宗皇帝兵封王者峡谷之后,极西之地就从大唐的事业中逐渐的淡化了,此时殷重提起了极西之地倒是让狄仁杰生出来一种莫名的警惕。

    “看来他入关的身份是假的了,不过,倒是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个人来,那人也是来自于极西之地,而且同样牵扯到了天书,二者之间决然有关联。”

    狄仁杰皱起了眉头,他不在乎对方所谓的极西之地出身,大唐向来都是遵从着入华夏则华夏的理念,故而成就了第一强国的实力,但是对方隐瞒身份的做法以及身怀天书,让他察觉到了一种不怀好意的味道。

    “看来六扇门也没有他的线索了。”

    殷重静静地看着狄仁杰,等待着狄仁杰的答复,看似平静的面容下却是亟不可待的躁动,他能够从短短的三年之间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成长为如今这般,正是得益于体内的天书碎片。殷重从天书碎片之中领悟出的功法太过霸道,在法理规则之上失去了平衡,以至于每过一段时间他就会陷入一次狂乱,陷入无尽的杀戮之中,离开长城戍卫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想入江湖中寻找机缘弥补自身的缺陷。

    而也就在殷重离开戍卫军的时候,遇到了那位神秘人,察觉到了对方身上的天书气息,他有心接触,而那人在知晓殷重来自戍卫军以后立起动手而后逃遁,这才有了两人连日以来的追逐,一万八千里,自长城到长安。

    “六扇门毕竟只是大唐的六扇门,就是对大唐之外的诸国都无法做到周全,更何况是极西之地了,他比你早了一个时辰入城,入城时是以马罗为名号,不过,以那人来自极西之地,身怀天书碎片的消息来看,他的目标应该与多年之前的另外一名极西之地的来客一般,那么在达成目的之前,他只会在长安城了。”

    两人的谈话至此而终,狄仁杰翩然而去,长安城的街道上,行人越来越少,没入地平线的夕阳在天际留下一幕血红的残痕,残痕侵染了整个长安城,耸立的大明宫似乎也变得沧桑斑驳。

    这是殷重第一次进入长安,也是第一次见到夕阳余晖下的大明宫,莫名的,他想起了只剩下残垣断壁的日之塔。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