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蒙师
字体: 16 + -

第006章 首课

    七月初一,周道正式坐馆授徒。*  *水云村一众童子,见到塾师不再是熟悉的蒋大夫,颇有一些喧哗,好在周道长相俊秀,言谈和善,再加上有蒋澜的领头,倒也很快就让孩子们产生了亲近感,一个一个“先生、先生”不绝于口。

    对于这些乡间子弟,周道也是非常满意,蠢慧贤愚一时还难以分辨,但显而易见的是,与21世纪的天朝魔都少年相比,这些个蒙童心思都是单纯至极,简直有如一张张洁白的宣纸,大可以在其上泼墨挥洒、青碧渲染。这些没有太多独立观点的孩子,正是他“教改”的最佳试验品,特别是当他挂起黑板、拿出粉笔的时候,孩子们眼中没有怪异只有好奇,更是让他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自从看了周道的第一课,蒋循伦这一整天都有些神思不属,制药之时几次险些出错,该炒的差些儿用了猛火煅烧,该炙的差点多加水变成了泡煮。他不得不承认,对于周道这个人,自己有些看走眼了。这个青年居然打破了一直以来的授馆传统,不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学子跟读,而是拿着一支小白棍,在一块涂了黑漆的木板上写写画画,嘴里一边不停的讲解着,作为一名塾师,说的话居然比学生还多得多,这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更离奇的是,那块黑木板上,写的居然还不是汉字!嗯,有点眼熟,仿佛、大概、似乎、可能是自己少年时曾偶尔见过的,西域极远处的一个国度——“大秦”的官方文字。难道他想把这些孩子们全都教成通译不成?就这个疑问,自己倒也问过他,不过他只是摇摇头,回说都是他家乡的启蒙方式,对于孩子们认字念字大有助益。因此纵然心中忧虑满怀,也只得由着他去了,也不知道自己这个选择到底是好是坏。

    蒋澜此时也想法良多,他正在课堂上,眼睛看着周道笔下奇形怪状的文字,耳朵听着周道发出的各种不成文字的读音,心里既好奇又古怪。书馆内的气氛也与以往大不相同,少了杂乱的各自朗读背诵声与责打顽皮的戒尺拷肉声,多了先生不厌其烦的讲解声与同窗们的跟读声。周大哥的想法更是让人搞不明白,他明确地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秉性与爱好,孔圣人有所谓的因材施教,因此除了最基本的识字写字,他还要教大家各种杂学,譬如说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好吧,这里面有许多字眼,自己听都没听过,恐怕爷爷也是不知晓的吧,不过这样一来,岂不是更显出了周大哥的能人所不能么?

    周道可猜不出蒋家祖孙二人此刻的心思,他一踏上讲台,便好像进入了一种玄奇的境界,眼睛里只有台下的学生,脑子里只有准备传授的知识,手下只有接连不断的各种字符,嘴里更是一句废话都没有,只剩下循循诱导谆谆教诲。周道正在教的内容,在地球上是平平无奇,而在天州,根本就是一件伟大的创举——汉语拼音。原先他还担心这些孩子们接受不了,但出乎意外的是,他们学习起来,竟然比地球上的小学生迅速地多——或许是因为往常先生的权威,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过多的外界**可以分心。总之,才一个上午的工夫,孩子们便将拼音字母学完了一多半,原本周道还打算花费三五天的课程,看来只要一天便能了结了。

    才交申初,周道便将汉语拼音全部教授完毕,随意抽查一二,竟然是人人熟练个个精通,这让他激动难抑,难道这些孩子都是百十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不成?他不禁对“教改”的成果愈发期待起来。

    周道正yy间,一时神飞天外,底下一众童子各自面面相觑,不知先生为何突然沉默,忍不住彼此交头接耳。这时,却有一名学生走上前来,施礼已毕,大声问道:“周先生,学生有一事不明,可否请教先生?”

    “哦?哦!你有何事,尽管提问。”

    那童子不慌不忙,面色沉着,双目直视周道,其中精光内蕴别显深邃:“我等来此求学,乃是为了识文断字而来,往常白蒋二位先生执教之时,每日总能习得十余字。今日周先生上任,为何竟是无一字之得?还望先生为我解惑。”

    周道环视底下众童子,发现每个人都露出思索或者疑问的神色,不得不将脸色一正:“你既然有这个问题,那么先生我也有一个问题,世间汉字足有好几万,你等可能全部认识?”

    “这……不能。”那学子略一迟疑,摇了摇头。

    “若果碰到不认识的字,你有何对策?”

    “自然是检索《说文解字》以求训诂。”童子思索片刻,大声回答。

    “那么若是训诂之中,再有不识之字,又当如何?”

    “这……再检此字……”

    “一字复一字,字字何其多?若是每条训诂之中,都有不认识的字,你打算检索到猴年马月去么?”周道轻声打断,语气却是步步紧逼。

    那童子顿时没了声音,低头沉思起来。

    蒋澜却是听出了周道的弦外之音,起身施礼问道:“先生的意思,莫非这些个‘拼音字母’,便能解决这个难题么?”

    周道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虽不中,亦不远矣。只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却还欠着一个步骤。这些字母数量有限,但已能够将如今官话之中,所有的发音要素全部囊括,你们现在也学会了拼法,如果给你们看到这些字母拼出的音节,你们会不会读呢?”

    “那是当然会读的。”发问的童子似乎也明白了一些,抬起了头,目光清明透彻。

    “那如果用这些字母,代替《说文解字》中的反切汉字,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

    那童子身体一个震颤,惊声发问:“这……莫非先生打算出一部字书?但是……这样也只有我们这些弟子认识呀……”

    周道摆摆手:“你们认识也就可以了,只要真的方便,我相信必定会流传开,反之如果不方便,你们也不过就浪费了一两天的工夫罢了。只不过这部字书还需要等先生筹得款项,才有机会成型。”

    “先生志向宏大,学生愚钝不及。”童子深鞠一躬,退回自己的座位。

    “你头脑灵活,不盲从先辈,这是一桩非常大的优点。能否告诉先生,你姓名如何称呼?”周道对这个孩子非常欣赏,总觉得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一部分影子。

    “他是村北刘大婶的儿子,名叫刘俊飞。”周围的童子们见到刘俊飞质疑先生反被称赞,一齐哄闹起来。

    蒋澜在一边也捂着嘴笑了起来,这周大哥真是有趣,如果是自家爷爷,被学生当堂质疑,恐怕一定要打断几根戒尺才会罢休吧,或许自己的处境也能在他这里得到改变。

    周道微笑着点点头,正要再抽查几个学生,却突然又呆了一下,随口安排童子们继续自习,便坐下微微闭起双眼,神思内敛。

    “鉴本归源发动!发现人才!姓名:刘俊飞。种族:人。性别:男。成长度:幼年。类别:文。品级:丁(预期)。天赋:数学。从属:宋。职司:无。好感度:友善。”

    呃……这鉴本归源居然还能鉴定人?记得游戏里应该没有这一功能的呀。而且居然第一次发动就鉴定出了一名丁级人才,就是不清楚人才品级到底划分为多少——如果只有四等的话,那么也无非就是普通人才,如果是天干十品的话,那丁级就已经不得了了。呀,竟然还有天赋一说,不过没听说这里有擅长数学的孩子啊……还是先问问看吧。

    周道眼睛也不睁开,状似随意地问道:“俊飞,先生听说你擅长算术,不知传言是否有误啊?”

    “啊?!……先生恕罪,学生不敢了。”这个问题把刘俊飞惊得惶恐万分,周边的童子也都用一副怪异的眼神看着他。

    “呃?这有什么罪不罪的?擅长算术可是一件好事啊。”学生的回答让周道也是一愣,闭着的眼睛也瞪圆起来。

    刘俊飞踌躇了一会,见周道没有斥责的意思,稍许松了口气:“听我娘说,算术不是读书人的本分,只有那些追逐财利的货殖游商,才会精通其中门道。况且‘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还在农工之下……”

    “腐儒之见!害人不浅!”周道大喝出声,联想到前世古代重农抑商的结局,实在令他难以忍受胸中的郁气,“商人的存在,保证了世间物产的流通,改善了世间百姓的生活。你等好好想想,如果没有商人的运输,山中村镇可有鱼虾?沿海城池可有菌笋?产丝地不得棉衣,产棉地不得绫罗。八珍如何齐聚,八宝又如何为人所知?!商人不仅无过,反而有功,唯有欺行霸市、为富不仁的恶商,才该被万姓唾弃。”

    “这……”周道的言论简直有离经叛道的嫌疑,孩子们听得耳朵都直了,不过也让那些商贩子弟脸光大涨。

    “更何况上古儒家六艺,其中便有数,只是随着历代腐儒曲解,渐渐被人遗忘了而已。”周道停顿了一下,“可还记得先生上午所说?自明日起,诗书完毕后,会另开各项杂学课程,有兴趣的自可聆听,没有兴趣的自行温习功课便是。这些学问,不存在高下贵贱,只有秉性是否合适之分,不必因世间腐儒之言,败坏了你等自身的天赋。”

    “谨遵先生教谕!”一众学子大声回答,刘俊飞稚嫩的小脸上,更是涌上了激动的潮红。

    “孔圣有言,‘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从今天开始计算,每上学四天,之后便休息一天,每天巳初开讲,申正下学,午正之前讲解诗书文字,未初开讲各项杂学,中间半个时辰进膳午休。你等可听明白了么?”童子们又是一阵点头。周道抬头看了看天色,挥了挥手:“今天时辰也不早了,就此散了罢。”一干学子肃立施礼,之后鱼贯而出。

    等到同窗都走得差不多了,蒋澜拉起周道的袖子,嘿嘿直笑:“周大哥,你真了不起,今天第一天授课,就教了我们这么多闻所未闻的东西。”

    周道呵呵一笑,拉起蒋澜的小手,指了指门外:“我们也回去吧,你爷爷恐怕也等急了呢。”

    “嗯!”蒋澜微微一挣,像是要自己跑回去,略一思想,便又顺从地跟随在周道的身边。

    二人刚跨出学塾房门,便看见蒋循伦急冲冲地走了过来,一脸的气急败坏。老者这样的神情,周道还是第一次见识,想必是有什么大事发生,赶紧走上前去,关切地问道:“蒋老先生如何这般神情?可否告知周某?”

    蒋循伦停下脚步,狠狠地喘了几口大气,咬牙切齿道:“不好了,祸事临门了,长山县令三日后便要来此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