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珍奇案录
字体: 16 + -

第160章 玉斧换粮

    要说当时沈阳北大营都没有任何防范和准备,那是完全低估了张作霖苦心经营的东北军的实力和警惕性了。

    当时的枪声一响,以林纪芳为代表的头脑清醒的爱国军官,便开始迅速组织有计划的防御。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纸“不抵抗”的命令从南京传来。

    这让身为军人的林纪芳怒火万丈。

    眼看着兄弟们纷纷染血倒在日军枪口下,林纪芳心急如焚——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可是,总不能坐视东北沦陷、兄弟被杀而毫无作为吧?

    危急时刻的短暂思考之后,林纪芳断然决定:命令中只是不让抵抗,没有说不让撤退吧?!于是,凭借高超的军事才能,在已经失去先机、处处陷于被动的情况下,林纪芳果断决定带领一众兄弟突出日军的包围,逃出了沈阳北大营。

    随后不久,整个东北,就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军对侥幸逃出的东北军的围剿也越来越残酷。无奈之下,劫后余生的林纪芳,带领着愿意誓死追随他的为数不多的兄弟们便钻进东北深山,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斗,并于日后有幸与共产党领导下的杨靖宇将军取得联系,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并肩作战。

    直至1945年8月13日,通过侦查人员,林纪芳得知,一个规模不小的日军队伍,似乎护送着一批重要人员,躲进了大栗子沟深处,目的不祥。

    正当林纪芳四处侦查,打算发动袭击的时候,1945年8月15日——一个历史性时刻到来了——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仗,终于打完了。

    可是,林纪芳们发现,那伙盘踞在大栗子沟深处的日军似乎还没有完全撤离的迹象。愤慨之中,林纪芳带领抗日力量冲进深山,打算一边搜索,一边歼敌。

    8月17日,队伍正在大山里搜索。突然,几条火舌窜出,一下子就撂倒了林纪芳的好几名好兄弟。就在林纪芳指挥大家有序御敌时,一颗来自“三八大盖”的罪恶的子弹,也钻进进了林纪芳左大腿根部。

    一阵剧痛之后,身经百战的林纪芳初步判断“问题不大”,于是在简单包扎止血之后,没有过于理会伤口,便立即投入指挥之中。在经过了短暂的慌乱之后,队伍立即在林纪芳的指挥下迅速恢复了镇定,并判明了敌情——在他们身后一个不起眼的地方,隐藏着一个洞口,而残余的日军就是躲在这个洞口里负隅顽抗的。

    在几轮有效的进攻之后,不可一世的日军最终还是选择了分散突围。虽然林纪芳率队歼灭了大股残敌,但是,仍有10名左右日军逃进了深山,隐藏进了皑皑白雪和呼啸的北风中。

    在回来打扫战场时,林纪芳们竟然意外发现,洞内居然还藏着几十名眼中充满惊恐的中国人!他们之中,有男,有女,最让人惊奇的,还有几个人竟然看不出是男是女!从衣着打扮上来看,他们绝对不是日军抓来的壮丁,也不是当地普通居民,从他们大多数人的口音重,林纪芳确信这些人必定有些来头。

    经过一番简单的询问,更加让人吃惊的事实是——这些人竟然是“伪满洲国”的“康德”皇帝溥仪的家眷和随从。而那几个不男不女的,竟然是最后守卫在溥仪身边的太监!

    再经过更加仔细的认真的确认,这些人中包括了“皇后”婉容,“福贵人”李玉琴,溥仪弟弟溥杰的日本妻子嵯峨浩等。而让人更加难以相信的是,经过指认,这些人中无疑地位最高贵的所谓“皇后”婉容,竟然形容枯槁,眼光呆滞,显然是精神有问题。

    而溥仪本人则带领包括其弟弟溥杰,妹夫,医生、贴身侍卫等极少数几个亲信就在前一天,在日本人的保护下,丢弃了这几十个人,提前逃离了这里。

    本来,东北人民对日本人以及“伪满洲国”这些傀儡给东北带来的深重灾难而恨之入骨。可是,现在看看这些所谓的“皇后”“贵人”,虽说衣着上,还保留着起码的体面,但是,很显然,饥饿、恐惧和无助,使他们看起来也是十足的可怜。

    “对于他们这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又能苛责什么呢?”林纪芳心中感慨。

    而这些被溥仪遗弃了的人,虽然不知道最终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命运,但是,当他们确定眼前的是一些中国军人后,脸上都表现出了因为终于脱离了日本人的控制而感到高兴。

    而就在此时,这几十个人谨慎而又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向林纪芳讨点粮食的愿望。

    那个时候,粮食,绝对是最贵重的东西。万幸的是林纪芳家因为世代经营粮食,而且早在日军大局侵华前,已经妥善进行了隐藏,所以相对于一般人家,他的手上确实还略有余粮,这也是他们这支抗日武装能撑到现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在林纪芳尚在犹豫之际,“福贵人”李玉琴主动站了出来。她秘密找到林纪芳,说“皇后”婉容早就精神失常。在他们这些人当中,自己是地位最高的,她有责任保护这些人。为了保全被溥仪撇下这些所有人的性命,她现在要代表这些人,跟林纪芳进行交换。

    原来,溥仪在仓皇逃离大栗子沟的时候,由于情况紧急,决定连“皇后”和“福贵人”都不带。

    可能是感觉这么做,确实过于绝情,所以为了表示歉意,溥仪拿出随身珍藏多年的一把玉斧,说“‘玉斧(福)’赠予‘福贵人’,希望你真正成为有福之人,好好珍重吧。”尽管自知这把玉斧价值连城,可是对于挣扎在饥饿边缘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一把粮食更加宝贵呢?所以,李玉琴决定拿这把本属于她个人的玉斧,跟林纪芳交换足够养活所有人的粮食,并要求林纪芳不干涉他们的去向。

    也许是被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看似柔弱,却无比坚强和果敢的“福贵人”感动了,也许是被眼前这些已经同是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的惨状所感染,也许是……最终,林纪芳同意了。

    就在林纪芳欣赏着玉斧,并爱不释手时,李玉琴也在给她的人分发粮食,并悲切地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大家各自奔命去吧。”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是“福贵人”李玉琴拿自己的玉斧给他们换来了宝贵的粮食。在不情愿地接受了大家的最后一次叩拜之后,溥仪带来的这支“伪满洲国”最后的一帮人马,便各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