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覆荣华
字体: 16 + -

第二章

    拜见了祖母,我和赵晨曦一起出了林府的大门。

    赵家的马车前,立着一位俊朗的少年,剑眉星目,仪表堂堂,虽只有二十出头的年纪,但是已经是气度不凡。

    他正是赵晨曦的嫡亲哥哥赵谦润,见到我微微一点头:“言妹妹。”

    我低头浅笑:“赵大哥今天没有当值?”

    他呵呵一笑:“今天轮休,小妹要出城,家母不放心,特意让我来陪着!”

    我闻言说:“让赵伯母费心了!”

    他诺诺的一笑,有些腼腆的说:“家母说,有时间让你过去坐坐!”

    我点了点头,在坠儿的搀扶下,上了马车,虽然林家与赵家是世交,但是我毕竟是未出阁的少女,站在门前与男子说话,若被有心人瞧了去,也会生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赵晨曦一脸似笑非笑的看着我,我微微一横目:“曦姐姐.....”

    赵晨曦方才说:“怎么样,我大哥长得比以前俊朗了不少吧!”

    我又横了她一眼,知道她想说什么,母亲缠绵病榻的时候,曾给我和赵谦润议亲,母亲处心积虑想为我择一桩好的亲事,赵家是名门望族,数代征战沙场,兵权在握,赵家的当家主母又与母亲是闺中密友,赵晨曦又与我是从小的玩伴,这样的交情,我嫁过去,必然是受不了任何委屈的。

    可惜,还没有交换信物,母亲就病逝了,我为家母守丧三年,守丧期满后,秦淑质被扶正,更是以种种借口将婚事放下,如今,这桩婚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赵晨曦似是想起了什么,冷冷一笑:“言儿,你知道你那位好母亲是打的什么主意吗?”

    我心里知道,赵晨曦说的母亲,肯定不是我的亲生母亲,而是秦淑质,毕竟,她也是我名义上的母亲。

    见我不语,赵晨曦又道:“前几天,有媒人来我家提亲,媒人说是林府的嫡出小姐,我母亲想着是你,忙叫人请了进来,细问之下,才知道是你家那位大小姐,且先不说林沁语是什么德行,就说秦淑质这个妾室扶正的填房也敢肖想我们赵家的当家主母!”

    赵晨曦这话说的极是尖酸刻薄,不过,确是实在理,妾室扶正,在大周朝一向是为人不齿,大多数的富贵人家,原配过世之后,都会三媒六聘的寻一位继室,基本上不会将妾室扶正,毕竟,大多数人的眼里,妾室,本身就是上不得台面的。

    我微微一笑:“曦姐姐,你这张嘴啊!”

    赵晨曦撇撇嘴:“我说的都是实情!你不知道,当时我母亲一听是林沁语,脸都阴沉下来,任那媒婆将林沁语夸得天花乱坠,我母亲依就是端茶送客,动作麻利!”

    我心下一片了然,怪不得,一向与我井水不犯河水的林沁语今早会出言挑拨,原来,这里面,竟还有这样我不知道的隐情。

    我望向帘子外依稀的挺拔身影,赵谦润,真的是京中很多闺阁女子的梦中人,家世优渥,赵家的嫡出公子,年纪轻轻已背战功,性情又是顶顶的温润,最主要的,赵家的家训,原配若是能生育,赵家的男子一律不得纳妾。

    单单是这一条,就是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一生一世一双人。

    我正出神间,马车缓缓地停了下来,我回过神,微微掀起绣福禄花纹的厚重帘布,透过小窗向外一望。

    马车停在了一家糕点铺前,这家糕点铺是京中最出名的,做的点心供不应求每天一开门就会排起长队。

    这会,门前倒是冷清的很,应该是点心已经售完了。

    我有些好奇的问:“停下来做什么?糕点都已经卖完了!”

    赵晨曦懒洋洋的瞥了一眼帘外,脸上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很快又掩了过去:“记得你小时候最喜欢吃这家的桂花糕。”

    我轻轻的点点头,头上的浅紫色水晶步摇随着我的动作,在这马车车厢中发出悦耳的碰撞声:“以前娘亲在的时候倒是时常吃,这些年,不经常出来买了!”

    赵晨曦“哼”了一声,语气中带着些许的气愤:“这一起子势利眼的奴才,瞅着那边眼热,紧巴巴的过去巴结,浑都忘了,你才是林府正儿八经的主子!”

    我轻笑着:“好了,好好地出来玩,非得提这些不高兴的事情吗?为了她们,破坏咱们的好心情,值得吗?”

    说话间,车厢的帘子被挑了起来,赵谦润帅气的身影透过阳光一起映入眼帘,他手里拿着两包点心,递了过来:“路上还得走一回,你们若是饿了,可以先吃些点心!”

    这些东西,理应是赵晨曦去接,她却执意不动,轻轻的推一下我,我只得伸手将糕点接过,我声音低低的:“谢谢赵大哥了!”

    他的眼神定定的落在我的脸上,有一丝丝的灼热,但很快,他的眼神就移开了:“言妹妹客气了!”

    随即,帘子便放了下来,他的身影,再次被阻隔于门帘之外。

    赵晨曦笑呵呵的将点心打开,桂花糕散着淡淡的桂花香气,她捏了一块,递给了我:“快些吃吧!知道你早饭还没吃。”

    桂花糕甜甜的感觉弥漫在唇齿间,酥脆间不乏松软。

    我浅浅的笑,似冬日里的一抹娇阳,她一直对我都是这样好,我们两家,只有一墙之隔,虽然只是一墙,从正门进的话,距离就有些远了。

    我们两家的后院外,有一片相通的园子,小的时候,我们时常调皮的偷偷跑出去,在小溪边看水看鱼,躺在静静的河滩上,望着远方重重叠叠的山峦。

    河滩上那些晶莹的,被无数次溪水洗礼过的鹅卵石,也是我们儿时最好的玩伴。

    无数次的被家人从那叫回去,赵晨曦却总是挡在我的身前,向父亲据理力争,说是她叫我出去的。

    她是父亲顶头上司的女儿,父亲碍于她的情面,总是会对我格外宽容,而曦姐姐,确是回家以后挨罚,不是被罚禁足,就是被罚抄书。

    每次我都过意不去,她脸上总是挂着爽朗的笑:“言妹妹,我一个人受罚,总好过两个人一起受罚的。

    赵晨曦,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人,倒似比家里那些骨肉亲情的姐妹们,对我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