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坠星河
字体: 16 + -

第一章 佛谶旧事

    承泰十七年,处暑未央。

    长安城西,一处幽静的深院。

    院中石桌前,坐着一个清丽典雅的妇人,正看顾着身边的男孩喝药。

    不远的月门外,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女孩,追着一高一矮两个男孩,一路打闹着跑了进来。

    最前面个子稍矮的男孩,冲到石桌边喊道:“姨母好!临川哥好!”

    宫沁微微一笑,柔和地说:“莫云来了,还带了新朋友。”

    独孤莫云扭过头,向身后的伙伴介绍道:“这位是我姨母,靖国公夫人;这是我表兄,宋临川。”

    高个男孩上前一步,端正了身姿正要行礼。

    最后的女孩赶了上来,绕到他们前面,侧身行礼,清脆地喊了一声:“姨母好!”

    便开心的去拉喝药的男孩,“临川哥哥,你家今天的宴会真热闹,跟我们一起到外院去玩吧。”

    宋临川此时没什么精神,反手拉着她,蔫蔫地摇着头。

    “阿渃也来了,又长高了。”

    宫沁抚了抚她的头,代儿子答道:“临川今日发烧了,下次再与你们一起玩。”

    闻言,独孤渃乖巧地坐到宋临川身边,放低了声音,“那我陪你在这里玩吧。”

    冲姐姐吐了吐舌头,独孤莫云拉起宫沁的衣袖,急冲冲地说:“姨母,星河哪去了?我们带了只麻灰的兔子,要赶紧给她看看!”

    宫沁笑着说:“她父亲说了,晚上要考背《千字文》……这一上午都没见着影儿,我猜她在蔷薇花架下边用功呢。”

    这厢话音未落,独孤莫云匆匆回了句,“那我们去找她了,姨母、临川哥告辞!”

    说完,他便抓着同伴,头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被他拉扯着的男孩,边跑着边扭头喊道:“靖国公夫人,失礼了!我叫阿衡,宇文家的阿衡!”

    *******

    今日,靖国公府门前车水马龙。

    京中的王侯公卿、世家大族、大小官吏、贤德名仕携妻带子纷至沓来,只为赴一场文会宴。

    文会宴者,旨在以文会友。

    不论尊卑,少长咸集;清谈雅议,畅所欲言。

    这样的宴会,在京中本是寻常。但宋家一门清贵,靖国公孤高桀骜,不与其他世家深交,举办这样规模的宴会倒是少见。

    筹办此次宴会的,正是靖国公夫人宫沁。

    月前,靖国公宋之孝,加封了太子太师。

    袭爵不到几年,便能位列三师,门阀世家都对宋氏这位年轻族长另眼相看,前来道贺之人络绎不绝。

    于是,素不爱热闹的宫沁,悉心筹划了这场盛宴,只为替夫君酬谢各路嘉宾。

    靖国公府偌大的中庭,设了不下百余座,却早已座无虚席。

    和风习习,榴花胜火。

    中庭正中央,彩绘金莲的舞台上,立着一位曼妙佳人。

    她一身茜素红的舞衣,与园中火红的石榴花交相辉映。

    红裙随风扬起,佳人遗世独立,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宋之孝一身绛紫长袍,落坐在主位上。

    一个灵巧的小丫头,走到他身侧行礼道:“老爷,夫人遣我来禀告。少爷发烧了,她先陪少爷在花园里玩会,稍后便到。”

    宋之孝皱了皱眉,不悦地说了声:“慈母多败儿。”

    他冲一侧的乐班挥挥手,悠扬的琴声缓缓响起,奏的正是雅乐《莲心》。

    古音缭绕,庄重素雅。

    台上的佳人随着乐曲缓缓起舞,一袭水袖随风扬起,如含苞的莲花浴于水中。

    琴意渐浓,各式乐器巧妙的加入,渐渐汇成华丽的乐章。

    佳人轻轻摇曳,身姿柔弱无骨。

    随风流转的舞姿,轻盈如莲花随波而动,与清幽柔缓的曲乐融为一体。

    曲调愈演愈疾,她的舞步随之加快,待到琴声最动人心之时,舞台上只看得清一道曼妙的倩影,随着乐声极速地旋转。

    长袖回旋,红裙翻飞,刹那如红莲盛放!

    一曲毕,佳人跪到舞台中央,用恰如莺歌的嗓音祝道:“贫妾献丑,贺太师德孝齐家,泽被后世!”

    宋之孝笑着对她点点头。

    佳人又对四座施礼,缓缓退下。

    台下落座的世家夫人们,却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这就是赵四娘?”

    京兆尹夫人年纪不轻,眼睛昏花看的不够分明,连忙问起身边太医院提点夫人。

    对方使了个眼色,连连跟她点头。

    御史夫人随夫回京不久,知道的讯息有限,听二人这么一说,也跟着小声嘀咕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舞的实在是好!国公这位如夫人叫四娘?是随州赵家的闺秀吗?”

    一旁小司寇夫人,热络地跟她解释道:“夫人竟没听说过赵四娘,她的名号曾经可是响彻京城呐。揽月坊艳名远播的头牌,歌声比舞姿还勾人……不过最出名的还她的手段。”

    说到这里,她压低了声音,“当年,她可是大着肚子,被抬进国公府来的。”

    御史夫人皱了皱眉,有些尴尬地说:“没想到靖国公这般随性……国公夫人,可真是宽仁。”

    “靖国公夫人可是洛阳宫家的嫡女!出身那样财势滔天的世家大族,哪会把这种女人放在眼里。”

    小司寇夫人一脸不屑,继续说道:“让一个乐姬进门,大抵就当添置个婢女罢了。亏得赵四娘敢跳《莲心》,没脸没皮的,真当自己出淤泥而不染了。”

    句句剜心,声声刺血,赵蝶衣将她们的话全部听得真切。

    她咬了咬牙,提醒自己保持住最柔和、最恭敬的面容。

    这宴席虽大,却没有她的位子,唯有步步后退,直到最末席。

    转身离去间,她和席上一人目光交错,暗暗交互点头,嘴角渐渐凝起一丝异样的笑容。

    乐舞罢,丝竹休,宴饮正式开始。

    宫沁身着素锦长袍,重重云鬓上叠着金簪。一身珠玉为饰,端庄典雅,气质卓然,不知何时已悄然入座。

    主位上,前来敬酒的人,一波接着一波。

    她陪着夫君,应对自如得体,与客人们谈笑风生,觥筹交错间宾主尽欢。

    忽然,宴会末席一位年轻的夫人,拔高了音调喊道:“是谁丢了东西?一个上好的绣囊!”

    话音刚落,身旁的夫君赶紧拉住她,示意着宴会上要小声。

    她这一喊,吸引来不少目光。

    众人看她年轻,又是坐在末席,想来是哪个小官的妻妾,没见过大场面,也不甚懂规矩。

    不少世家夫人,当场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好半天,宴上无人回应。

    那女子沉了口气,利索地打开手中的绣囊,抽出一张洁白的锦帛,大声念道:“沣水西引,祸乱山河。”

    又翻过来,继续念道:“靖国公府,宋临川,已未年丙辰月已未时。”

    话音未落,周围人声戛然而止,宴会上瞬间一片静默。

    宋之孝饮入口中的美酒,生生的难以下咽。

    正与堂姐独孤夫人谈笑的宫沁,脸上的笑意忽然凝住。

    坐在上位的宋家叔伯长辈们,纷纷执杖起身。

    太史院几个官员,更是跃跃欲试,想要凑到锦帛前一看究竟。

    就连几位御史大夫,也开始交头接耳,蠢蠢欲动起来。

    这时,一个神色紧张的小厮,忽然跪倒在一旁,不住的向宋之孝磕头。

    “小人该死!小人该死!那位夫人捡的东西,是小人丢的……是龙门寺送来的佛谶!小人拿来呈送老爷,却不小心给遗落了!”

    “佛谶?!”

    一阵激烈地咳嗽后,座上辈分最高的宋家堂伯站了起来,面色凝重地问道:“可是觉明上师给世家子弟批命的谶言?”

    跪在地上的小厮,慌张地点点头。

    总管宋明快步走下来,从那女子手中拿了绣囊和锦帛,诚惶诚恐地呈到宋之孝手上。

    宋之孝扫了一眼座上众人,接过锦帛的手有一丝颤抖。

    此时此刻,几位叔伯长辈,再顾不得礼数,纷纷凑上前来。

    看过锦帛后,一个个摇着头,不住的叹气。

    堂伯冲总管宋明使了个眼色,厉声喝道:“去把宋临川带来!”

    等待的时间里,几个族中长辈已经开始议论:上师批命,得此不详谶言,非擅杀逆子不能报皇恩。

    同时,站在宋之孝身旁的宫沁,暗暗退后几步,靠近一旁的侍女雪雁。

    她从腰间摘下一枚玉件,交到雪雁的手中,低声吩咐道:“你带着这信物,到宫家分号找长安主事。就说我母子命悬一线,让他请身在长安的所有宫家亲眷前来!越快越好!还有,让他飞鸽传书,请家主来长安主持大局。”

    席间宾客大多已经起身,三三两两地议论起来。皆言国公府家门不幸,佛谶有云公子命带不祥,若是放任终成祸患。

    低声议论的人群里,一个扎着羊角辫、一团粉嫩的小女孩,正拉着她新认识的朋友,往宴会中央挤过去。

    她的小手指向前方,“你看,那是我娘。她是世上最美的女人!”

    被她拉着的男孩一脸倔强,硬着脖子说道:“我娘才是最美的女人!她会舞剑、耍刀,还会领兵作战、上阵杀敌。”

    “一刀一剑不过诛杀几人。我娘精通天文地理,还会排兵布阵,给我伯父送去的阵法图能助他横扫千军。”

    女孩急红了脸,停下来扯着他喋喋不休。

    男孩撅了撅嘴,“你就吹牛吧!反正,最美的女人是我娘。保家卫国,舍身忘死的人才最美!”

    女孩正要辩驳,忽然看见不远处,自己的哥哥宋临川,被几个下人带到了宴庭中央。

    而宴席最前面,父母似乎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前一刻,还站在父亲身旁的母亲,忽然一根根拔下头上的簪钗,除下一身珠翠,除下了锦绣的外袍……披散着长发,飞奔到庭中,护住跪坐在其间的哥哥。

    女孩惊呆了,一步步往前面走去……拉着男孩的手越抓越紧,拖着他一起挤到母亲和哥哥附近。

    不远处传来父亲阵阵呵斥声。

    往日笑容和煦的爷爷、叔伯们纷纷疾言厉色,对着庭中的母亲和哥哥指指点点。

    一直对她笑脸相迎的赵姨娘,此时正在人群中,发出诡异的狞笑。

    女孩被这种种景象,吓得大声哭泣起来。

    宋之孝心中烦躁,又听到女儿的哭声,心头怒火中烧,随手举起一个酒盏,重重砸向她那边。

    酒盏落地,碎溅开来。

    男孩本能一挡,把女孩护在身后。

    飞溅的碎片,在他的手背上划开一道伤口。瞬间溢出了血珠,滴滴滑落下来。

    女孩从他背后探出头,瞥见他手上的伤口和血迹,哭声愈加大了。

    不远处,正焦急着找自家少爷的奶娘,看到里面这一幕。口中念了声佛,赶紧挤进人群,把男孩给抱了出去。

    女孩手心一空,心里更加害怕。

    大哭着,跌跌撞撞地跑到母亲身旁,和哥哥一起蜷缩在她怀中瑟瑟发抖。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