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乱天下:极品神医戏大唐
字体: 16 + -

正文_第37章算我求你,好吗

“杨妃姐姐平时就是太静了,合该多在宫中夺走动走动的,一直呆在翔鸾阁之中,就算没病也得憋出病来。宫中好久没这般热闹了,难为若水有这个心为你操办这场宴会,杨妃姐姐今日便放宽心,好好开心开心。”坐在上位旁边,杨妃下首一位的燕妃轻笑着跟杨妃说道。

“燕儿。”杨妃淡笑的唤了她一句,转头看了看对面正和思弦说着什么的若水一眼,若水仿若感受到了她的视线,回头对她谦恭的点了点头。

杨妃的目光移到了若水的不远处,那边坐着一位兀自独饮的少年。李恪抬头正遇上她的眼神,杨妃刚想说什么,李恪却先移开了目光,继续喝着手中的酒。杨妃眼中的期望黯淡了下去,周身也染上了几分失落。

若水看着宴会之上的众人,李承乾、李泰、李愔。还有一个据说是阴妃所生的五皇子李佑。皇嗣之中成年的也就这么几个,杨妃并不喜欢嘈杂,所以若水只请了几位成年的皇子和宫妃参加。

不过她倒是没想到这些人还真的卖给了她个面子,全都来了。只不过目的究竟是为了来贺宴,还是来得到某些人的关注,这可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时,一声尖利的叫喊传遍了整片嘈杂的宴会场地:“皇上驾到。”

原本还在谈论的众人一个个闭上了嘴,跪倒在地。若水微微低着头,眼角的余光却看到李世民一身的金黄龙袍走在最前方,威严尽显,他的身后一步远处跟随着一位风韵犹存的女子,仔细一看竟是那日在栖凤阁见过的女子。

李世民后宫佳丽虽多,但是倍受宠爱的一个手掌便能数得过来,更别提能够常伴其左右之人。除去已经逝世的长孙皇后和如今燕妃,此人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

“都起来吧。”李世民浑厚的声音回荡在耳边,若水稀稀疏疏的听到周边起身的声音,却感觉一股寒气袭来,抬头一看,却是韦贵妃在经过自己面前之时顿了一顿,那双美丽的眸子在自己的身上停留了片刻。

李世民在主座上落座,韦贵妃便于他的左边座下。李世民看了一眼周围的布置轻笑道:“没想到若水对于举办宴会也有一手,这里布置的不错。”

若水忙向前一步笑道:“都是宫中的奴才们手脚麻利,若水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

“若水真是过谦了。”燕妃巧笑着对李世民说道:“这边的布置可都是若水一点一点看着奴才们布置出来的,这份心便很难得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转而对坐在他身边的杨妃说道:“爱妃觉得若水办的如何?”

杨妃没想到李世民会与她说话,沉默了片刻才说道:“臣妾觉得甚好。”

那空灵的声音令李世民一怔,回想起来,有多久不曾和眼前的这个女子说过话了。她是他的青梅竹马,是他的妃子之一,但是他却已经有很久不曾仔细的看过她了。

若非母妃的遗言,自己不可能留着她在后宫,更不可能让她入住宫内最尊贵的两间宫殿之一。当初的那件事情让自己疏远了她,但是如今想起来,当初错的真的是她吗?

许是李世民沉默了太久,让整个会场的气氛都有些凝滞,他身旁的韦贵妃不由得轻咳了咳:“皇上,今日是杨妹妹的生辰之礼,时间也不早了,宴会是不是该开始了?”

韦贵妃的话让李世

民的目光得以转移:“爱妃说的是,既然如此,便开始吧。”

李世民话音一落,便见李承乾排众而出,走到中央说道:“今日是杨妃娘娘的生辰,儿臣略备薄礼一份,望杨妃娘娘能够喜欢。”

李承乾右手一挥,便见一个小太监捧着一方锦盒走到他的身边,他伸手将锦盒打开,竟是一块名贵的血玉,玉色澄澈动人,淡淡的血色在晶莹的玉块之中缓缓流动。

若水清楚的看到李世民的眼中一抹寒光一闪而过。心中蓦地一颤,李承乾这个时候送血玉可不是什么好征兆。

好在也没有人敢站出来说出什么话来,有了李承乾开头,其他皇子也陆陆续续献上了自己的礼物。只不过这份礼究竟在多少人心中留下了痕迹,这就不得而知了。

就在李愔轻笑着送了一盆松柏,韵意福寿延年之后,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从上座走了下来,若水才发现刚才跟随着李世民的队伍中竟然还有一位皇子。

“父皇,治儿也有礼物要赠与杨妃娘娘。”少年清脆的声音令若水握紧了手,治儿!他是李治?

“哦?治儿有什么礼物送给爱妃?”李世民好似也来了兴致,笑着问道,那笑中却有着对于别的皇子所没有的宠溺。

若水静观着周围的皇子的神态,有些人不动声色,有些人却露骨的表现出了嫉妒。不由得在心中暗叹,帝王家的孩子果然一个比一个早熟。

李治从袖中取出一只编织巧妙的中国结笑道:“治儿送给杨妃娘娘一只中国结,预祝杨妃娘娘,福禄双全。”

李治稚气未脱的脸上满是俏皮的笑容,李世民大笑一声,对杨妃说道:“难得治儿有这个心,爱妃便收着吧。”

杨妃点头称是,李治却又说道:“父皇,连治儿都送了杨妃娘娘礼物,但是治儿好像看到若水姐姐和三皇兄都没有准备礼物,他们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好啊?”

李治一脸的无辜,若水却看见那双肖似李世民的眸中划过一丝狡黠,心中一寒,看来这孩子根本不似历史所说的那般无能,搞不好还是个棘手的人物。

若水转头看了一眼敛去了笑意的李恪,和上座脸色晦暗难明的李世民,不由得叹了口气,上前一步说道:“父皇,九皇弟此言差矣,若水和夫君是准备了礼物的,下面便由我二人送上母妃的生辰之礼。”

“父皇,九皇弟此言差矣,若水和夫君是准备了礼物的,下面便由我二人送上母妃的生辰之礼。”若水的话犹如一石惊起了千层浪。

“哦?那朕倒想看看若水和恪儿精心准备了什么礼物?”李世民淡淡一笑。

李恪却是神色复杂的看着若水,不明白若水到底耍什么把戏?但是眼角在瞥到杨妃因为若水的话而不加掩饰的欣喜之后,又仿佛明白了什么,握紧一侧的手。

若水慢慢的走到他的身边握紧他的手,用只有两个人的声音说道:“算我求你,好吗?”

李恪浑身一震,那少有的服软令他任由若水将他拉下了观看台,走向一旁精心搭建起的舞台之上,原本在上面表演歌舞的舞姬们此刻已经尽皆退去,遗留下了一方瑶琴,而在瑶琴的后方竟是一个搭起的画架,上面已经放好了洁白的宣纸。

李恪一看到那个画架便明白了若水的意图,眼神变得越发的复杂,难道她一开

始便是这样打算的?

若水凑近他的耳边说道:“你只要把你听到的画下来就行了,阿恪,再信我一次好吗?”

李恪蓦地转头,却见若水已经放开了手做到那瑶琴之前,李恪看着若水那凝视着琴的侧脸,终于舒了口气,认命的执起早已准备好的画笔。

直到两人都已经就位,看台上的众人才反应过来。

“啊若水姐姐是想弹琴给杨妃娘娘听吗?”晋阳恍然大悟的站了起来,兴奋地对李世民说道:“父皇,若水姐姐弹琴可好听了。”

话音刚落便听到一声铮铮的琴音响起,破空而来。众人瞬间将目光聚集到了舞台之上。

少女轻抚琴弦,修长白皙的指尖似翩跹的蝶一样游走在透明的弦柱之上,少年大笔一挥,乌黑的浓墨渲染整张宣纸,泼墨山水在一刹间跃然于之上。少女专注的凝视着琴身,眉宇间满是认真,柔顺的月光倾洒在她的身上,蒙上了一层华美的光晕。

随着琴曲的一点点渗透,身后的宣纸慢慢的晕染上了不同的色彩,潺潺的流水顺着高山悬崖奔流而下,撞击着石壁激起一阵水花,峭壁之上松柏林立,无数的青竹破壁而出,坚韧不拔。

台下无数的目光注视着台上那仿若神仙眷侣一般契合的两人,神色各异。李泰紧盯着那个抚琴少女,眼中闪烁着势在必得,李承乾轻啜着美酒,神色淡然,李愔轻摇纸扇,一脸笑意,李治一双狐狸眼满是兴味。而在没有人注意到的角落处,一个女子一双在黑夜中仿若鹰一般的眼睛闪烁着令人惊悚的寒光。

一曲终了,若水轻轻的松了口气,回头看向身后,却见李恪已经停笔,也在看着他。目光对视的一刹,两人都是一愣,又不约而同的移开了目光。

若水从座位上站起,对着看台上的几人盈盈一拜:“父皇,母妃,此画便是若水与王爷为母妃准备的礼物,祝愿母妃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顺着若水所指,众人将目光投到了那幅画上,画卷之上高山峻岭,层次分明。幅员辽阔的高山绵延不绝,大气磅礴,但是仔细看却又能够看出近处若有若现的细致景致,绘画能力之高,令人叹服。

“皇上,若水与恪儿之礼,臣妾甚为喜爱。”杨妃向李世民福了福身,眼中分明带了些泪光。李恪看着这样的她不由得心中一动。

“不错。”李世民也笑了开来,大声笑道:“没想到若水的琴艺与恪儿的画工如此高超,这份礼爱妃喜欢,那便赏吧。”

“若水(儿臣)谢过父皇。”

李恪主动走到若水的身边握着若水的手走下舞台,若水惊讶的转头看他,虽然他的脸上看不出什么,但是那明显上扬的眉眼,分明诉说着什么,若水低下头,唇角也弯起了一点弧度。

宴会再次开始,却有一人姗姗来迟。李世民刚刚宣布歌舞开始,便见一名身着青色亲王服饰的少年走了进来:“儿臣拜见父皇,各位娘娘。”

“宽儿也来了,若水你倒是设想周到。”

“二皇兄如今虽算是楚王,但毕竟是皇兄,若水自然不能漏了他。”若水站起身回道,目光在遇上李宽之时,露出了个温婉的笑容。

“儿臣今日前来,一方面是为杨妃娘娘贺寿,另一方面却是三皇弟和弟妹拜托儿臣代一人来献上贺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