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腹黑小宠妃
字体: 16 + -

第023章 唯楚是才

    西施莞尔一笑:“没想到,范将军是楚国人,我还听说楚国也叫九头鸟?”

    范蠡解释道:“对,九头鸟又称九凤,九头鸟有九个头,色赤,像鸭子,人首鸟身,九凤是楚国先祖崇拜的神鸟。”

    西施轻笑道:“这么说九头鸟是楚人崇拜的九凤,楚国的图腾,是不是说楚国人很聪明,有智慧?”

    范蠡笑了笑:“就是这个意思,不然为什么说唯楚是才?”

    西施附和道:“楚国可谓地灵人杰,人才济济,你看吴国的伍相国、越国的范将军、文大夫都是楚国人。”

    范蠡点了点头,道:“吴国的太宰伯嚭大人也是楚国的。”

    西施笑道:“范将军,唯楚是才是不是真的?”

    范蠡自己就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闻言,很自得地说:“哪当然了?”

    在嘚瑟有一丝傲然,在自信中又透过一丝优越感。

    西施想了想,说道:“那我们就比试一下对对子。”

    “好哇!”范蠡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毕竟他自己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不可能会在一个山村小姑娘面前认怂!

    “范将军,会对对子吗?”西施有点不信。

    在资料上,王斐看到在《山海经》中就记载过,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人对对子,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就是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范蠡说道。

    虽然对对子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流行开来,但作为饱学之士,范蠡对自己还是很自信的,更不相信这个小丫头片子会是什么对对子高手?

    “好,那我们就开始!”西施微笑点头。

    看到远处有户人家还冒出的炊烟,范蠡吟道:“路远炊烟渺。”

    不料西施姑娘只看了一眼左边的山林,略一思索道:“山深鸟语喧。”

    “嗯,不错,我们继续!”范蠡小小鼓励一下。

    本来想难为一下西施,结果西施马上就对出,才思敏捷。

    范蠡一看不对,想继续为难一下,看到竹林前面的一个池塘,有几只鸭子在游水,马上脱口对曰:

    “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池塘正好有鱼儿跃出水面,西施灵机一动答道:

    “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七鸭”不正好是“三双一只”,“九寸十分”加起来岂不是“尺鱼”,数字相对,妙趣横生。

    范蠡有点震惊,西施会作诗,还会对对子,看来自己不出狠招,是难不倒她的?

    他当场就说:“门对千根竹;”

    西施马上对道:“家藏万卷书。”

    范蠡继续对道:“门对千根竹短;”

    西施毫不犹豫对道:“家藏万卷书长。”

    范蠡继续为难道:“门对千根竹短全无;”

    西施笑了笑对道:“家藏万卷书长都有。”

    就这样刁难,西施都从容应对,范蠡的脸就有些挂不住了,自己好歹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呀!

    范蠡说道:“独角兽;”

    本以为西施会拿“九头鸟”来应对的,结果西施说道:“比目鱼!”

    如此一来,就更妙!

    独代表一个,比代表两个,奇偶相对,好,一个仄声一个平声;

    角与目分别是两个器官,相对工整,也是一个仄声一个平声;

    兽与鱼是两类不同生物,可相对。也是一个仄声一个平声;

    连起来,分别是两种古代传统瑞兽,也很整齐。

    范蠡暗暗称奇……

    王斐心道:“看来范将军还没有罢手的意思,那就继续比试,谁怕谁?”

    范蠡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

    他以为这下,西施就无从以相对。

    结果西施,马上就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范蠡连忙喝彩……

    范蠡又出一题:“水流花放寻归路。”

    西施对道:“路转风回找浮云。”

    范蠡想到围棋是尧舜时期就发明了,于是说道:“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西施马上就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几番下来,范蠡非但没有难倒对方,反而让对方越战越勇,范蠡不甘就此收手,继续对曰:“纤手闭门推出窗前月。”

    西施,陷入沉思,就在这时,突然看到远处一个小孩,拾起一块石头,投进池塘,听到“卟通”一声。

    她顿时领悟,脱口而出:“玉指投石冲开水底天。”

    范蠡接着又出了一联:“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真妙!”

    不久,走过来一位樵夫,看到西施在想什么。

    樵夫把柴担放下,问明原因后,哈哈大笑,然后指着自己的柴担,再用手指指着山上,就走了。

    西施笑道:“范将军,我们这里老少都会对对子,你的对联,刚才樵夫都对了。”

    见范蠡不解,西施说道:“山石为岩古木枯,此木是柴。”

    “厉害!”范蠡点头称是。

    范蠡看见小路前面有人围篱笆,念出上联:“一篱二纬三桩围菜园,园种春夏秋冬菜;”

    才思敏捷的西施,眨眨眼,拍拍脑袋瓜,不慌不忙地对了下联:“百架千层万卷成书馆,馆藏东西南北书。”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范蠡继续——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这上联连用四个“弓”字,两个“月”、“弦”字。

    西施不慌不忙答道:“朝霞似锦,暮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对出的下联,连用四个“锦”字,两个“霞”、“川”字,完全符合上联的要求,而且用“朝”、“暮”对“新”、“残”,用“东”、“西”对“上”、“下”,十分工整。

    范蠡称赞道:“西施姑娘,真是厉害!范某甘拜下风!”

    “范将军过谦了,我们这里人人都会对对子。”西施微笑道。

    “是吗?”范蠡将信将疑。

    “不信,你可以一试!”西施很自信地说。

    范蠡当然不信了,在前面的一个青草桥遇到一位少女,就问道:“青草桥下青草鱼口衔青草。”

    谁知,她却不理睬,低头摘她的黄花。

    范蠡当时就觉得有些扫面子,西施连忙解释道:“她已经给你对了。”

    “我怎么不知道?”范蠡一愣。

    西施回答:“她的意思是——黄花园中黄花女手摘黄花。”

    范蠡这才醒悟过来:“你的意思是,她直接用动作,就对了?”

    这样一来,范蠡惊呆了,没想到一个采黄花的女子都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