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笼
字体: 16 + -

正文_第四十四章

在京城里,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再加上那大夫并非秦府中人,消息走漏就不足为奇了。因而,在短短一夕间,秦夫人有喜的事情便传到了有心人的耳中。三公主自然是咬牙切齿,摔碎了许多东西,让宫婢们退避三舍,莫敢靠近。

身体痊愈的晋王今日也上朝了,许多朝臣围着他,殷殷关怀,只是那关怀,不管怎么听,都像是虚假的,于是,晋王本性不改的挂起慵懒的笑意,懒得搭理。目光倒是意味深长的看向太子。

太子面容平静、目不斜视,完全不受影响,只等待皇帝的到来。

“众卿家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报!边境传来最新消息,大将军如今重伤昏迷,军中人心涣散,被外敌攻下了两个城池。”

皇帝原本平静的脸因为这个消息而变得冷硬无比。

“这外敌是吃了灵丹妙药不成?竟然让我朝两名大将接连吃下败果!你们倒是给朕说说,莫非我朝就没有一个人可以抵抗外敌吗?真要让外敌兵临城下不成?”

晋王悠悠出列,“儿臣倒是很愿意为国效力,只是······儿臣曾在边境吃了苦果,如今身子好不容易复原,只怕单凭儿臣一己之力,还是无法扭转败局。”

面对这个儿子,皇帝的脸色和缓了一些,却并不带有半分柔情。

“那么,众位爱卿可有何提议?”

太子从容出列,“众所周知,七皇弟和大将军是我朝最厉害的将领,如今却一一落败,只怕朝中将领已无法应付边境险况,如若要出奇制胜,只怕要从民间寻访能人

异士。”

“皇儿的意思是?”皇帝微微眯起眼。

“同样众所周知的是,我们身边不正有一个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吗?父皇也曾一度努力将他收纳朝廷,却被婉拒了。如今我朝正是危难之际,若是我朝败了,他也是没办法安然度日。这般情况下,但凡是稍有爱国之情的人,都不会推辞的。儿臣要推荐的人是——秦淮。”

此言一出,众臣哗然,似乎完全没有料到这么一出。朝中年轻的将领对这评语忿忿不平,却又无可奈何,连晋王和大将军都败了,他们哪里敢保证自己能够得胜?

“朕倒不信了,我朝就没有一个好将领。”微眯的眼眸冷厉异常的看着从容泰然的两个儿子。“若谁愿意前往边境,救民于水火之中,朕便将帅印交给他,官拜正一品大将军。”

有人心痒难耐,有人怯懦回避,更有勇者想要出列,但无一不是被身边的大臣拉住了冲动的步伐。

朝堂上顿时一片静默,皇帝的脸上铁青一片。

“此事事关我朝安宁,事关重大,臣恳请皇上打破陈规,下旨令秦淮亲往边境。”

“皇上三思。”

丞相看着如今的局势,心中已是明了,看来两位皇子是要联手逼着皇上下这道圣旨,意在逼迫秦淮。如今这局面,皇上似乎也只能妥协。若单凭太子或是晋王,是万万不能将皇上逼迫到这样的地步的,只是,如今两位皇子达成协议,联手起来,朝中大臣几乎都已经站好了队,自然听从他们的命令。于是,百官进谏,他也是无力回天,秦淮这回约莫是逃避

不开了。

其实,他也是想要看看,秦淮那样的男子,到底能够隐忍到什么样的地步。被太子与晋王这般步步紧逼,他到底还会忍让到何时?

皇帝的目光与丞相相接,彼此眼中的消息都已明了。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池翼能够陪伴这位帝皇从登基到如今,必然是有他的能耐的,长久的相处,两人早已是心意相通,只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达到心意相通的境界。

皇上哪里容得这般冒犯,今日不得已退了一步,只怕他日便要寻着机会进了十步。太子和晋王可是已经打定了主意,即使他日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也必得将秦淮逼到绝境?

“退朝!”

皇上带着略微不悦的脸色宣布退朝,但朝臣心中有数,这圣旨大概已是定局。

朝臣鱼贯而出,太子和晋王慢悠悠的走在后面,渐渐靠近。

“秦夫人有喜,咱们可要登门道贺?这么多年的交情,总算看到他娶妻生子,这等大事,你我岂能错过?只怕皇妹此时已经疯了。”

“欺人太甚不是太好吧。”太子微眯着眼,享受着微风拂面的快感。

“做了这么多,难道你就不想看看?”晋王笑吟吟的。

这会儿倒真像是情深义重的两兄弟,仿佛两人之间从未生过嫌隙。

“既然得空,总要趁着瑾言还在京中的时候,将恭贺之意传到。走吧。”

丞相独自去了御书房,在御书房中足足待了一个时辰,谁也不知道他和皇帝商议了些什么,但最终,圣旨还是迅速的传到了秦府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