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祖传宗
字体: 16 +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宫廷秘闻(一)

                      高公公听了立即转忧为喜,先开门看了看外面的情形,然后才关门回到座位上,想了一会儿才小声说道“我要说的事很长,要从先帝说起了!可以说我是先帝最信任的太监,从小我就照顾他,因此对他很了解。先帝性格隐忍,行事谨慎,也正是靠着这小心谨慎,他才登上了帝位,大周也在他的治理下步入鼎盛。

    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陛下四十岁左右时,他就开始变了,开始耽于声色,贪图享受,并独断专行,不过那时的他并不糊涂。包括把楚王封出去,那会儿也是为了震慑朝中的两派大臣,同时也是可怜那楚王。”

    刘继祖的嘴角抖了抖,一脸的不信,心里说“楚王值得可怜?那被他们那伙害的家破人亡的人又怎么算?

    高公公看了出来,也不解释,而是继续讲道“说出来您怕是不信,陛下最喜欢的女人其实并不是当今的太后,而是楚王的母亲!我认为陛下和她应该是真心相爱并两情相悦的,楚王的母亲虽然出身低贱,是王府的歌妓,却为了帮助先帝登上帝位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也是因此而死的,所以先帝对她一直是念念不忘。

    想当年,先帝还是宁王时,和康王争夺帝位,他们俩虽然都不是皇后所生,但当时先帝并不占优势。因为康王的母亲是勋贵家族出身,因此勋贵四家都支持他,而先帝的母亲却是寒门官员家庭出身。那时寒门出身的官员虽不少,但还没有西林党,而勋贵家族却把持着朝廷里近一半的高级职位,因此实力相差悬殊。

    但先帝却没有气馁,他利用自己的母族和寒门出身的一些官员搭上了关系,并彼此扶持,因此越来越多的寒门官员就聚集到了先帝身边。由于他们经常在京城的西林书院为陛下出谋划策,所以后来他们就被人们称为西林党人。

    这帮人虽然也是自私虚伪,但比勋贵派好些,毕竟他们是科考出身,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为先帝出了不少好主意。双方各有胜负,但毕竟实力差距还是很明显,康王也没有露出什么大的破绽,先帝渐渐落於下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先帝的父亲就会在那年立春那一天颁旨,康王就会顺利成为太子,并继承帝位了。但就在那年立春的三天前,发生了一件事,使先帝反败为胜。

    当时,先帝和康王两派因为夺嫡之争已经闹得水火不容,双方各有官员被杀或被贬,但先帝眼看夺嫡无望,就想缓和一下和康王的关系,想在康王即位后最起码能够保住性命,于是就盛情邀请康王来宁王府赴宴。

    说起来也是康王自大了,在这样的节骨眼,怎么能不谨言慎行呢!但他满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居然真的来赴宴了。先帝为了讨好他,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备了无数,还都是自己亲自吃一口再给康王上,还把自己府上最好的歌舞伎都派了出来给康王助兴。

    康王为了夺嫡,压抑了很多年,那天他太高兴了,根本不顾手下人的劝谏,喝了不少酒,就开始狂妄起来。他看不上那些歌舞伎,非要让楚王的母亲出来歌舞助兴。再多说一句,楚王的母亲那时是公认的美人。现如今的四大美人我有幸见过两个,说实话楚王的母亲一点儿也不比她们差,甚至因为出身原因,还比她们多了一丝楚楚可怜与温婉可人。

    但那时楚王的母亲与先帝正情投意合,且刚有了身孕,先帝当然不愿意,但又不敢公然触怒康王。正在左右为难时,楚王的母亲得到消息,竟然自己出来为康王歌舞助兴。这还不算什么,事后康王垂涎她的美色,当然也可能是要故意羞辱先帝,竟然公开讨要。

    讨要歌姬舞姬之类的事在达官贵人来说,原本也不算什么,但她是先帝的心头好,还怀着他的骨肉,虽然出身卑贱,但也不好答应。但形势比人强,先帝的谋臣们都给他使眼色,让他答应康王,先帝犹豫不决。这时楚王的母亲自己跟先帝说,她愿意服侍康王,先帝这才怅然若失地同意了。

    康王志得意满,立即就将楚王的母亲带回了康王府。谁知道第二天夜里,她就偷偷跑了回来,还给楚王带回来三封信。那三封信可不得了,是边关的两位统军大将和禁军的一位将领给康王的效忠信。亲王勾结统兵将领可不同于拉拢朝中大臣夺嫡争斗,这可是能够威胁皇权的皇家大忌。

    先帝拿到这三封信后大喜过望,立即通过自己的母亲,将信送到了皇帝手里,结果当然是康王被杀,先帝成了太子。因此楚王的母亲为先帝夺得帝位那是居功至伟,但她的结局却并不好。由于他被康王宠幸过,先帝的母亲认为她不洁,不允许先帝再接近她。

    先帝虽然被立为了太子,毕竟还没有登基,还需要倚仗母族的力量,只能妥协,因此就装作冷落了她,将她单独幽禁了起来。先帝的想法是等自己登基之后,再来报答她,只是害怕她露出马脚,就没有告诉她这个想法。嗯?您那是什么眼神?”

    刘继祖是不信嘉和皇帝会这么好心,因此露出了不屑的表情。

    高公公激动道“您别不信,我从小服侍先帝,他虽然没说出口,但他怎么想的,我是一清二楚的!但楚王的母亲却没有理解先帝的一片苦心,她认为先帝背叛了她,也认为自己的付出根本不值得,因此在生下楚王后不久,她就留下了一封信,自缢而亡了!

    信里她也没有为自己诉一句苦,也没有埋怨先帝,只是请先帝念在她的一点功德的份上,好好善待这个孩子。先帝十分悔恨,他一个人躲在寝殿里偷偷哭了一晚上,这个事只有我知道。他担心这个孩子在帝王家没有母亲,得不到好的保护和照料,于是就将出生不久的楚王秘密交给了他的一个亲信去抚养。这个亲信您不认识,已经死了,但他儿子您可能听说过,就是楚王手下那个司马诡。那小子可不好对付,比楚王可精明多了!

    等先帝登基并坐稳了江山之后,他才将这个孩子接了回来,还是由司马家照顾他。但那时他封的不是楚王,而是福王,那已经是好几年之后的事了。等福王慢慢长大,皇子们也开始了残酷的夺嫡之争,先帝开始为福王的安全担心,因为福王没有母族的支持,能力也一般,肯定与皇位无缘,弄不好还会成为牺牲品。先帝甚至为了避免他被其他皇子嫉妒陷害,还有意的和他保持了距离。

    正好这时朝中两党成形,两派大臣结党斗争日甚,先帝担心他们强大起来无法制衡,因此才想到将福王外放到他母亲的老家江南道,并改封为楚王。这样一方面可以保其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倚为外援,震慑朝廷,也算是成全了他母亲的遗愿,并替她母亲衣锦还乡了。只是先帝没教育好楚王,楚王也没约束好司马诡等人,竟把江南道祸害成了那样!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楚王没有母亲,在京城被晋王、秦王说成是康王的野种,因此受过巨大的刺激,使得他极度的缺乏安全感而造成的。但先帝感念他的母亲,就一直包庇纵容他,即使知道他为恶也没有惩处,这就给后面的三王树立了坏的榜样。先帝前期也就做了这么一件错事,还是因为报恩,这些都还能理解,对不对?”

    刘继祖皱着眉头没吭声,心想这楚王可能真是不正常了,而帝王的一点喜怒就给百姓带了无尽的灾难。他虽然身世可怜,但这并不是为恶的理由,因此他并没有点头。

    但不知为何,高公公见刘继祖没有点头,反而高兴起来,他继续讲道“先帝清醒时,楚王造成的影响也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因此对于一个帝王来说也不算大的过错,直到他碰到了庆王的一个妃子,事情才开始变得不可收拾了。不瞒您说,我第一次看见庆王那位妃子时,也吓了一大跳,因为这个女人和楚王的母亲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你们说巧不巧?

    我还想着千万不能让先帝看见她,谁知道天算不如人算,那天先帝过生日,几个皇子都备了礼物给先帝贺寿。这庆王不知是怎么想的,居然让他这位妃子给先帝跳了一支舞祝寿。那支舞我到现在还记得,跳的就是那天楚王的母亲给康王跳的那支舞,连穿着打扮都有八分像,真不知道这是天意还是巧合。”

    刘继祖听了却是暗地里心惊,什么天意巧合,这明摆着是五眼联盟的阴谋吗!真没想到五眼联盟的信息收集能力这么强!他们怎么会收集到这么隐秘的信息呢?另外,不是吴王妃吗,怎么在高公公嘴里变成了庆王妃?

    高公公不知道刘继祖的这些疑问,还在自顾自地讲着“果不其然先帝一看见庆王妃跳舞就勾起了他的思念之情,当时就情不自已了,但那是自己的儿媳妇,自己即使是皇帝又能如何呢?但从此他就茶饭不思,日渐消瘦,这时肖开之流就开始崭露头角了。

    此人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得知了先帝的心思,于是上下走动,帮先帝出面说服了庆王,疏通了宗正府,打破了皇室规矩,与这位妃子办了和离。当然这后面有先帝撑腰,否则这种事以肖开的身份无论如何是办不成的。后面他又安排了先帝和她私会,先帝终于得偿所愿,十分高兴,但却苦于不能长相厮守。

    肖开又为先帝出主意,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就是先让她出家为道姑,并专门建了道观给她居住,用于他们幽会。过了一段时间后,肖开又给她弄了一个新的身份,姓氏没变,名字换了,就是现在她用的这个张玉环的身份。后面她就以这个身份还了俗,并堂而皇之的入了宫,很快就被封为了贵妃。

    虽然知道这个事的人不是很多,但这种消息在京城这种地方怎么可能瞒得住,于是很快整个大周的官员、百姓几乎就都知道了这个事。但此事表面上却办的冠冕堂皇,于法无亏,别人也无话可说,笑道也就装作心安理得了。

    但先帝毕竟干了对不起自己儿子的事,当然更不想在京城见到庆王,就把他也外放了,并且出于愧疚,还把最富庶的江东道封给了他作为补偿。庆王也就变成了吴王,因此大家都称呼庆王的这位妃子为吴王妃。

    但实际上她只是庆王的侧妃,从没当过吴王妃。庆王妃出身江东道的豪门,虽富却不贵,因此很难做到庆王正妃,只是大家都不讲究这个罢了。另外一个不良影响,就是肖开这类小人从此可以借助为自己的君主解决类似的私人问题就可以飞黄腾达,这给朝臣们树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榜样,从此朝堂上的奸佞之臣越来越多。

    先帝自从有了张贵妃之后变得更快,开始时是懒于朝政,沉湎于酒色,日日与张贵妃寻欢作乐,编曲、跳舞、泡温泉。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张贵妃很快有了身孕并生下了一位皇子。先帝虽然变化很大,但那时我看他神志还算是清醒的。

    但后面先帝就开始变得有些不正常起来,眼里似乎只有张贵妃,不再宠幸其他妃嫔甚至包括皇后,连我也似乎被他遗忘了。就在先帝神智开始不清醒的时候,除了楚王开始在楚地变本加厉以外,还陆续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先是太子谋反,被废为了庶人并灭门,那次被杀了上千人,听说只有一个太子妃的外宫管事带着太子的一个孩子逃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