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荣记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启蒙

    天气炎热,谢氏又怀着身孕,自然胃口不佳,佩夫人与谢夫人平日都是侍候在荣寿院,佩夫人做的一手好菜,又不断地开发新菜式,期盼谢氏涨些胃口。

    “天太热,你去厨房传话,叫佩娘回来吧,这些活儿,交给下人做便好了。”谢氏对侍候在一旁的连翘说到。

    “是,奴婢这就去。”连翘脚步轻盈地出了正堂,往厨房走去。

    “可认全了?”谢氏温柔的对一旁的锦姝问道。

    只见锦姝端正的跽坐在一张小案后,小案上整整齐齐的摆着几卷竹简,还放着一套毛笔与砚台。

    锦姝要开始启蒙了,许是前段时日锦姝的表现实在亮眼,使得长广王与谢氏对她又有了更多更大的期待。

    长广王已经下令给锦姝寻找西席先生了,这几日,锦姝大多时间都在荣寿院,由谢氏启蒙。

    古时候儿童启蒙常用“三百千”,这时候《百家姓》与《三字经》还未出现,《千字文》虽已出现,但还没有后世的地位,现在富贵人家给孩子启蒙,多用《诗经》与《尔雅》。

    锦姝自然也不例外,她桌上的便有《诗经》与《尔雅》,还有她让书兰向福瑞公公找来的《千字文》。

    “母妃,女儿已经会念了。”锦姝说着开始指着竹简,一字一句的念起来,“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这是诗经中国风,周南篇的汉广。

    听着锦姝一字不误将这一篇读出来,谢氏满意的点点头。

    “县公主当真天资聪颖,竟是过目不忘,王妃方才不过教了一遍,便会读了。”谢夫人夸张的说到,“妾看啊,王爷说的没错,咱们县公主不弱于古时的神童。”

    谢氏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姝儿随了她四舅父,我记得谢真幼时便有过目不忘之能。”

    “是呢,妾幼时也曾听说过四兄的才名。”谢夫人点点头说道。

    正说这话,福瑞公公便禀告谢氏。

    “王妃,太学谢博士来了。”

    “快请进来。”谢氏脸上立即展出笑容,虽是姐弟,又都在洛阳城,可她嫁入皇家,事事小心谨慎,平日间相见的机会并不多。

    “是。”福瑞公公笑起来一双不大的眼睛陷进去,“奴才这就去。”

    长广王府上最得意的黄门有三位,有两位是跟着长广王的顺英顺公公与高公公,还有一位便是内院大管家福瑞公公。

    顺公公虽是太监,却长得英气逼人,一张方脸,面皮黑红,眼睛炯炯有神,若不是脸上没有胡子,想来谁都不会以为这是长广王得用的黄门,而且据锦姝观察,这位顺公公恐怕是为长广王处理一些不方便放到明面上的事情。

    至于高公公,是先皇后挑选,自小侍奉长广王,日常照料长广王的起居,长得一张白细的圆脸,颇为秀气,为人颇有些傲气。锦姝曾听谢氏与长广王说过,高公公是原先王皇后身边大太监的干儿子,先皇后仙逝时,高公公的干爹便随主子而去了。

    最后一位便是福瑞公公了,福瑞公公长得白白胖胖,叫人一看便是极有喜气的,能成为长广王府的内管家,靠的自然不光是他的样貌,福瑞公公的口才也是极好的,开口便是一句句的吉祥话,为人又八面玲珑,将偌大的长广王府上上下下几百人打理的井井有条,几乎将长广王府经营的水泼不进。

    至于外管家夏伦,一看便是精明的人,不光配合着福瑞公公经营着长广王府,更难得的是,他竟将京中许多高门之间的关系烂熟于心。

    “谢博士,您请。”一个穿着灰蓝色衣裳的小黄门对谢真殷勤的说道。

    谢真微微点头,大步往前走去。

    谢真不光是太学中最年轻的博士,更是洛阳城中有名的美男子,谢真长着最符合时下审美的国字脸,丹凤眼,高鼻,颌下长着一缕青须,身材美健,头戴高冠,身着一袭青色宽大儒袍,脚上穿着一双翘头履,行走间,衣袍上的祥云暗纹浮现。

    “谢博士,奴才拜见谢博士。”

    谢真走着与福瑞公公遇着,福瑞公公拱手道:“多日不见,谢博士风采依旧啊。”

    “哈哈哈,公公的嘴还是如此的巧。”谢真听到福瑞公公的话后捋着胡子说道,“近些时日,我阿姊可还好?”

    “王妃一切都好,只是近来苦夏,饮食不畅,幸好还有佩夫人日日亲自下厨,又有谢夫人时时相伴,王妃也无大碍。”

    “如此说来,我定要好好谢谢佩夫人与菁妹了。”

    菁,便是谢夫人的闺名了。

    “夫人,您看。”红珠扶着李夫人走到湖石后说道。

    “那是谁?”李夫人远远瞧着,福瑞公公正陪着一男子谈笑,便问道。

    “奴婢不知,但能叫福瑞公公如此陪着的,想来不是平常人。”红珠摇摇头说道。

    “这还用你说。”李夫人有些不满的看了一眼红珠说道。

    “夫人,奴婢认得那人。”就在此时,李夫人身后的一个小丫鬟突然说到。

    李夫人转过头,看着这小丫鬟,说到:“绿帘,你说你知道?”

    “是。”绿帘微微抬头说道,“先前过年时奴婢去前院帮忙,曾见过此人,他、他是王妃的胞弟,奴婢听人说,是太学中最年轻的经学博士。”

    “原来是他。”李夫人喃喃道,她未进府时,就曾听过谢真的传闻了。

    李夫人往湖石后挪了挪,继续偷偷瞧着,只见由福瑞公公亲自带路,将谢真带进了内院,即是隔得老远,也能瞧出福瑞公公的殷勤。

    “前几日下面庄子上送来几盆上好的兰花,王爷昨日还说要给博士送去呢,正巧今日博士便来了。”

    谢真是个典型的文人,对于花花早早颇为喜爱,这其中,与许多的文人一样,谢真最喜欢的,便是花中君子,兰。

    “那我见了姊夫可要好好的谢谢他。”

    看着谢真与福瑞公公进了花拱门,李夫人才从湖石后走出来,站在原地,神色莫辨,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说道:“回荷园吧。”

    李夫人的脸色并不好,红珠知道为什么,李夫人进府四五年,家人只来过两次。

    “她的弟弟来了便是福瑞公公一路陪同,王爷还特意惦记着,我兄长来了只一个小黄门便打发了,连饭都不能留,王爷的面儿更是见不上。”

    李夫人低声说道。

    身旁的红珠听到后也是一脸的不忿,开口说道:“这府中,上上下下的,都不将咱们看在眼里。”

    身后跟着的两个丫鬟听到后,绿帘脸上也出现了跃跃欲试的表情,而另一个丫鬟,则是不声不响的,将头垂得更低,面上什么都不显,眼里却出现了鄙夷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