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荣记
字体: 16 + -

第六章 难民

    事情总是出乎意料的发生,不给人做出应对的机会。

    第二日一早,南城与西城兵马司指挥使与洛阳尹便来到长广王府。

    洛阳尹虽官职不大,只是五品,还不到两千石的品秩,但洛阳却是陈国都城,不管是宗室还是权贵,都要给府尹几分薄面。

    但在锦姝看来,洛阳府尹,却是满朝上下最难做的官之一,正所谓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若是按照这个说法,这高府尹却是不知上辈子做了什么孽,今生成了洛阳尹。

    “高府尹与两位指挥使一早而来可是有何急事?”

    “回禀王爷,汇牧县来报,灾民已到了汇牧县,距离洛阳城只有不到一天的行程了,我等此来,是为了询问王爷应对之策。”高府尹率先说道。

    “已到了汇牧县!可知灾民数量?”长广王立刻问道。

    “这、”高府尹面带难色的说道,“回王爷,据汇牧县令报,有七八万之众啊。”

    “什么?!”长广王惊呼,“孤不是已经下令令灾民沿途各县收留难民吗,怎会还有如此之多的灾民到了洛阳?”

    随即,不等他们回应,长广王便捏紧了拳头说道:“当真可恶!”

    “这、王爷,是否要放他们入城?”西城指挥使杜方小心的问道。

    长广王皱紧眉头,沉吟片刻说道:“让灾民在城南扎营,五城兵马司立即调帐篷、被衾送往城南,孤这就进宫恳请父皇调粮。”

    “是。”几人行礼道。

    长广王伸开双臂站在堂中,婢女们手脚轻柔的将玄紫色的朝服一件件穿在他身上,谢氏亲自将七梁冠毓戴在他头上,然后用一根墨玉簪固定住。

    “不必忧心,安心养胎。”长广王睁开眼睛捉住谢氏的手说道。

    “是,妾在府中等王爷回来。”谢氏微微福礼说道。

    微微点头,长广王便大步流星的出了荣乐堂。

    “王爷,刚才杜先生来报,今早市中的粮价已涨到了一贯半一石。”

    小厮慎帆低声在长广王耳边说道。

    “孤知道了。”

    说完,长广王便径直走开,谨舟与慎帆亦步亦趋的跟在他身后。

    亲王可乘五乘马车,五匹纯白色的骏马拉着一辆宽大的车架,车架之中,足够三四人躺下歇息。

    “今日走安平坊。”长广王对车夫吩咐道。

    “是。”

    若走安平坊,则需路过西市。

    长广王掀开一侧的帷幔,看向西市街道两侧的店铺。

    众多的米铺都打出了“今日售罄”的牌子,尽管如此,还有许多米铺的伙计修改立在门前的牌子,短短时间,一涨再涨,竟涨到了一贯七百文一石,较平时多了两倍不止。

    此时,洛阳城外。

    “娘,到了,咱们到了。”看着出现在眼前的巍峨的城墙,壮年的汉子兴奋的对背上趴着的奄奄一息的老妪说道,“咱到都城了,皇上不会不管咱们的。”

    看到不远处的城墙,这个弥漫着死气的人群爆发出阵阵欢呼。

    本来只剩一口气的人一瞬间又爆发出体力,加快步伐往城墙走去。

    就在此时,城门突然被打开,穿着绯色官府的高府尹走在最前面,停在城墙下。

    “前方是何人?”人群中突然嘈杂起来。

    “莫不是跟先前一般驱赶我等的?”

    “应当不是,你看他们可都没有带武器。”

    “走吧,先去看看。”

    “对,我等不信,在天子脚下,这些人还能叫我等饿死不成。”

    “说的没错。”

    看着自己背上的老娘和骨瘦嶙峋的婆娘,至于孩子,走到陵阳时便被饿死了。

    汉子咬咬牙,背着老娘,拽着婆娘继续往前走去。

    “他爹,我快不成了。”女人在汉子的拉拽下踉踉跄跄的说道。

    “莫说傻话。”汉子回过头看了婆娘一眼说道,“咱都到了都城咧,指定能活,能活。”

    “到时候咱再生几个崽,能活,能活。”汉子嘴里喃喃的说道。

    “王爷的吩咐可办好了?”高府尹对身边的人问道。

    “回大人,属下已按王爷的吩咐办好了。”那人说道,“属下已从巡防司中调来了两千顶帐篷,五千套被衾。”

    高府尹点点头说道:“远远不够啊,如今只能盼望王爷有法子了。”

    正值夏季,实则对于帐篷和被衾的需求并不很急切,粮食才是关键。

    “将这些帐篷和被衾分发给老者与孩童。”

    高府尹在内心叹了一口气说道。

    “是。”周围的人皆低头应道。

    距离城门越来越近,众人的心中既是高兴,又是不安。

    “诸位乡亲,诸位乡亲。”

    看到灾民已到眼前,高府尹拱手大声说道。

    灾民们看见身着绯色官服的高府尹,皆伏地大哭。

    “求大人救小人一条生路啊。”

    “求大人不要驱赶我等。”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哭声。

    看着眼前衣不蔽体,瘦骨嶙峋的百姓,高府尹用衣袖轻轻擦拭了一番眼角,大声说道:“诸位乡亲,诸位乡亲,可是自南阳而来?”

    “大人,我等确是南阳郡人。”

    “本官亦是南阳郡人,本官本家乃杜安高氏。”

    杜安,是隶属于南阳郡的一个县。

    听到高府尹的话,众人大喜过望,在这个时代,乡土关系乃仅次于亲缘的关系,征辟官员上任,新官也往往会带上许多家乡人,以图在新治下快速打开局面。

    这时候,同乡,便是天然的,牢不可破的关系。

    “小人斗胆问一句,大人与现今杜安高氏家主是何关系?”

    汉子背着老妪,手紧紧的捏着破碎的麻衣问道。

    “哈哈。”高府尹轻笑两声说道,“杜安高氏如今的族长,乃本官堂叔。”

    听到高府尹这样说,大家又安心不少。

    “本官奉长广王之命,已调来了帐篷被衾等物资,稍后会发到各位乡亲手中。”

    “那可有粮草?”

    “对,大人,可有粮草?”

    有没有吃的才是百姓们最关心的事情。

    人群眼看着又鼎沸起来,高府尹立即伸出双手朝前压了压,大声说道:“诸位乡亲请放心,王爷已然下令调粮了,粮草马上就到,马上就到。”

    “诸位乡亲,要相信陛下是不会不管你们的。”

    听到高府尹说道有粮,灾民们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