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荣记
字体: 16 + -

第一章 锦姝

    元和二十一年,夏。

    长广王府。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围着一顶宝蓝色的轿撵。

    “县公主,您且再忍一忍,就快到荣寿院了。”跟在轿撵一侧的婢女不顾鼻尖上的汗珠,轻声对轿撵里的人说道。

    透过轿撵四周围着的绡纱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出坐在轿内的是一个小人儿,不过四五岁左右。

    锦姝收回看向轿外的目光,又看了看轿撵内四角放着的冰盘,无奈的撇撇嘴说道:“书兰,我无事,父王还未从宫中回来吗?”

    “奴婢已经打发海公公去前门等着了。”书兰恭敬的说道,“许是皇上将王爷留下议事。”

    “嗯。”坐在轿内的锦姝微微的点了点头,看向外面天空中悬挂的烈日。

    今年的日头总感觉要比以往更毒些,锦姝想到。

    “县公主,到了。”

    抬轿的小黄门将轿撵抬到荣寿院的抄手游廊中,立刻便有几个丫鬟嬷嬷围上来。

    书兰将轿撵四周的绡纱撩起,轻轻地挂在金钩上。

    “县公主可来了,王妃都问起老奴好几回了。”一位圆脸盘,柳叶眉的环嬷嬷弯着腰对锦姝和善的说道。

    “母妃今日可还好?”锦姝将手轻轻地搭在书兰的手上。

    众人只见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慢慢的从轿撵中走出来。

    小女孩的眉心正中一颗殷红的朱砂痣,衬的女孩儿更加的肌肤如雪,再往下看,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琼鼻高挺,丹唇微启。

    发髻上的镂金蝴蝶更是在阳光的照射下晃得人睁不开眼睛,两只金色的蝴蝶随着锦姝的行走竟上下颤动,远远望去,还真以为是两只金色的蝴蝶在飞跃,环嬷嬷却知道,这样看起来简单的一对蝴蝶发簪,没有二三十年手艺的老金匠,是做不出来的。

    听闻县公主生的像已经故去的元后,只从这小小年纪的县公主身上便可看出当年的元后是何等的风华绝代。

    环嬷嬷在心中苦笑一声,即使无缘得见元后凤仪,只从这幼时的样貌便可知县公主长大后是如何的美人儿,怕是要比如今艳冠天下的白美人还要美上几分。

    回过神来的环嬷嬷再次弯下腰,说道:“王妃今日一切都好。”

    锦姝听闻微微点头,说道:“有劳嬷嬷照顾了。”

    “不敢当县公主夸赞,这都是老奴应做的。”环嬷嬷再次将腰弯下恭敬的回答道。

    不知何时,刚才还在抬轿的小黄门们便不见了,锦姝知道,他们应是与荣寿院的小黄门在一起,如今天气炎热,荣寿院里应随时都备着绿豆汤消暑。

    顺着抄手游廊走,一路上可以看见这荣寿院里的部分景色。

    只见在这不算大的院落中,竟有假山湖泊,一路上雕梁画栋,游廊两侧皆有藕荷色的纱幔,夏风吹过湖面,吹动纱幔,带来一丝凉爽,使人不由得想要在这游廊中多走一会。

    穿过游廊,便到了王妃所居的正房荣乐堂。

    走到门口时,便有两个小丫头跪在地上,帮锦姝将丝履脱去,整齐的摆放在一侧。

    一进荣乐堂便感受到一阵凉意扑面而来,正堂之上,跽坐在正座的,正是长广王妃,谢氏,谢氏不过二十出头,面白眉弯,一双细长的丹凤眼使她颇像古画中的仕女,通身都是高贵和典雅。

    也是锦姝这一世的母亲。

    “我儿来了。”

    看到锦姝,谢氏嘴角便漾起笑容。

    跽坐于谢氏两侧的女人,也都起身,对锦姝行礼道:“妾拜见县公主。”

    锦姝微微颔首,算是还礼,然后便径直走向谢氏,在她身旁坐下。

    谢氏细心地将锦姝的衣裙整理好,然后才对仍在屈膝行礼的姬妾说道:“不必多礼,都坐吧。”

    “是。”二人又整齐的屈膝应道,然后又分坐于两侧。

    “今日午睡可好?”谢氏将锦姝耳边的碎发捋道耳后,温柔的问道。

    “母妃不必担心,今日午睡时将窗子打开,倒是有些风吹进来。”锦姝微微的靠在谢氏身上回答道。

    “县公主的落英院中也有一处活水,想必夏日还是有些凉爽气的。”坐在左侧的女人立即前倾着身子说道。

    “高姐姐说的是,妾还记得那是县公主三岁初居落英院时,王爷怕县公主觉得景色单调,特意下令从王妃院中的澄心湖引过去的,真可谓是母子湖啊。”坐在右侧的女人也不甘落后的说道。

    “偏是杜夫人的嘴巧,怨不得王爷时时提起。”高夫人颇有些醋味的说道,说完后还隐晦的打量了一番谢氏。

    可是谢氏就好像没有听见两人的话,只一心的拿着一只小巧的银勺将干果粒舀进锦姝面前的琉璃盏中。

    “璎珞好吃也只许食一盏,多了不许。”放下银勺,谢氏对迫不及待的锦姝说道。

    “母妃,今日的璎珞没有加冰,可多吃一盏。”锦姝舀起一勺纯白色的璎珞放进嘴里,睁着大眼睛对谢氏撒娇道。

    佩姨做的一手好点心,就连刚刚学会的璎珞也是做得醇美无比。

    “佩娘就做了这么些,可全都叫装进你的肚子了。”谢氏爱怜地摸着锦姝的小脑袋说道。

    看着这若无旁人的母女互动,坐在两侧的高氏和杜氏不由得都有些无趣,便怏怏地起身行礼告辞了。

    “每日间来我这里不情不愿的请安,也算是难为她们了。”看着两人离去的身影,谢氏叹了口气说道。

    “母妃又何必在意,您是长广王妃,这点谁都动摇不了。”锦姝抬起头说道。

    本来脸色还晦暗不明的谢氏听到锦姝的话,立刻就笑出了声,摸着锦姝的小脸说道:“你这小儿,是谁与你说的这些,倒是做起人小鬼大的模样来了。”

    然后将锦姝轻轻地搂进怀里,另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微微凸起的小腹,低声说道:“愿药师如来保佑我儿无病无灾,平安度日。”

    “母妃,今晚让女儿陪着您用膳,可好?”锦姝抬起头眨着大眼睛问道。

    “你这猴儿,偏是你想吃我院中的饭菜,还说什么陪着我用膳。”听到锦姝的话,谢氏心中刚刚升起的一丝不安与彷徨也消失不见,“也不知你父王何时回府。”

    “母妃不必担心,皇祖父会给父王饭吃的。”锦姝貌似天真的对谢氏说道。

    站在一旁的书兰在心中感叹,明明县公主也是十分担心王爷的,方才还打发人去看,现如今又做不懂事的样子安慰王妃。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