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男神
字体: 16 + -

第32章 《亮剑》发售

随着记者掘地三尺的深挖,各种细节也不断浮出水面。在越来越多的证据面前,哪怕怀疑一切的阴谋论者也不得不承认张浩是见义勇为的英雄。一时间,网上全都是一边倒的赞誉声,偶尔有一两个喷水抹黑的,也很快就在广大网友义愤填膺的攻击下销声匿迹。

    无数明星艺人也纷纷发声,对张浩的遭遇表示震惊与难过,祝愿他早日康复,并希望要严惩凶手!

    同时,随着张浩受伤事件的持续发酵,也有不少人对警方的工作提出了质疑:飞车夺包的抢匪为什么仅仅在看守所关了两个星期就放出来了?其中是否存在钱权交易?有没有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沅江警方承受了极大的舆论压力,不论他们如何解释,总是适得其反。为了挽回形象,市委市政府勒令彻查此事,市公安局局长亲自牵头,组织了调查小组对整件事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的结果及时向媒体与公众通报。最终,与之相关的七名警察受到了开除、降职、记过、警告等不同程度的处分,其中还涉及到了一名所长。

    第二天一大早,张浩所乘坐的救护车抵达七中考点的时候,竟然发现学校门口站了很多人。和陪考的家长不同,他们男女老少都有,还拉着各式各样的条幅,上面写着:

    “坚持住张浩,你是好样的!”

    “张浩,我们都支持你!”

    “张浩加油!”

    旁边还有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在到处拍摄。

    “这,这是……”

    张浩顿时就愣住了,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来给自己加油打气,感动万分,心热血涌的隔着车窗玻璃看着外面上百张陌生的面孔,仿佛有一股暖流慢慢的传遍他的身体,眼泪也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

    他不着痕迹的抹掉眼睛里的泪水,转过头问陈萱萱,“是你安排的吧?”

    “不是,真的不是!”也大感震惊的陈萱萱连连喊冤,“我倒是想安排来着,可也要有这本事才行啊。”

    随即她调侃道:“老板,看不出来,你的人气还真不错,那么多人自发前来给你支持,而且各个年龄阶段的都有,真可谓是老少通吃、男女通杀,厉害!”

    张浩没搭理她,只是静静的看着车窗外一闪而逝的面孔,极力想把每一张面孔都铭刻在脑海里。

    这一幕在电视上播出后,越来越多的人自发的赶往考点门口为自己的偶像张浩加油打气,高峰时,七中门口的交通都为之堵塞。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粉丝聚集在医院住院部楼下大声唱着张浩写的歌,从《向天再借五百年》到《时间都去哪儿了》,一遍接一遍,哪怕唱走音了也毫不在乎,似乎只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张浩的支持。

    这也赫然成为了医院一道独特的风景,引得不少人驻足围观。

    而且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粉丝不断的汇集而来,加入到其中,宛如是涓涓流水汇入了大海,让他们的群体愈发庞大。

    看到这一幕,许多记者才豁然发现,原来不知不觉间张浩已经拥有的庞大的粉丝群体。这对一个还没有作品正式问世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奇迹!

    张浩受伤事件持续霸占着各大媒体娱乐板块的头条,话题性不断,就连当初他跟赵嫣然传得沸沸扬扬的绯闻也渐渐为人们所淡忘。

    世人皆是喜新厌旧的动物,再热闹的话题,如果没有新内容,也会渐渐失去了新鲜感跟关注度。大牌明星也同样如此。张浩之所以能够持续蹿红,是因为自打他走红以来身上的话题性就没有中断过,始终能给新闻媒体及大众不同的新鲜感及刺激。

    7月12日,《亮剑》上集正式上架发售。

    根据张浩当时与燕京教育出版社签订的合同,张浩垫资,首批印刷出版的书为5万册。可随着张浩的持续走红,人气不断飙升,出版社方面也不断上调这个数字,到了最后一咬牙,印刷了50万册,将当初的数字整整提高了十倍。

    出版社主编徐良拍板作出这个决定时遭到了许多反对的声音。不少人认为,现在传统出版物市场原本就不景气,以往销量上百万才算是畅销书,可现在,年销量能过五十万的都屈指可数,而且通常还是一些课外辅导或保健养生类的书籍,小说几乎看不见踪影。同时,出版社原本就经营困难,更应该谨慎一点,太冒进了一旦书卖不出去积压在手上,无疑是雪上加霜,甚至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能不说大家的顾虑有一定的道理,可主编徐良左思右想后,最终还是一意孤行。他看好《亮剑》这本书,更看好现在这个时机。他认为,与其要死不活,倒不如放手一搏,一旦成功,出版社就能凭借《亮剑》走出困局,重获新生。

    当然,拍板作出这个破釜成舟的决定后徐良还是很紧张,亲自盯着每一个环节,即便是书采用什么纸张、封面的设计、字体的大小他都一一过目,不敢有半点懈怠。

    连续加班了三个晚上,散发着墨香的《亮剑》上集好不容易印刷完了,他又督促下属向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书店进行发货。

    燕京教育出版社虽然这几年经营惨淡,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对于《亮剑》这部还没有写完就火得不行的小说,各大书店也非常欢迎。双方一拍即合,短短两天,一批批的图书通过铁路物流、公路物流就发送到全国各家书店,摆上了最醒目的书架。

    书还没到,所有书店都在显著的位置对其进行了宣传。因为张浩见义勇为而受伤的事情正在持续发酵,有的书店甚至打出“看《亮剑》,做张浩一样的真男人!”的宣传口号,别说,还真的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询问。

    7月12日,书店刚开门,无数期待已久的粉丝或是读者就蜂拥而至,哄抢书架上散发着墨香的新书。50万册图书不到三天就被哄抢一空,哪怕是提前有了这个预期,所有的书店仍然不禁瞠目结舌,然后忙不迭的通知出版社补货。

    书发出去之后,出版社方面也随时关注着图书的销售情况。除了徐良之外,全社所有的人都被他派到了燕京市内各大书店去了解图书的适时销售数据,他一个人则在办公室里坐立不安的等待着电话。

    不由得他不急,50万册书印刷出来后,他跟出版社就已经再无退路可言,一旦失败,他这个主编肯定是当不下去了,出版社能不能熬过这一关还尚未可知。

    “叮叮——”

    不知道过了多久,电话终于响起。

    徐良浑身一震,随即心猛的跳动起来。他深吸了一口气,略微平复了一下情绪,这才抓起桌上的电话,故作镇定的喂了一声。喂的同时觉得自己的喉咙干涩不已,背上也全是汗水。

    “主编,大喜啊!”电话刚接通,就听到小王难以抑制的激动声音,“西南书城这里,《亮剑》上集是摆出一批被抢购一批,甚至书店员工摆书的速度还赶不上买书的速度。我粗略算了一下,十分钟不到,少说卖出去50本……”

    “主编,墨海书店已经卖掉了416本……”

    “文翰书店332本……”

    “布克书店369本……”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放下电话后,徐良只觉得内心充斥着一股难以抑制的欣喜,终于忍不住狂笑起来,甚至笑出了眼泪。

    《亮剑》掀起的抢购潮也吸引了各地媒体争相报道,不少记者在现场采访抢购的读者,问他们为什么要购买这本书。

    一名大眼睛的女孩儿眨眨眼,“张浩是我的偶像啊,他的书我就算是不吃饭也要买!”

    一名戴眼镜的学生:“张浩见义勇为,为此还受了伤。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我对他的支持。张浩,加油!”

    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男子:“我想看看,央视跟大唐娱乐肯花3000万来拍摄的小说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一名衣冠楚楚的中年人:“我是帮我父亲买的,他是抗战老兵。现在能够真实反映那段抗战岁月的小说不多,电视剧也是胡编乱造。我父亲听说这本书写得很真实,所以让我一定要给他买一本。”

    ……

    50万册书三天就销售一空,创造了国内图书出版市场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

    此消息一出,不少知名作家心里都不是滋味。他们好些人的作品销量加起来或许都不到50万册,《亮剑》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无异于扇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所有人都觉得颜面无光。

    “我倒是要看看这本书好在哪儿?”

    正是抱着这种心态,许多知名作家也纷纷购买此书进行研读,打算从中找出问题来加以抨击。

    很快,一个叫沈江的作家率先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