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无衣,和合嫁衣
字体: 16 + -

第十四章 禅心

    诗曰:子分黑白两心明,人有高低一叶清。嗔怨皆因名利起,禅心只会自然生。

    山野静谧,清寂无梦,一夜好眠。

    第二天,素问起了个大早。洗梳完毕后,换上了一套月白素锦的衣服,就赶到于大夫人的房间,一家四口温馨地用早膳。

    “今天“佛法大会”就开始了,等会我们都去听听。今天人肯定很多,素素、言言,都跟紧阿娘,不要走丢了。”

    “知道了,阿娘。”

    素言虽然点头如捣蒜,但很明显敷衍地答道。

    “你们看看,才多大一点点,就知道嫌弃阿娘。”

    于大夫人指着素言,笑骂道。

    “阿娘,你好唠叨……”

    素言皱皱小鼻子,对于大夫人说。

    “你个小皮猴儿,真的嫌弃阿娘?下次不带你出来玩了。”

    于大夫人假装生气地说。

    “我错了,阿娘,我错了,阿娘不要生气,生气就不漂亮的。”

    “我最听阿娘的话了,阿娘一点儿也不唠叨。”

    素言蹭到于大夫人的身上,讨好地说。

    “你哟你……”

    于大夫人被气笑了,伸出指头点了点素言的头,旁边的素问和于闻也被逗笑了,远远地就能听见,屋子里回荡着开心的笑声。

    “阿弥陀佛!崇元寺恭迎诸位高僧、施主,来者是客,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今年的“佛法大会”还是先请各位先进行辩佛,以明心智、清六净、增修行。南无阿弥陀佛!”

    崇元寺的方丈华严大师做了相当于开幕式的致辞后,来参加“佛法大会”的各地高僧开始辩佛,这也是“佛法大会”最精彩的地方。

    素问跟在于大夫人身边,跪坐在蒲团上,听着高僧们打嘴仗。

    “阿弥陀佛,佛祖是神圣,至高无上的,能解世间一切苦厄,我等弟子,拜佛之前,必先用清泉沐浴,燃制檀香,着玲珑七宝袈裟,端衣冠,方可……”

    这些“高僧”,把做佛事搞得太仪式了,还要给自己加这么多戏,才能拜佛修行,那佛岂不是还要看三六九等了。

    素问听到这里,不由的瘪瘪嘴,并“切”了一声。

    安静的佛堂被素问的这个不屑的声音打断,刚高谈阔论的一位僧人,横眉看着素问,生气地问道:

    “这位施主,可是对贫僧刚才的言论有意见,请指正出来。”

    “阿弥陀佛,没有,没有,她是跪的有些不舒服,才发出声音。”

    于大夫人虽然是个热血奔放的女子,但在这么多人的场合下,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作为全场焦点。

    “既然没有,就不要发出奇怪的声音,小小年纪,还是需要多多磨练,多诚心礼佛,对你有好处。”

    刚才的高僧不屑地对着于大夫人和素问说。

    “你……”

    素问有些生气,这个高僧怕是被捧的太多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素素,别胡闹,这是“佛法大会”。”

    周围的人也看着素问,指指点点,搞得素问更火大,腾的一下跪直身子,然后高声地对刚才的那位僧人说:

    “阿弥陀佛,这位高僧,小女子有些不明白,你既然说佛祖弟子修行礼佛之前,要清泉沐浴,燃檀香、着七宝袈裟,用这么大的阵仗,花这么多时间来准备,是为了什么?”

    “素素!”

    于大夫人拉拉素问的衣袖,想让素问不要说,可素问不管,还是和这个所谓的高僧杠了起来。

    高僧没想到素问会发问,脸色一变,很是不耐烦地说:

    “当然是更尊重佛祖,以表诚心。”

    “您的诚心就是用这些所谓的仪式来表达吗?诚心不是心里最想表达的吗?”

    素问反问。

    “贫僧既然注重仪式,当然心也是诚的。”

    “是吗?佛法有云:心有所往,即为非往。您看中华丽依仗,那是否可以说您的心也是喜欢这些的,而不是真心实意地礼佛,不是喜欢真正地佛法呢?”

    “你,哪里来的小小丫头,在此胡说,佛祖、佛法岂可是你一个小丫头能玷污的。”

    “佛法有云:众生平等,怎么我等小丫头就不能说了。佛祖在我的心中,只要我心向佛,哪管怎么沐浴,着什么华衣,前有赤脚大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一样修成了正果,成了至尊的降龙罗汉。”

    “您口口声声说诚心礼佛,您可摸着您的心,问了它,你的心是向着佛祖的吗?是真正地诚心吗?”

    素问越说越激动,一时间整个佛堂鸦雀无声,安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落都能听见声音。

    那位高僧被素问说的面红耳赤,指着素问的手不停颤抖,嘴里不停地说着:

    “你……你……你……”

    可到底没说出个怎么样来。

    “这位小施主,聪明机灵,天生有佛的慧根,一席话让诸位醍醐灌顶。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祖在心中,“心”字先行,各人有各人修佛的缘法,这才是最大的诚心。阿弥陀佛!”

    华严大师慈爱地看着素问,慢慢地说了一席话,并对素问行了一个佛礼。

    素问一见,连忙回礼。

    “阿弥陀佛,请大师原谅小女子的胡言乱语。”

    “无妨,辩佛辩佛,佛法才能越辩越明,小施主对佛法的理解,已经有了很高的境界,是我等诸位佛门子弟都要努力修行学习的。”

    “大师严重了!”

    素问恭敬地又行了一个佛礼。

    “阿弥陀佛!”

    华严大师说完,就安排其他的事儿去了。

    素问跪坐回蒲团,揪着衣角,小心地看着于大夫人。

    “阿娘,我……”

    “我的素素长大了,阿娘很欣慰。”

    于大夫人摸摸素问的头,满心欢喜地说。

    “谢谢阿娘!”

    素问头搁在于大夫人的肩膀,真心实意地说着。

    人群中,顾瑾宸从素问跪直身子,开始说话时,眼睛就一眨也不眨地盯着,虽然面无表情。

    看着素问和高僧辩佛,字字璇玑,有理有据,不被嘲笑所影响,不被外物所迷惑,大胆、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口齿伶俐,驳得修行多年的高僧都毫无反击之力。

    在顾瑾宸的印象中,女子要不就是像秦王妃那样,天天打扮地很华丽,一身威严,感觉很厉害,但还是要伏小做低地为秦王管理后宅。要不就像秦王的那些姬妾,莺莺燕燕,除了娇嗲撒娇,就是吃醋争风,无甚趣味。要不就是柔柔弱弱,风一吹就倒,话一重就哭,惹人烦躁。

    他从来没见过素问这样的女子,在秦王府花园时,她能看清楚那些千金小姐的把戏,还调笑自己是“倒霉蛋”。在皇宫,她为了不惹怒自己,软下姿态,求得生机。自己受伤闯入她的闺房,她不像其他女人,要不就是吓得要死,要不就是哭得要命,反而冷静地给自己消毒、包扎伤口,虽然非常非常疼。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时而聪明机灵,时而可爱傻气,时而冷静自信,又时而娇媚可人。

    顾瑾宸有些烦恼,烦恼这样的女子怎么留在了自己的脑海里,又有些期待,期待还会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她。

    他定定地跪坐在蒲团上,盯着素问,陷入沉思。这也是人生二十年来,顾瑾宸第一次因为一个女子,陷入了思考。

    晚间,听了一天的“辩佛”,大家都累得早早歇下了,华严大师还在做最后的晚课,做完也准备歇息。

    “阿弥陀佛,方丈,秦王世子求见。”

    小沙弥进来禀报。

    “这么晚了,秦王世子有什么事?”

    华严大师不解地问道。

    “请他进来吧!”

    顾瑾宸脱下鞋子,走进方丈的内室。

    “拜见世子爷,阿弥陀佛。”

    “方丈有礼,阿弥陀佛。”

    顾瑾宸还了一个礼。

    “没想到十年过去了,你都已经这么大了。”

    华严大师笑眯眯地看着顾瑾宸,说。

    “是呀,十年了。那时候多有打扰,还请谅解。”

    顾瑾宸忙又行了一礼。

    “你我之间没必要说这些,这么晚找我,有什么事?”

    毕竟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华严大师慈爱地看着顾瑾宸,慈祥地问。

    “我……我有些疑惑,解不开。”

    顾瑾宸迟疑了一下,开口说。

    “哦?是关于什么?男女之情?”

    顾瑾宸一怔,没想到华严大师一猜就猜到了。

    “你从小就聪明,什么事不用提点,自然就通透,只有感情这事,你一直淡薄。你现在成年了,对你有疑惑的,肯定是感情之事,男女之情。”

    华严大师看着顾瑾宸不甚理解,忙解释道。

    “大师说的是,我不懂,请大师提点。”

    “是哪家女子?”

    华严大师问道。

    “是今天辩佛的那位女子。”

    “哦?”

    华严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那确实是一个吸引人的女子,聪明、自信,而且不趋炎附势,是难得的。”

    “她总是在我脑子里,不走。”

    顾瑾宸有些烦恼地对华严大师说。

    “傻孩子,那是因为她住在你心上了。”

    “那要怎么样才能让她走呢?”

    顾瑾宸问道。

    “人一旦住在了你心上,这辈子是走不掉了,只是看你想让她怎么住下来?”

    华严大师说得很是玄妙,顾瑾宸很是不解,问道:

    “可以怎么住?”

    “如果她心上也有你,你们成为夫妻,那你们就是两情相悦,两心都欢喜。”

    “那如果她心上没有我呢?”

    “那你们或各归桥路,你一心羁绊。或许也能成为夫妻,但恐心生怨恨,两心都不得安宁。”

    顾瑾宸一听,整张脸皱的紧紧的,他不想各归桥路,也不想心生怨恨,可他又不知道素问的心上可有他。

    “别急,别急,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

    华严大师宽慰道。

    顾瑾宸还是沉默着,不知道在想什么,华严大师摸摸他的头,慈爱的说:

    “孩子,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你会知道结果的。”

    “多谢大师!”

    顾瑾宸站起来,深深地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了内室。

    “自古‘情’字一事,最是伤人。”

    华严大师看着顾瑾宸越走越远的背影,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