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悠闲小日子
字体: 16 + -

123、木簪子

    谢萱吃着一块三层玉带糕,这种糕点中间有三层果酱夹心,入口软糯粘牙,带有淡淡的果香味,微甜不腻,她倒喜欢吃。

    听到刘斯芸的话,她就笑道:“我在家忙着挣钱哩!我家庄子上的冬季菜上市了,咱家还准备买个铺子卖卤味,另外家里准备盖房子,忙的很哩!“

    “这些繁琐俗事有什么好玩的呀?”刘斯芸撇了撇嘴,又想到什么,高兴起来:“我才在爷爷的医书中找到几个香身方子和口脂方子,回头儿咱们试着做做,这才是风雅之事,有意思呢!”

    刘斯芸从小生长于富贵之家,无衣食之忧,自小想要什么还没开口就送到跟前儿,从未为金钱烦恼过。她天真烂漫,做事全凭兴趣,自然会觉得为金钱庸庸碌碌又俗气又无聊。

    谢萱并不激愤,也不反驳,只是笑着说:“好呀,上回做的面膏和澡豆很好用呢,回头我家买了铺子做卤味,我会经常来县城,咱们就一起做吧!”

    听到刘斯芸说挣钱是繁琐俗事,她只能心中暗叹一口气。

    不管是以前的谢萱还是现在的谢萱,她从来没有过这样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她小时候家里的果园种了很多果树,除了上学,每天跟在爸爸身后学剪枝嫁接,水果上市时还要摘水果,几乎没有空闲的。

    长大后,她爹又成了种植大户,看什么挣钱就种什么,中草药,蔬菜,木耳蘑菇都种过,她大学毕业后,跟着父亲天天搞种植,更是没有空闲的时候了。

    辟寒香青烟袅袅,在车厢内氤氲出丝丝湿润的暖香。

    看着陷入沉思的谢萱,刘斯年偏过头仔细看着她,像研究一件精巧神奇、背后藏有无数秘密的事物一般,眸中星辰微动。

    “芸妹妹,挣钱怎么能是俗事呢?要是没有你父亲在朝中任职,要是没有你母亲操持中馈、管理庄铺,你如何能过这般无忧无虑的日子?你如今这般轻松自在,是有人替你承担了那些繁琐俗事呀……”傅斯年看着低头沉思的谢萱,对刘斯芸温言说道。

    刘斯芸听了,撅起了嘴,捂着耳朵道:“我不听我不听,在家里听爹娘唠叨,在学里听先生教诲,好不容易出门一趟,还要听你训导……君之哥哥,你怎么跟个老学究一样?”

    傅君之只好无奈一笑,向谢萱道:“萱萱,你们家什么时候开铺子,一定要通知我,今后别院里卤味熟食便可以直接从你们铺子买了。”

    刘斯年也捧场道:“也别忘了通知我,百草堂今后的卤味熟食今后就由你们铺子承包了!”

    回过神儿来的谢萱不禁一笑:“你们还没尝过味道呢,就这么早下订单,到时候要是不好吃,可别后悔呀!”

    刘斯芸见哥哥和傅君之都站在谢萱那边,不禁撅起了小嘴,满脸不高兴。

    谢萱就笑着哄了几句,刘斯芸又是个心里存不住事儿的,不一会儿就又开心起来。

    两盏茶功夫,就到了城外白云观山下。

    还没下车,就听到各种小贩吆喝声传入车厢,刘斯芸迫不及待的下了车,看到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喜不自禁。

    “二哥,君之哥哥,萱萱,你们快看,好多人啊!”

    陆续下了马车三人抬头望去,只见白云观山脚下,沿着通往山上的路两边全是各种小摊贩,卖烧饼的、捏泥人儿的、吹糖人儿的、卖古董的、卖绢花簪钗的、卖竹篓簸箩的、卖针头线脑的,各种玩意儿应有尽有。

    而道路中间,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大都是附近村镇里的村民,偶尔能看见几架豪华的马车,应该同他们一样都是临漳县城过来的。

    走了一会儿,刘斯芸便买了一大推的东西,有泥人儿、风筝、风车、弹弓等,让两个小厮抱了满怀。

    “老板,这个簪子是什么木头做的?多少钱?”谢萱看到一个卖绢花簪钗的摊贩,用一张靛蓝粗布展在地上,各种绒花绢花,乌银、鎏金簪钗整齐的放在上面,大姑娘小媳妇来买的人倒不少。

    谢萱看重的是一个通体带有花纹的簪子,簪头做成如意云头,倒有几分简约质朴的趣味。

    “那是鸡翅木的,一支二十文钱!”

    那摊主是个模样机灵的小伙子,见除了谢萱穿着干净的棉布袄裙,傅君之和刘氏兄妹都穿的锦衣玉缎,华贵无比,以为谢萱是丫头,代主人来问,连忙对着刘斯芸说道:

    “这位小姐,别看这不是金银珠宝,咱们也知道您是买回去玩儿的,但是你瞧俺家这木簪子雕工多好,也都不是普通的木头,都是鸡翅木、铁梨木、还有楠木的……”

    谢萱不禁一笑,也不理小贩向刘斯芸竭力推销,只是蹲下来细看。

    “你这小贩,把真正的主顾拉下不管,反倒向别人介绍,真是有眼无珠!”刘斯年看了看不以为意的谢萱,不禁对小贩笑骂道。

    刘斯芸站在旁边啃着糖葫芦,嗤嗤发笑。

    “哎唷,看我这眼睛,我这儿给您赔不是了!”小贩连忙对着谢萱轻轻扇了自己脸一下,作势赔罪。

    那小贩虽然狗眼看人低,但是东西还是不错的,乌银和鎏金的簪钗并不去看,回头有钱了还是要去大铺子买,只去看几样做工别致的木簪。

    谢萱蹲了下来,傅君之也配着她蹲了下来,拿起一支看着,也不管纻丝直裰和羽缎披风下摆都沾了灰尘,向谢萱笑道:“这些木钗虽然木质一般,倒也别致!”

    谢萱就嘴角微弯,笑道:“我想给我姥姥和大妗、我娘和小姨买几只,日常带着,倒也好看。”

    傅君之见她并不为自家势不如人而自卑难堪,即便买不起金玉钗饰,也是落落大方,不禁眸中微动。

    他玉手轻轻拈起一只银杏样儿的木簪,含笑道:“这簪子倒也有趣味,我也给我娘买几支……”

    “伯母哪里会带这个?”刘斯芸啃着糖葫芦,嗤笑道:“就是赏下人都拿不出手呢!”

    刘斯年在她额头上弹了个脑崩儿,“你呀,不管爹娘带不带,总归是一片孝心,就是你买回去给娘,娘也保准高兴!傻妹子!”说着,也蹲了下来挑拣。

    刘斯芸被刘斯年教训,撅了噘嘴儿,过了一会儿也蹲了下来挑选:“那我就给爹娘也买几支,要是爹娘不喜欢,再找你麻烦!”

    小贩喜不自禁,在旁边滔滔不绝的推销起来。

    忽然,谢萱抬头试簪时,看到远处一幕,不禁皱了皱眉头。

    只见路旁摊贩后面的树林中有两个农家装扮的四五岁小男孩,灰头土脸,小脸上挂满了眼泪和鼻涕,这时走上来一个身着青衣皂裤的三十来岁男子,笑着向那两个男孩说了什么。

    那两个男孩原本满脸戒备,听了那男子的话却放松下来,男子便一手拉一个朝远处走去。

    “君之哥哥,斯年,”谢萱皱着眉头站起来,“看来咱们遇上拐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