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财农妃千千岁
字体: 16 + -

正文_第三十七章 卖豆腐方子

“牛大哥,先说做豆腐的这个方法,若是我猜的没错,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被迫把这个方法给交出去,但是,我会保证我们最大的利益的,到时候我们挣了钱就搬到镇上来,我们那个家,你们也知道,奶奶他们对我家很不好···”我想等我有机会了,我就带着娘离开这里。

剩下的二话牛二妞并没有说出来,她怕被人认为是大逆不道。

牛大虎听到牛二妞的话,立刻义愤填膺道:“是的,二妞,以后我们的钱就是你的钱,我暂时先替你保管者,等你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家后,再自己做主,你放心吧,你大虎哥绝对不会贪你一文钱的。”

牛二妞笑了笑说:“没事的,大虎哥,给你的银子,你就随便花,花完咱们再挣。”

刚才在酒楼里,老掌柜赏了一顿饭给他们三个,出了门,到了街上,牛二妞又买了点细面,软布,给布店的老板还要了点碎布头。

逛了一会儿,又买了几个肉包子和几个馒头,二十文钱花完了,牛二妞三人才往家里走。

以后这段时间,牛二妞就负责晚上做豆腐,牛大虎和牛二虎就负责往镇上周记酒家送。

三天送一次,一次就做六斤豆子,出二十斤豆腐,除去成本得三两银子。

一个月后,牛大虎送完豆腐便对牛二妞说,曹老掌柜想跟二妞见一面,商量一下大事情。

牛二妞思量着,无非就是做豆腐的方法,卖这个方法多少钱合适呢?

镇上的院子,临街的稍微贵一点,两层楼带个后院大概是一百六十两,稍微偏一点的一百二十两,若是平民的院子也不过八十两,再破旧一点的也有六十两,就很偏很破了。

再次来到周记的酒楼,见到笑容和蔼和亲的曹老掌柜,牛二妞就有些可笑。

只见曹老掌柜十分热情的把牛二妞领到后院,沏上一壶茶,上了一碟点心,才笑眯眯的开口道:“小姑娘那,咱们来商量个事情如何?”

牛二妞‘嘿嘿’一笑:“老伯伯,是不是你们主家要您来买做豆腐方法?”

曹老掌柜一脸,你怎么知道的神情。

牛二妞灿烂一笑:“若是这个酒家您能做得了主,只怕第一次来的时候,您就会要买方子了,但是您没买,肯定不是我的豆腐不好吃,那就是您做不了主,是不是回了一趟郡都,见到主家,商量后,才决定买做豆腐的方法的吧,就是不知道你们主家打算出多少银子呢?”

曹老掌柜很佩服的对着牛二妞竖起大拇指:“小姑娘很聪明嘛?既然知道,那你打算卖多少呢?”

牛二妞眨着聪慧的眼睛,悠悠一笑着说:“老伯伯,我年纪小,不知道银子的好处,不如您来说价吧,只要价格公道,我就卖给您。”

曹老掌柜伸出五个指头,重重的说:“五十两。”

牛二妞差点笑出声,心道:都说做生意的人无奸不商,这也

太便宜了,真当她是九岁小孩儿啊!就算她不知道行情,那书上也写到,郡都的红烧肉是一两银子一盘,这豆腐也称玉珍珠,怎么也得跟肉价差不多吧,五十两银子?还真开得了口。

其实,五十两也不少了,牛二妞的爹所在的工地,死了人才赔了五十两,若是村里人的标准,能好吃好喝十来年那。

牛二妞眨了眨眼睛,无辜的对曹老掌柜说:“银子呢!确实不少,对了,小叔带回来一本《周国列传》,说侠客张出门游历来到蜀山,要了半斤猪肉,一条银鱼一壶酒,酒家要了五两银子,侠客张嫌贵说‘周京的一盘水晶肉丸是一两半,这边的银鱼竟然要二两,难道你的银鱼很珍贵吗?’酒家就说了,银鱼确实很珍贵,只生长在高山的清泉里。肉丸倒是不珍贵,为什么要一两半呢,你看我们猪肉才一两呢。侠客张就说,猪肉确实不贵,但是做起来麻烦,吃起来精致,所以一两半也值得。”

“老伯伯,我这豆腐虽然材料很普通,做起来也是很麻烦的,若是老伯想吃,我还可以给您做一道珍珠翡翠汤,绝对能让你们主家在郡都卖上一两银子一碗。要不,您给的价再涨涨?”

牛二妞连说带演的把曹老掌柜说的一愣一愣的,什么《周记列传》他是没见过,可是牛二妞说的周京都的物价确实是真的,真是没想到一个只在村里生长的小村姑,能知道的这么多,看来是蒙不了她了。

于是咬咬牙道:“好吧,就八十两。”

牛二妞‘呵呵’一笑,伸出一根手指:“一百两,不二价,为了显示我的诚意,我可以把这个珍珠翡翠汤教给老伯的大厨师父,怎么样?”

曹老掌柜眯了眯精亮的双眼,也不点头,也不摇头,似笑非笑的盯着牛二妞看。

牛大虎站在牛二妞身后心里就有点发毛,刚才说出五十两时,他就已经很兴奋了,没想到牛二妞会开口要到一百两,要是曹老掌柜不同意,回头他们不会硬抢吧。

牛二妞见曹老掌柜似笑非笑的不说话,还紧紧的盯着她,也不发怵,也不害怕,浅浅一笑说:“其实,那老道士给的做豆腐的方法,在一本《民间要术》里面也提到过,只是读书的人不喜欢做工,做工的人又不喜欢读书,所以很久以来大家都没发现,可现在没有发现,不代表以后就不会有,做生意讲究的是先机,最先发现者先得,很凑巧,我先知道了,我想以后也会有更多的人知道,所以,太高的价格我也不会开口,太低的价格嘛!这造福大家的事情,我也不会独自享有,告诉大家好流芳百世。老伯伯,您觉得呢?”

牛二妞这么说就是告诉曹老掌柜,价格若是不合理,我就把做豆腐的方法告诉给大家,一个人赚钱也是赚,还不如有钱大家一起赚,最起码还能有个流芳百世的好名声。

曹老掌柜捋着胡子,‘哈哈’笑道:“书读的多,就是有好处,好吧,就依你,一百两,我买你做豆腐的办法,

买你三年,三年之内,你的办法不能卖给其他人,你做的豆腐也只能卖给我们。”

牛二妞促狭的一笑:“老伯伯,我只能保证这三年内,我不把办法告诉别人,可是,至于那老道士会不会告诉其他人,我就不知道了,所以这个时间嘛,我是没办法保证的。”

“若真是有人跟你一样幸运,老头子也认了。”曹老掌柜点点头。

牛二妞笑着说:“好,口说无凭,立字为证,老伯伯,我们来签一个君子协议吧!”

曹老掌柜是认识字的,亲自取来纸笔,写下协议:牛二妞把做豆腐的方法告诉周记的掌柜,得到一百两银子,其后的三年内不得把制作方法告诉他人,牛二妞生产的豆腐,都有周记酒楼以每斤十八文的价格收购,不得转卖他人,或者自行买卖。立约为证。

两人都摁下手印,一式两份,各自保存。

全都弄好后,曹老掌柜对牛二妞读书的事情很是好奇:“二妞啊!人家都说书上的文字晦涩难懂,你是怎么喜欢读书的呢?”

牛二妞‘嘻嘻’一笑:“那是因为没有好老师教,想当年孔子收徒弟的时候,大家都很愿意学习,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大家会明白读书有很多用处的时候,就会有人喜欢读书识字了。”

现在的大周国,重武轻文,可是淮南郡的主子越王爷,却重文轻武,提倡大家多读书,多识字,很多幕僚都反对,觉得一个国家的安定是要靠武力。可是一个国家要想繁荣富强还是要有知识的。

牛二妞觉得这个越王爷还是很有见识的,怪不得越王治下的封地要比其他王爷的封地富裕的多,富裕点好,这样牛二妞远大的理想就能一步一步慢慢的实现了。

先在镇上站住脚,再去郡都,最后就是大周的京城,若是有机会,牛二妞真想看看这个未知的世界和古代的中国到底有什么不同。

等到牛二妞三人都走远了,曹老掌柜才意味深长的叹了口气:“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若是咱们夫人知道这个道理,就不会只让小主子练武,不喜他读书了。”

拿到银子后,牛二妞就让牛大虎把银子存到了银庄,换成银票,还让他抽个机会在镇上买个院子,准备把家伙什儿搬到镇上,这样就能做更多的豆腐,还能给牛二妞备一条后路。

牛大虎和牛二虎本来在村子里出现的就不多,神不知鬼不觉的搬到镇子里面做豆腐,村子的人也没怎么注意。

牛大虎为人实在,买的房子写的是牛二妞的名字,但是牛二妞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好听,太俗气,说服蕙娘拿了庚帖改了名字叫牛果果。房子的名字就写了牛果果。

牛大虎还把剩下的银子都存到银庄上,心里充满了希望,以后每天除了种地,收黄豆,磨豆腐做的不亦乐乎,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文中出现的书名,和故事都是作者杜撰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