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颈孔雀
字体: 16 + -

十八

    第二日清晨,微风轻拂、阳光从天上散落,落在了那两道依旧依偎在一起的身影上。孔宣轻轻的拍了拍怀中的女子,道:“天亮了。”云霄轻轻嘤咛一声,在睡梦中缓缓睁开了双眼,眼眸清澈而又温柔。



    孔宣温和的一笑,轻轻的将怀中的云霄扶起,坐在自己身边,道:“是不是很久没有像这样好好的睡过一觉了?”云霄轻轻的道:“嗯,刚刚诞生灵智的时候,天天睡。化了形,便日日修炼,却是忘了睡觉这回事。”孔宣一边慢慢地帮云霄整理有些凌乱的头发,一边道:“修道本就是为了由心而行,却不知多少人,成了只为修道而修道,终究是落了下乘。”



    二人便是在这座岛上相处、修炼,足足过了七十年,一直到了洪荒大地上另一件大事的发生。



    这一日,孔宣却是感到心神不定,连忙掐指算了一番。却是算得自己身上的一段因果,要到了解决的时候。孔宣算得这段因果的时候,也是苦笑连连、“还好自己有后世的记忆,不然怕是连这段因果是什么都不知道。”这般想完,便是与云霄暂时分开,自己前往了结因果。



    与此同时,洪荒大地之上正有一人独自漫步,却是女娲。女娲这几日也是心神不定,却又无法推算出什么结果。便出来游历一番,想知道自己到底是有什么缘法。



    此时的洪荒大地,巫族独大,有修为的妖族尽数上了天庭。连生物都是寥寥无几,不禁使女娲感到了一丝孤独之感。“要做什么为这片大地添上一些生气呢?”



    女娲便一直这样慢慢散步,直到一片池水拦住了她的去路。女娲蹲在池水旁,看着其中自己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中的影子也笑,她皱皱眉,池中的影子也是一样。“是了。”女娲顿时明白过来。不过随后又是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很久,女娲才将手伸到了池边,拿起了一块泥土,按照脑中所想将泥土捏成了人类的样子,又渡过去一丝造化之力,泥人却丝毫无反应。



    此时,一个可爱的道童从天上飞下,恭恭敬敬的对女娲鞠了一躬道:“拜见女娲师姐,我是老师座下的道童昊天,特奉老师之命为师姐送来一份礼物。说着,便由虚空之处取出一方形大鼎,却是一极品先天灵宝,有返本归元、转后天为先天之效的乾坤鼎。女娲连忙接过,口中道:“谢过老师赐宝。”昊天继续道:“老师命我传话,师姐欲要成就道果,离不开这乾坤鼎中的东西,还请师姐自行斟酌,我便回紫霄宫去了。”言罢再次行了一礼,飞向了天空。



    女娲闻言,却是将目光看于鼎中之物,却是一大团九天息壤。女娲眼前顿时一亮。九天息壤富含先天灵气与些许的混沌气息,比起自己方才使用的泥土不知好几万倍,立刻欣喜的取出了一小块,捏成了一个与刚才几乎一样的泥人,再同样渡入了一丝造化之力进入其中。只见泥人慢慢浮现出了五官七窍,双手双脚,与万般灵物化形之样一般。将其放于地上,泥人便自动升高,直到仗高方止。



    女娲心下喜悦,又拿起一块块的息壤,一一的将其捏人了人形。足足捏了数百人,女娲也感觉到有些疲倦了。只觉得这样实在是太费力了,想要创造出足够的泥人,怕是要花上几十年。



    这时,却又看到天边飞来一道金光,落于女娲身前,却是孔宣。女娲微行一礼,道:“不知道友缘何而来?”孔宣微笑道:“当日不周山取宝之时,贫道一时善念,却是断了道友机缘,所以今日特来弥补。”女娲这才想道,当日不周山取那宝葫芦时,自己便感到那葫芦藤与自己有缘。却因孔宣一时善念,令那株葫芦藤又回到了不周山中生长,所以自己最终也没有拿到。



    孔宣此时取出了一截树枝,道:“此物乃是那准提本体的一根菩提树枝,便赠予道友,与道友抵了那时因果,如何?”却是当日交与镇元子所种的菩提树枝,经过千余年也是长高了不少。为了偿还这段因果,孔宣只好又截下了一小段。女娲接过了那一根树枝,道:“自当如此,还要感谢道友成道之德。”孔宣轻轻点头,站于一边,却是欲要观礼。



    女娲也不在意,以菩提枝沾上息壤,玉手轻挥,息壤随着菩提枝甩出,落在地上,一个个都是化作了人形,一直到了有一小族群大小。出言道:“尔等为吾以先天道体为形所造,天生一幅修道之体,赐族名,“人”。“人”字一出口,女娲只见九天之外,一道硕大的功德金光突然显现,直奔女娲而来。中途又分出半成,又一分为二,一道落在了女娲手中菩提枝条之上,另一道直接跨越完山,却是飞到了万寿山,落在了那被镇元子种在观中的半截菩提树枝之中。



    女娲吸收了九成半的功德,修为立刻突飞猛进。女娲只觉得体内的鸿蒙紫气也是随着功德入体,与自己的元神纠缠在了一起。霎时间,天地再次出现了如当初鸿钧成圣一般的威压。



    万兽齐鸣。天音飘飘。祥瑞之气撒向整个洪荒。当日的景象再次重现,众生立时都知,又是一位圣人诞生了。而最高兴的,莫过于妖族众妖,女娲一成圣,万妖便是都叩拜下来,口中道:“恭贺女娲娘娘。”



    当然也有人并不愉快,正如那帝俊。女娲本来就是在妖族中名望不低,如今成了圣人,还是继鸿钧道祖后的第一位圣人。如今在妖族之人的心中女娲的声望怕是已经超越了帝俊。不过毕竟一族之皇,涵养还在,面目之上也是与众妖一般,一片笑容。



    当然不愉快的也不只有他自己,昆仑山中的元始,八景公中的老子以及金鳌岛上的通天,在挡下女娲成圣的威压之后,面色都是有些不好看。三人自诩为盘古正宗,却被女娲一女子先一步成圣,面上自然不好看。老子还好,只是面色难看的看了一会儿。元始却是大发雷霆,毕竟三清之中最好面皮之人便是他了。而通天虽然有些不满,却还是没有发作,只是眼中多了几分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