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女神农
字体: 16 + -

全部章节_第209章 去县里

新磨坊设计了出来,接下来便开始讨论这新磨坊的所有权了。

这个话题不等秦妙开口,大狗便先提了出来。他对秦妙说:“我画这张图的时候,不小心被我娘撞见。她很是喜欢这个新磨坊,向我们家自己来盖。可是妙妙你先提的这件事情,我这心里吧,一直都挺矛盾。”

“按道理,这新磨坊是我帮你设计的。应该归你所有,可是……你知道我娘,因为二狗的事情,受的打击太大,性情上面很有一些改变。她难得这样看重一样事情,所以我……”

大狗说到这里,便再说不下去了。因为是自己娘贪心在前。偏偏自己为了成全自己的娘亲,要帮着娘从妙妙这里抢新磨坊。这些话,他是真的没脸再说下去。

秦妙笑了一下,回应说:“大狗哥,我明白你的意思,早在一个多月之前我就听说了,柳氏想开磨坊的事情。可是……这磨坊还没开始建呢,建成了之后好不好用都还不知道,就开始讨论归谁所有的问题,是不是太早了些?”

秦妙这么说,主要是为了拖延时间。反正现在什么磨坊啊粮食啊对于她来说已经是过去时了,今天收拾好马车,明天在家养一天精神,后天便要出发去县里。去了县里之后还有好多的事情要做,哪里有闲工夫在这里歪缠新磨坊归谁所有的问题。

柳氏想要磨坊是不?那好吧,你就等着,一直等到我心情好了有了空闲,咱们在坐下来慢慢的聊。你敢自己开磨坊,那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话没有说死,只说是磨坊现在还没有建好,等建好了再坐下来慢慢聊磨坊归谁所有的问题。就这么把事情拖下去,先把县里的事情忙活好了再说。

大狗这边没有得到秦妙的准话,心里更加的过意不去,本来那些话他都没脸说的,是柳氏偏让他过来说一说。说是家里是地主,以后不愁没有粮食,若是能再开个磨坊,这以后就是坐在家里玩儿,

银子也能哗哗的往家里流。到了那个时候,何愁林芝兰瞧不起自家?

说起到林芝兰,大狗便有些动摇了,打家具挣银子,这速度实在太慢,而且还都是体力活。哪里有不用人力就能干活的磨坊来得方便?于是就听了柳氏的话,借着送图的机会在秦妙这里提了一提。

没想到秦妙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只说是以后再说。这下大狗也不好再开口。随便说了几句客套话之后这就要走。

秦妙叫住他:“大狗哥,你手里的图,我看着有些地方修改的有些模糊,不如你抽空再画一张清晰明了的,到时候咱们再慢慢聊一聊这新磨坊的事情。”

新磨坊的设计图大狗花过一次,重新再画一次并不难。于是答应了下来,见秦妙没有其他的话说,便告辞了。

送走了大狗,秦妙继续擦洗马车。一边擦马车,一边在心里寻思着。这座新磨坊,她投资了两本造物秘本,大狗投资了脑力劳动。按道理,最为公平的分配,所有权应该是一人一半。可是秦妙懒得和柳氏那样的妇人合作。合伙的生意不好做,何况还是和柳氏那样对她有很大的成见的人合作?

可是将新磨坊完完全全的要回来吧,人家大狗为了新磨坊花费了那么多的心力,这些无形的脑力劳动是不好用银两来衡量的,你给人家一百两银子做酬谢,人家说这些脑力劳动起码得值千两银子,如此扯皮,永远扯不清楚。

说起来,柳氏一家,柳氏自从二狗死了之后就变得尖锐极端起来,大狗虽然有些才干,可是马上就要成家立业,少不得开始为他的小家庭打算,唐栓又是个老实憨厚只懂得干活的,如此看来,倒是狗蛋这孩子是个最为明理的。

当初也是狗蛋背着柳氏和秦妙保证了,新磨坊就是秦家的。

七岁的孩子,大都是以自家父母为榜样,父母说一,孩子不敢说二,可是狗蛋却有这样的头脑,胆识和胸襟

,背着柳氏向秦妙保证,新磨坊是秦妙的。如此磊落的行为,连大狗都做不到。啧啧,是个人才啊!

擦洗完马车,再晾上一天。后天就能和二哥一起出门去县里了。

李氏是知道县里面沈公子给的铺子的事情的。这两天秦妙又间接的和她提了提朱老先生的事情。大约是有了之前的许多事情做铺垫,这回秦妙说起当初容公子曾写了引荐信,引荐朱老先生的时候李氏并没有多么的惊讶。

只是担忧秦妙和秦少廉这两个孩子还是头一次去县里,虽然说这次去县里一方面查看铺子的事情,一方面去拜访朱老先生,每一样事情都是正事,可是李氏就是担心。

吃过晚饭,一家人早早的歇了。

睡前,李氏便和秦峰说起了秦妙想要去一趟县里的事情。夫妻之间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李氏便事无巨细的将秦妙如何在沈公子那里得了铺子,又是怎样在容公子那里得了朱老先生的引荐信,又将冯三娘的干儿子冯秋好好的夸赞了一番。话说的有些啰嗦,可是却将事情说得很是详尽。

秦峰听了李氏的话,想了好一阵,这才开口说:“依我看,这次去县里不同于以往去镇上,凡事小心为妙。二小子虽然已经十三了,可终于不甚妥当,让大小子陪着妙妙去吧。大小子去年跟我一起去过县里,并且……大小子今年已经十六,是说亲的年纪了。成家立业,虽然成家在立业之前,可是提早让大小子出去长一番见识总是好的。”

李氏听了,极为赞成:“你这样一说,我也觉得老大带着妙妙去县里比较好了。之前妙妙想着老大留在家里帮衬着你,这才让老二跟着去县里。”

秦峰回应说:“现在房子已经盖了大半,也没什么好帮衬的。这以后,我是不能总将老大留在身边,没得耽误了他。这次去县里,如果可以就让老大多呆上些时日,好好历练历练,家里这边不是还有老二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