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女神农
字体: 16 + -

全部章节_第185章 娘家侄儿

还好秦妙机灵,进屋拿了包点心出来打开了送到柳氏的面前:“柳婶,这是镇上最新式的点心,你尝尝看,一点也不甜腻。”

送点心的时候,离柳氏比较近,蓦然间,秦妙发现柳氏居然长出了好几根白头发!说起来柳婶和自家娘亲的年龄差不多,娘很快就又要生产了,而柳婶却早早的长了白头发。这一刻,秦妙心里的感觉复杂极了。

对于柳氏,秦妙这一刻一点也恨不起来。

柳氏这边并不知道秦妙这一刻的心情,她捻了块点心,刻薄的笑了一下:“镇上最新式的点心吗?我说妙妙娘,你家妙妙可真是能耐,这一天天的,未免朝镇上跑得也太勤快了些,莫非在镇上有什么好事不成?”

秦妙一旁站着,感觉柳氏最近的变化也太大了,以前她可是管娘叫李妹妹的,现在居然就成了妙妙娘。不知道失去孩子的女人是不是都是这样的疯狂。

李氏听了,面上淡淡一笑,回答说:“柳姐姐哪里的话,实不相瞒,前些天来我家送粮食的那孩子,也姓李,叫李柏,乃是我娘家的侄儿,外面的人不知道内情瞎琢磨,柳姐姐,你也信不过我家的人不成?”

秦妙听罢,不由在心里给自家娘亲点了好几个赞。以前总觉得娘是个温软没脾性的,不想今天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啊!而且这神态,这气势,气场十足啊,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做那大户人家的当家主母亦是没问题的。

柳氏听了,心里便琢磨开了,那少年到底叫什么名字,日后可以留心打听打听,若真是姓李,说不定真是李氏的什么亲戚。那么秦妙和他在一起也不是什么逾越的事情,真要是表兄妹的话,那铁定是不能在一起的。

琢磨归琢磨,柳氏心里有一股怨气,并不会因为李氏的这个解释而消散。

她掏出块手帕来按了按眼角,不无感慨:“李妹妹,我瞧着你家孩子

一个比一个出息,我的心里难受啊,我们家的二狗,当初要不是……我们家也不会是现在这样的光景。”

这次说话倒是叫了声李妹妹,可是这话怎么听怎么觉得不舒坦。人家家里正因为有了喜事而欢欣,你在这里抹眼泪哭死人,膈应人呢不是?

李氏知道柳氏这又是在怪秦妙间接还是二狗的事,可是那件事妙妙也吃了不少苦,又不是她推了二狗让他去死,见天的拿这件事情出来说嘴,烦不烦呐?你是当娘的,难道我就不是当娘的?

于是对柳氏说:“柳姐姐,有句话说的好,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若是个没福的,咱们当娘的怎么折腾也没用,若儿孙是个有福气的,出人头地衣锦还乡高人一等的时候,咱们当娘的就是想管也管不着啊。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秦妙站在一旁听了再次忍不住在心里给自家娘亲点赞,这话说得,很是高明呐。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家儿子死了,那是你儿子没福气,我们家闺女怎么样,我也不好管,万一她那天飞上枝头做了贵人,咱们这乡野村妇想管也没资格管不是。

果然柳氏听了气得不行,竟直接放了狠话:“我不管什么有福没福的,我儿子为了救你闺女没了命,你闺女说什么也得为我儿子好好的守着!否则我儿子就是做了鬼也不会放过她!”说罢刷地站起来,佛袖而去。

李氏听了柳氏的这话,气得不行。天底下就你儿子金贵,我女儿就不是爹娘样的?可是想着狗蛋之前来又是赔笑又是说好话又是躬身作揖的,便也不想和柳氏一般见识了。就这么一声不响得任柳氏离去。

待柳氏走远了,秦妙搬了凳子坐到李氏的身边,笑着说:“娘,你说让李大哥和你认个亲戚怎么样?反正你在这里也没什么娘家人。”

“你这孩子,娘不过是随口一说。人家李柏还不一定想认什么亲戚,那孩子是个寡淡的性

子。”李氏笑着答。

秦妙又说:“娘,我觉得你今天好威武,话说得一套一套的,以前我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呢。”

李氏宠爱的抚摸着秦妙的脑袋,开口说:“当娘的,为了孩子,什么都做得出来。这个呀,等到以后你也当了娘就知道了。”

原来娘的强大,是因为伟大的母爱做后盾。想想也是,以为是母亲,所以柳氏因二狗的死性情大变,同样因为是母亲,李氏可以从一个温软没脾性的妇人变得威武睿智起来。

之后秦妙和秦妙媛又陪着李氏说了一会子话,商量以后由谁来给盖房子的工匠们做饭。反正娘现在什么重活都不能做,每天要做的就是安心养胎。

秦妙想了一下说:“不如还请了村里面的妇人来帮忙做饭,到时候按天数给她们工钱,她们拿了咱们给的工钱,还吃着咱家管的饭,总不能再到处嚼舌头了。”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就是这个道理。

秦妙媛接话说:“娘现在不能做重活,咱们两个都是小姑娘,亲事都还没定,只能这样了,请了村里其他的妇人来帮忙。”

李氏点头:“这样也好,那些闲话是被那几个妇人传出去的,还得借了她们的嘴将事情给解释过来。不然妙妙的清誉就这么毁了。”

秦妙点头赞成。心里想着娘其实并非当真的温软没脾性,若是真的刺了她的痛处,她也会变得机智有胆识。这样就好,也许等到自家一步步的殷实起来,成了那家大业大的大户之后,娘也能做一个有头脑的当家主母。

柳氏来秦家的第二天,秦家便正式聘请了若干妇人做厨娘,专门给盖新房的工人们做饭。给出一天三十文钱的工钱还管饭,一时间吸引了方圆好几个村子的不少的妇人前来应征。农妇们谁不会做饭,换个地方做饭不仅能得了工钱还能一日三餐好饭好菜的吃着,当真是天下掉下来的大便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