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女神农
字体: 16 + -

全部章节_第66章 东家来了

秦妙故作高深的答:“这个络子不是重点,重点是由它引发的一桩姻缘。”

二狗听罢,脚步不由顿住,脸上显露出一种淡淡的羞涩。秦妙很意外,原来任何时候都气定神闲云淡风轻的二狗哥也会有这样不淡定的时候。看来再成熟,也终究还是个青涩的少年人。

“二狗哥,我没说仔细,这个络子它引发的是你哥大狗的姻缘。”秦妙补充说明。瞧瞧二狗那副淡淡的羞涩模样,难不成还以为是她秦妙送络子和他定情?怎么可能,她才七岁好不好!

二狗有些尴尬的敛起脸上的羞涩,好奇的问:“我哥的姻缘如何?”

秦妙直接点破:“家具铺老木匠的女儿林芝兰看上你哥大狗了,这络子是她打的。”

原以为二狗会替自己的哥哥高兴,毕竟老木匠家的女儿要比庄户人家的女儿好很多,对于二狗家那种庄户人家,能和镇上的老手艺人结亲,是件挺不错的事情。

没想到二狗不仅没有为之高兴,还有些为难:“我大哥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是山清村一个猎户家的闺女。”

“啊?”秦妙的心里闪过淡淡的失望,“我记得当初柳婶是想给大狗哥找一门镇上的或者家境好些的庄户人家的女孩儿,为此她将银钱都计算好了。”

二狗回答:“我娘是这么想的,可是我爹说了,高门嫁女,低门娶媳,我们家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庄户,女方条件太好,只怕我哥今后的日子不好过。那个猎户家的女儿我娘相看过,很是满意,说是不管干活还是说话处事都极好。”关键是身材好,是个好生养的。

后面一点二狗没有说,因为秦妙这个小丫头估计听不懂。

“那我提前恭喜大狗哥了。”秦妙这么说的时候心里忍不住替林芝兰惋惜。

滚滚红尘中,多得是你爱我,我却爱着他的闹剧,这么一小段插曲在秦妙的生活中应该不算什么,可

是秦妙却在林芝兰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前世的影子。

秦妙前世恋爱了五年的男朋友,一遭劈腿,秦妙迟钝的发现自己的男朋友居然和自己的闺蜜好上了。原本讨厌医学准备混个本科毕业就出校门找工作的秦妙备受打击之下,选择了继续读医学硕士以避开那对狗男女。

硕士毕业的时候,那对狗男女结婚了,婚纱照晒在网上恨不能所有的亲朋好友都看到。又是为了逃避,秦妙毅然去了一落后的山区支教,结果这一去就再没能回去热闹繁华的大城市,因为山区里面的一场山体滑坡,醒来之后就成了这个时代的小傻妞秦妙。

“妙妙,你在想什么?”二狗的声音打断了秦妙的回忆。

秦妙揉了揉被腊月的寒风吹得凉飕飕的耳朵,回答说:“没想什么,发个呆而已。”

“妙妙,你若是日后嫁人,想要找个什么样的婆家?”二狗问出来这句话之后,才发现唐突了。一个七岁的小丫头而已,问她日后嫁什么样的人,有些为时过早。并且二狗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不过秦妙回答的很是坦然:“我么,如果一定要嫁,怎么也得找一个相貌堂堂,高贵不凡,比狗众诚,比鸳鸯痴情,而且眼睛里一辈子只能看我一个人,其他的女人在他眼里统统都当成土豆。”

二狗的神情有些讶异,因为实在没料到秦妙会煞有介事的给出这么一个答案。这个小丫头,果然不同凡响。

看着二狗平日里向来温和淡定的俊秀脸庞显出一丝讶异,秦妙不由笑了起来,拿胳膊肘撞了他一下:“喂,你还当真了,我逗你玩的,哈哈!”

二狗微微摇头,笑得温和包容。

秦妙觉着和二狗在一起相处很自在,因为不用刻意的去装幼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反正他不会把她当成异类,他会这般温和的笑着,将她的胡言乱语一并包容。

说话间

两人路过了个杂货铺子,秦妙进铺子采办了些油盐酱醋等调料,记得家里为了省钱没有买酱油之类的调料,眼看着要过年了,想要吃一桌美味的年夜饭,必备的调料是不可少的。

出了杂货铺,又进了一家布店,买了一匹细棉布,快过年了,家里人也该添置一身暖和的新棉衣。买完了布,又在一家成衣铺子里面买了做棉衣用的棉花,趁着周围的人不注意,将铺子里面的棉花换成空间里面出产的棉花。

棉花和布匹往牛车上一放,牛车顿时就满了大半。秦妙还想找家粮铺买些细粮放牛车上让二狗一并捎回家,过年的时候要包饺子,显然细面比粗粮包饺子好吃。

正在街上走着找粮铺,忽然听到医馆伙计的声音在后面含着:“秦妙!小神医,等等!”

秦妙站停住脚步,转身,看到医馆的伙计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终……终于……找到你了。”说着咽了口唾沫,平息了一下气息,才一口气把话说完:“东家来了医馆,因为路上染了风寒,特地指明了让你给诊一诊。”

“东家?东家是谁?”秦妙记得自己在镇上住的也有个一二十天了,并没有见过医馆的东家,甚至都没听人提起过。

伙计有些不耐了:“当然是咱们医馆的东家,东家平日都住在县里,这不是到了年底了,才来了镇上的铺子查账。”

既然是医馆的东家,那就是大老板了,老板生病了,自己一个小虾米可不得好生伺候着,秦妙立即点头:“好,我这就回去。”

伙计突然又道:“哎呀,我想起来了,我出来找你的时候,东家已经离开医馆去了别的铺子。好像是去了粮铺。”

“粮铺?哪家粮铺?”秦妙记得镇上有四家粮铺,一家大型粮铺,三家规模较小的粮铺。

伙计看乡巴佬一样的看着秦妙:“还能是哪家粮铺,自然是太丰粮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