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红鸾劫
字体: 16 + -

十三相对亦寂寥

相对亦寂寥

年三十晚上,皇上要和大家一起吃年夜饭。我第一次见到了康熙这位千古帝王。各个妃子的婢女们都站在她们后面,我隐在黑暗中,一边默默站着,一边偷偷看着康熙。他果真如电视上的打扮,一身的明皇龙袍,头顶的帽子上镶着一颗大大的东珠,稍显消瘦了些,不过很精神,眼睛里闪着精光。

德妃和其他较老资格的贵妃坐在右边,较年轻的则坐左边;各位阿哥也是在右边依次大小入座,太子则坐在队伍的前头;阿哥们的福晋在左边。一团繁花锦簇,我一个也认不出,不过从她们的座位大概能分辨谁是谁家的了,但脸还是没看真切。

我搜寻了一番,找着胤禛,他一个人冷冷地端坐着,不似其他人的交头接耳,孤绝清傲。眼看他的眼神往我这边看过来,我们的视线在空中交汇,纠缠着,我心中隐隐痛了起来,还是转过来头。胤禵正跟胤礻我说着什么,不时地笑着,似乎感应到我的目光,也望着我,我害怕见着他那双含情的眼,忙低下了头。

我想起和奶奶一起吃年夜饭的日子,虽然不如现在的排场,却也温馨;在完颜府里大家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很是惬意。想着,越发觉得没意思起来。干脆跟小玉说了声,就溜了。

一个人在花园里慢慢溜达,这时候的花园里空无一人,正合我意。刚才没见着绵绵,心中难免有些失落,我之所以答应跟着德妃去,就巴望着能见着她一面。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穿过了一条回廊,正怀疑自己是否迷路时,突闻一声幽幽的叹息从暗处传来,把我吃惊不小,定了定神仔细瞧去。只见一个柔美的身子倚靠着尽头的廊柱,面向着皇上他们的宴席方向。我能想象她的表情,一定是十分向往的。

“月亮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啊!”我摇头叹息。人影儿似听见了,转过身来,我忙闪到一边。“悦芽?是芽儿吗?”柔美的嗓音问道。我大喜,忙上前,“是我,绵绵!”“我还以为听错了呢!”再次相见,我们都很激动,紧紧握着对方的手不放。

“绵绵,你在那边过得可好?”我迫不及待地问。“我一切都好,娘娘待我挺好的。你呢?”她回答得很快,似怕我担心。“我也很好。”随后,各自又互相谈论了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时,宴席散了,绵绵说要回去。我依依不舍地看着她隐没在夜色中的背影,心里还有好多话儿都没来得及说呢,这一别,又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见面了。

“芽儿,怎么到这儿来了,可让我好找啊!”我暗喜,正愁怎么回去呢!救星来了。“随意走了会儿!宴席散了啊?”我故作不知。“是啊,娘娘恩准我们去看烟花!”“我有些乏了,你自个儿去看吧!”在我们那时代,放烟花不是稀奇事了。她没做声。

回到房间后,我劝她去看,我知道她很想看的。好说歹说,最后我答应明年过年一定陪她看,她才走了。走了几步,又跑着回来,“说话算话!”我哭笑不得,“说话算话!要不要勾手指啊?”“不用了……”人总算走了。

我爬上床,拿起看了一半的《苏轼词集》,想继续看下去,门“吱呀”开了。“我都答应你明年一定陪你看了,怎么还……”抬头却见胤禛,话说到一半给噎住了。

“怎么没去看?”他淡淡地问,在书桌旁坐了下来。望着他和子燮相似的脸庞,想起有子燮陪伴我看烟花的日子,我有些伤感。“我不喜欢看烟花!它的美太短暂了,燃烧过后只剩一堆灰烬!”“那如何能写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句子?”他也见到了?我结舌,那不过是一时兴起罢了!

“陪我看,如何?”他淡淡的声音已然注入了丝温柔。我点点头,正要下床,猛然想起自己为了省事,只着褻衣坐在**。脸上浮现一片红潮。“胤禛,你先出去一会儿!”没人的时候,对胤禛和胤禵、胤祥,我都是直呼其名的,还好他们不介意。

他忍不住莞尔,身子却没动。“请……容我…….更……更衣!”我只好硬着头皮说。他挑了挑眉毛,微笑着注视着我,没有起身的样子。难道要我在他面前更衣?我看了看他。谁怕谁啊?我可是现代来的新新女性呢!我跳下床,飞快地穿上棉袄,套上罩袍,快得连自己都惊讶,就算是赶着上班也没这样的速度呢!

我跟着他到湖心的亭子里,远远地看着。虽然不如现在的花样繁多,比起完颜府里的还是好看了许多。禁不住又失了神。时光倒回子燮第一次带我看烟花的时候,我满心的欢喜和幸福。我们在漫天的烟火中笑闹着,你追我赶,仿佛要把快乐播撒到两人的心里,眼里,眉间……。

“你在想谁?”被他冷冷的声音惊醒,手腕传来阵阵刺痛。我迎向他薄怒的双眼,看不清他心思。“想你!”眼前的他和子燮合而为一。他抓着我的手放松了,眼里浮起温柔,我从未见过他这副模样。“我很开心你能陪我看烟花。”我轻轻地说。烟花燃尽,灰飞烟灭,多像人的感情,散了,就再也无法重燃,随风飘逝。

“就算他最后变成灰烬,毕竟它燃烧过,有过华丽的时刻!”他恢复了淡然。我望着他淡然的脸,想不到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这个清冷的人,谁能进入他的心呢?他注定要君临天下,一统江山,可他说孤独的。我能爱你么?胤禛?我在心底悄悄地问自己。脑海里却闪出胤禵含笑的眸子。我是选择化为灰烬的爱呢,还是选择平实如水的爱?

“胤禵!”我讶异他这么晚还来。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受伤的神色,旋即便隐去了。他肯定见到我跟胤禛了罢?“这个送你!”“什么啊?”我接过。是一朵用胡桃核雕成的小小的荷花,其中的蕊纤毫毕现,用一根细细的银线穿着。“这个能避邪!”“真漂亮!”我由衷地赞叹,带上,朝他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等他走远,我的笑容垮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发现书桌上多了个长条形的漆黑盒子,什么时候放在这儿的?我居然毫无所觉。打开一看,是一管精致的竹箫,除此之外别无他物。难道是胤禵?按他的性子,应该不会不告诉我的。我再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才在箫身找到一行细小的蝇头小楷:如为琼瑶,吾心悦之。

是柳体,乍看之下,与我的字有六分相像,仔细一看却不然,比我的字多了几分俊逸和凌厉的锋芒。会是胤祥吗?他才不会送东西给我吧?要送也是送给绵绵才对。胤禛?十三和他最要好,肯定是他告诉胤禛了。他应该是在看烟花之前就放在桌子上的,只是我没看见。后来在那本《苏轼词集》上的那篇《西江月》,他在“莫教踏碎琼瑶”一句旁题着一模一样的的句子,才确定是他。

今天是年初一,照例是要到德妃屋里给她拜年,随后跟着她给太后拜年的。皇上、诸妃、皇子和各福晋也都过来了,太后给每人都有赏赐。回来后,胤禛他们过来给德妃拜,我也一一行了礼,这么一天下来,我的膝盖都麻麻的,瘀青一片了。

“芽儿,疼吗?”小玉一边帮我揉着,一边担忧地问。“没事儿,明早就好了。”我无谓地说,其实也怕她难过。随手拿过他送的箫,轻轻地抚摩着,想着他昨晚的温柔,心就化成了以一江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