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路
字体: 16 + -

第二十二章 除夕

    洛英有疑虑,但没有人证实。虽然养心殿走到乾清宫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但他要是不让她见,她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

    顾顺函传过一次话,神情颇古怪,话讲得言不由衷:“快过年了,万岁爷有忙不完的事儿,知道姑娘不耐这些俗礼,身份上也不方便参与,这些天就少见面吧!等忙过这阵再说。”

    连如蝉都大概猜到了,她怎么估摸不出缘由。

    但这个缘由也太过牵强了?胤禛有什么想法她不知道,她什么都没想,什么都没做,照个面,说几句话,至于这样小题大做吗?要不,本已经厌弃她了,找个理由做决定而已。

    可是又不像。

    那日中午,他还从乾清宫过养心殿看她,见她在抄词,道:“你什么都好,就是这一手字太有碍观瞻。”说着,握住她的手教她握笔的方法、运笔的手势等,教了一阵,放开手,让她自己试试看。

    她写了几个字,自己也觉得难看,便把毛笔换成画画的炭笔,调皮地自辨:“笔不好,我用这笔写要好看许多。”

    说着,顺手写了几个字,没成想,落在纸面上的竟是几个英文字母。

    他意味深长地笑,她吐了吐舌头,倒也无所谓,朝夕相处的两个人,彼此都没有戒备,生活细节、琐碎闲谈中,露馅的地方多了去了。

    他刮着她的鼻子,笑道:“跟你这个洋人谈书法,简直对牛弹琴!”

    她皱着鼻子撒娇:“怎么是洋人?明明是中国人。你看,又没有红眉毛绿眼睛!”

    他浓眉上扬,说未必没有,或许只是没有看真切,于是凑近看,她吃吃地笑,说看得太近,后悔了,不给看了。两人追逐起来,跟嬉戏的孩子似的,他走进养心殿的门时还一肚子的事,这个时候全都忘记了。

    终于把她捉进怀内一番捉弄,又看到摊在桌上的字,揶揄道:“你给朕的信简,朕看了几个字,膈应得饭都吃不下。多好的情意,都糟蹋了。”

    她想起那些龙飞凤舞,也笑起来,却好歹一番心思,被他用来玩笑,啐道:“对不住了,影响你的食欲。以后再也不给你写信,一个字也不写,但愿你胃口好。”

    他哈哈大笑,但李德全在叩门催了,只好起身,临走时,象老师似地布置作业:“玩笑归玩笑,字还是要练。限你今儿把这首《声声慢》好生写上十遍,晚上拿来朕过目。”

    待他走后,她翻出几本字帖,练了一阵,然后认认真真地抄了十遍《声声慢》。晚上八点,按两人的约定是去乾清宫陪伴他的时间,她揣着这一沓纸,不料在半路上与胤禛不期而遇,随后便在凤起门口吃了闭门羹。自此,他杳如云鹤,留着她疑恨悠悠。

    如果为胤禛,那是一场误会,可以说清楚。如果突然不爱了,一拍两散时,就把东西还给她,让她离去,虽然难免要伤心一场,也比现在这样不明不白不理不睬,把她扔进油锅中翻滚煎熬要强。

    所有宫殿张灯结彩,欢喜过大年,养心殿成了紫禁城内的独立小世界,这一圈用红色围墙环绕的院落,人迹罕至,她抄的词真是应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到了十二月二十九这日,顾顺函光顾了一次,送来些许过年的饰物,秦苏德和如蝉披挂一阵,门上墙上终于有点红色,显示着零落的喜气。

    怕洛英问起,顾顺函送了饰物之后,连盏茶都不喝就说忙,掉头就走。

    养心殿虽然殿门紧闭,翌日天未亮便闻得礼乐鞭炮声响,围墙外甬道上脚步声震,随着日头越来越高,阵仗越来越大,正午时分,礼炮数门震耳欲聋,三呼万岁不绝于耳,整个四九城估计都听到了动静。德子如蝉出殿看热闹去了,洛英坐在廊下,望着前方被红墙包围起来的一方空地,这一天,天空晴朗,阳光明媚,冬之末,人在阳光下,当不会太冷,她却丝绵锦袍外再套猞狸皮毛长比夹,手里捂着掐丝珐琅的黄铜手炉,虽然如此,还是觉得阵阵寒意从骨头里散发出来。

    据说东西十二宫全汇集起来了,从坤宁门到乾清门正在进行盛大的庆典,就跟当时在木兰围场看到的一样,彩旗招展,歌舞升平,主宰一切的他,此时必然神情肃穆,姿态雍容,想当时,她还能远远地瞧他,可现在,她自觉已经失去了作为观众的资格,不想,不敢,不能,就算有人硬把她拉出去,也要拼了命地逃回来。

    没有人拉她,她在廊下看着晴空听着喧闹痴立了一个时辰,如蝉德子看热闹回来,为了照顾她的心情,关于盛典一个字也没说。日头西移,声音渐渐地远去了,黄昏时分,鼓乐声又起,不过因为集中在三大殿,不似日间在乾清门时那么刺耳。

    还是顾顺函关照,专门让御膳房为他们做了一桌席面,如蝉德子原以为今晚没着落了,正在愁苦,这下倒也说得过去,总算可以吃上一顿丰盛的年饭。

    两奴才依着规矩,一定要让她先吃,她看着一桌珍馐佳肴,听着隐约的喜乐爆竹,顿时悲从中来,只想落泪。

    德子想宽慰她,张了半天嘴,说什么都不妥,吐不出一个字来。

    还是如蝉伶俐,劝道:“姑娘,总有万千愁绪,也要过好年再说。”

    什么愁绪?不过困旅羁客,又被人遗弃罢了。她夹一口菜,送入自己嘴里,说道:“我吃过了,你们也来吃。反正我不是主子,从来也不曾把你们当成仆人,不用顾忌什么主仆规矩,大家一起过日子而已。只是耽误了你们,跟着我这个没指望的人。请你们见谅!”

    话毕,从不喝酒的人,拿起手边的酒杯一饮而尽,把泪也收了回去。

    见此情状,如蝉德子勉强坐下,小心翼翼地吃,试图闲话家常缓解气氛,她扒拉了几筷小菜,为了不败兴,才坐着不离席而去。

    一个时辰后,这桌菜只动了个边角,御膳房派人来收拾时,戌时过半,不仅紫禁城灯火辉煌,整个京城,也被灯烛点亮了半天,爆竹鞭炮烟花,在四面八方此起彼伏地升腾。

    “今儿怕是要闹上一夜了!”如蝉见她走出门去,拿出白狐披风替她披上,说道。

    她只是不语,前望像是对着太和殿方向出神,如蝉说:“那边有得热闹呢。光筵席就要到亥时,接着是守岁,又要拜年。整个紫禁城的贵人再加上大臣们,全集合在那一边,不到凌晨是不会散的。”

    太和殿是国宴,王公重臣云集,保和殿是家宴,妻妾子孙满堂。从家宴到国宴,想来他举杯投箸间,断不会有空想起养心殿这个无足轻重用来消闲的人。

    怎么到这一步的?心里念里都是他,竟已把他当作唯一的亲人那样思念,这不啻是一种臆病。她往院门走去,听如蝉在身后唤她,斜侧了身子道:“这四方地我呆腻了,出去走走。”

    如蝉跟得紧,她皱眉道:“你不用跟,我不去那热闹的所在。趁今天没人,就在甬道里散步,一会儿就回来。”

    “姑娘?”

    她扯了扯唇角,算是一笑以慰如蝉的心,道:“就想一个人静一静,没别的。”

    一条用两道红墙高高围起的小巷,东端通往正在举行庆典的三大殿,西端的末尾是冷冷清清的御花园,她走出养心殿的院门,向西缓步行走,伴随一路的只有红灯高墙和遥远的喧嚣之声。

    当时到内务府报到就走的这条路,隔几十步一扇院门,每扇门后面住着若干女子,苍白的生命,只有到被他宠幸的那一刻才焕发光彩。

    还记得那日遇到面敷白/粉日本艺伎一般的女子,木无表情地被抬进了其中的一扇门后。

    不过几个月,她已成了另外一位这样的女子,也在四方院中等待他的垂青,脸上恐怕也没什么活气,差别就在一层粉而已。

    或许也快要涂粉了,近来连日精神不振,皮肤也渐渐黄起来了。

    她耸耸肩,自觉滑稽地笑,笑过一阵,抬头前望,心下茫然,这条狭长的路已到了尽头。

    “继续走,前面是御花园!”后面有一道寒恻肺腑的声音。

    她的神经都有些麻木了,听着声音,觉得熟悉,回转身子时,才想起来,这样说话的,只有胤禛。

    身穿石青色九蟒五爪蟒袍,头戴双眼花翎朝冠,刚在宴席上新晋贝勒的四爷皓如冷月地站在她身后。

    她不由地要叹气,幽声道:“你怎么在这儿?”国宴或家宴,都应该有他的一席之地。

    胤禛也觉得巧,敢莫是老天弄人,宴席上德妃头痛病犯了,他把德妃送到寝宫歇息,刚出宫门往回赶,就见到长长的甬道中洛英目中无人的漫步,正当两下无人,他即时改了主意,跟了她一晌,她却未曾发觉。

    “我不该在这儿吗?”他抿着薄唇,道:“倒是你,一个人在这儿闲逛做甚?”

    她无法回答他的问题,倦怠地不想说话,提脚准备打道回府。

    他拉住她的手臂,寒声道:“见了我就躲,怕成这样了?”

    “什么怕?”她道:“我只是要回去休息了。”

    他哼一声,拽住她的胳膊把她往御花园的月洞门里拉。

    她叫起来:“你想做什么?”

    “叫吧!”他说:“如果想让他快点知道,你可以叫得再大声些!”

    这一招很见效,她不再出声,他原本凉薄的心更冷几分,沉默着拖她进了月洞门左侧的养性斋,迅速掩上门。

    冬夜的御花园,没有月光,也没有很多喜庆的彩灯,养性斋的花格窗外,光秃枝条突兀生长,园里唯一盛放的是千秋亭旁的白梅,幽香渗过小斋的木门窗,似有似无地在四周弥散。

    他站在门口,瘦高的个子几乎高过门楣,夜色晦暗,看不清他的神色。

    她其实已经明白了,特意离他远远地倚窗而站,肃着脸道:“你有什么事吗?”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