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元记录者
字体: 16 + -

第十八章 掌兵

    大殿冷清,只剩下龙椅上的中年男子不断翻书的声音,宋王书翻的越来越快,同时额头冷汗密布。

    翻到最后,他似乎失去了全身力气,虚脱的瘫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的呼吸着,就像将死之人贪婪的呼吸人生中最后一口氧气。

    李修缘并不担心这个世界的历史与本源世界有偏差,本源世界的权限要高于所有半世界,还会影响半世界的进程,在没有意外,世界等级又低的情况下,半世界的背景历史都是按着本源世界背景走。

    除非到了更高一级的半世界,又或者本源世界的某个人影响,改变到了半世界的历史。

    “假的……都是假的……”他打了一个寒颤,将高台上的东西全部扫落,就连那纹着金龙的玉玺都被扫下,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把这个妖人拿下!”玉玺的衰落将大臣们惊醒,他们来不及多想自己方才为什么干站着不动,便围向李修缘,要不是议政没有携带武器,那些武官怕是当场拔刀架在李修缘的脖子上。

    “我看谁敢!”皇帝慌忙从龙椅上下来,推开了李修缘面前的诸臣,“上仙救我,救救朕的江山!”

    “陛下万万不可!”殿内其他大臣看着皇帝的举动,不管内心如何变化,都纷纷跪下劝阻。

    “陛下万金之躯,怎能如此荒谬行事?”

    “陛下,这是妖道,还请莫要被骗……”

    “混账东西,我不求上仙,还求你们么?”宋王一挥衣袖,直接拿脚踹开附近跪着的大臣,也不管其是不是自己的宠臣。

    他是被那部宋史吓到了,大宋十八帝,大小要事被写的清清楚楚,包括一些皇宫秘闻都写在那本薄薄的书上,书名更是险些让他晕倒。

    他更是看到了自己,南宋第五帝——宋理宗,赵昀,1224-1264在位,太祖十世孙,宁宗嗣子,联蒙灭金,一雪靖康之耻。最终病逝,享年60岁,朝代标签:联蒙灭金、端平更化,

    还有自己那无能的继承者——宋度宗,赵禥,理宗养子,1264-1274在位,昏庸无能,不思进取,吹响了宋朝灭亡的号角。纵欲而亡,享年35岁,朝代标签:襄樊之战。

    如今他已经年事已高,处理政务力不从心,也沉醉在酒池肉林当中,原本还以为那个养子会稍微有点用处,没想到竟然会在继任之后荒淫无度,更是纵欲过度而死!

    想到这里,赵昀便是一阵气急,“我要废了那个荒谬无能的太子!!!”

    “此事万万不可啊,陛下您已年事已高……”

    “给我闭嘴!我还能在史书上光彩一笔,而我那个太子又能干嘛?废物一个,败坏我大宋江山!”

    听到这里,一旁摆pose的李修缘眉头挑起,虽然不清楚这个射雕加神雕的混合世界里宋朝是哪个皇帝,但南宋是没有疑问的,南宋的皇帝,没记错的话基本上都一个样子,不过想到那是一本儿童读物版宋史,大概只是简短的记录下皇帝平生和一些功绩秘闻便释然了。

    想必这个皇帝大概只看到了自己少许光辉一面,没看到自己荒淫无度的一面吧。

    “莫慌,我来找你便是做一笔交易的。”李修缘负手在后,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我乃是蜀山练气士,本过着餐风饮露,练剑修道的生活,可始终不得再做突破,飞升成仙,于是我要借助王朝气运举霞飞升!”李修缘淡然说道,仿佛说着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当然,这不过是一个让皇帝心安的借口,没有人相信有免费的午餐。

    “好,不知道我们该如何配合?”赵昀一口答应下来,他本来已经老年,大家都知道老年人会做出一些荒唐的举动,皇帝更是如此,而李修缘御剑而来,直接将一本宋史拍在他的脸上,直接将他神经崩断,李修缘求的又与长生有关,现在即使是叫他吃屎说能长生恐怕都会相信,自己躲起来偷偷的吃。

    “我需要军令,调兵遣将,平定天下!如此,才能汇聚出最大的王朝,助我飞升!”

    “准!这是朕的龙牌,可调宫中亲卫,还有驻扎在皇城的两万虎贲,这些我都给你,只求仙长平定天下,还有飞升时带我一程……”赵昀慌忙的扑在平台上摸出一道令牌交到李修缘手上,又从地上捡起玉玺,高喊“来人,朕要圣旨一道令各路将军即刻带兵回朝,将兵权收回……还有带上金令十二道过去,务必要他们立刻交出兵权!”李修缘看着神色有些疯癫的老人,又看了看殿内相互懵逼的大臣,淡淡走出了议政殿。

    他只是去灭一帮武林中人,又不是真去平定天下,这皇城内的虎贲已经够了,不需要再多,毕竟那些武林人士不过些江湖游侠儿,怎么可能抵挡大军压境?

    郭靖再强也不过是靠着守城优势外加懂得兵书,还得要襄阳的士兵都听从指挥才守得住襄阳那么久。

    而他这次携带大宋皇帝的旨意,以宋朝的愚昧,自然是轻松控制整个襄阳。

    ……

    “军事重地,来人止步!”

    金黄色的龙形令牌在日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哗啦哗啦几万人浩浩荡荡的向李修缘跪下。

    “陛下口谕,封蜀地练气士——李修缘为大宋国师,掌——天下兵权!”

    “备马,集合,向襄阳出发。”李修缘淡淡一笑。

    黑色洪流浩浩荡荡,铁马金戈之意更是无人胆敢直视这只虎贲劲旅!

    宋朝军制遵循“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原则,守卫皇城的禁军精强,兵中精锐!

    宋朝武人地位底下,并且有文官领兵的可笑举动,但绝不代表兵力羸弱,仅仅是没有相应的武将带领,并且缺少在古代最为重要的马匹,没办法搞出古代最强的兵种骑兵,这才导致宋军总是一败再败的尴尬局面。

    得于古代封建思想的作用,这些禁军再如何对皇帝命令疑惑,也不得不臣服在圣旨和兵符的双重控制之下,他们闭口不言,默默行军,堪称令行禁止即使是要他们离开本该守卫的皇臣也是不发出一丝疑问,李修缘也乐得如此,借着这支军队,横扫武林,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