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神魔志
字体: 16 + -

第一卷 凤鸟归尘天下变 第六十章 黎明

    清晨,位于明台峰山腰处某一片茂密竹林内,有一人缓缓睁开睡眼朦胧的双眼,由于阳光太强,于是他眯着眼瞧了瞧四周,眼帘中有一个女子正靠在翠色粗竹上睡的正沉。

    那年轻女子长着一张小巧可爱的脸颊,五官也很好看,她穿着青色道袍,头上未戴冠,但绾起的发髻插着一只赤青交融的翡翠玉簪,闪耀着绚烂的光泽。

    睡醒的年轻儒生记得那根玉簪,是前些日子自己掏钱为她买的,为此白白多花了很多冤枉钱,不过这些小钱在他将军府都不算钱。

    “啊……”宋群站了起来,一晚上靠在坚硬的竹子上睡觉真是硌背,腰酸腿疼的,他慢慢舒展的舒展手脚,摇头晃脑,他很是好奇,为什么他们就睡着这么香呢?果然修行之人就是厉害,所以自己做不了修行者。

    “宋群你醒了?”陶软被他一阵动作发出的噪音吵醒,她双手高高抬起,突然从地上蹦起来,用手掌遮挡住刺眼的芒光。

    “太阳都升起了哎。”

    一轮橘红色的大日,浮在远方青山之巅,低矮的陆地上有梯田、渠水、农夫、耕牛,石亭种种很是细微,天地间云雾缭绕,有白鹤亮翅,有仙人御剑,有洞天福地,此刻宛如人间仙境。

    “真是美呢。”陶软自言自语道。

    “是嘛,我觉得也不错,在山下从未见过这么美的画面。”宋群发自肺腑的称赞道。

    “你也可以跟我们去修行啊,这样以后天天都能看见。”陶软转头看他,眨了眨眼睛。

    “算了吧,我资质愚钝,根骨平凡,一辈子也就只能啃啃书本当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了。”宋群唉声叹气,他将向往的很是不舍的目光收回来,抬脚踩了踩满地的竹叶,发出窸窣脆响。

    “谁说读书人就一定是手无缚鸡之力了?那些厉害的儒家修士哪一个不是实力惊人,丝毫不逊色道家佛家武道修士,那抬手便挥出天地间最为刚猛纯正的浩然气是闹着玩的吗?”陶软很不满意宋群的话语,她瞪着大眼睛说道。

    “那等人是天才,我不行,我到如今都还没有踏入儒家修行第三境,后面的好景色就更不敢去想了。”宋群讪讪的笑,他深知自己无法修行。

    “那也许是你暂时被什么东西堵塞了修行天分,以后说不定就跻身儒家第三境,第四境,第五境,乃至第十境呢?”陶软追着兴致缺缺的宋群身后,她不断的鼓励他。

    “呵呵,陶姑娘真是嘴甜,我自己的状况我自己知道,不用别人为我担心。”

    须臾,刘盛泽与方有田捉着鲜活的山鸡与鲤鱼满脸高兴的回归,今天早上的早饭有着落了,连续几天都没有吃上油荤,都是草草了事,简直快把他们两人馋坏了,两人手脚麻利的堆柴生火架灶,将山鸡鲤鱼处理好后便煮进热水滚滚的铁锅内,专心的蹲在一旁观察火势。

    “陶软一会该开饭了,快去洗碗洗筷子,今天早上喝鲜汤吃鱼肉和鸡肉。”方有田在呼唤无所事事的陶软。

    “好嘞,来了方师兄。”陶软脸上一喜,赶紧捧起瓷碗木筷消失在众人面前,跑去附近的山泉洗刷一番。

    很快,一锅味美的鲜美的鱼汤与鸡汤便煮好了,四人吃的滋滋有味,陶软时不时竖起大拇指夸耀两位技多不压身的师兄,令两位师兄满脸洋溢着自豪的神色。

    “对了,你们大师姐不吃饭吗?”宋群仰头望了望竹林上那漂浮了一夜的身影,不禁迷惑道。

    “哦,我大师姐平时都不吃饭,她喜欢沐浴阳光,汲取天地灵气,跟我们凡人修士不一样,她饿了自然会下来吃饭。”陶软嘴里塞的满满的,她将又滑又嫩的鸡肉嚼碎咽下后给宋群解释道。

    “还有这种人,真是开眼界了,果然修行界无奇不有。”宋群对于这位一剑斩杀魔神的神仙少女更是加重了几分敬佩之意,很多人不能单独以外貌来衡量一切,比方说眼前在灵剑上打坐静修的貌美少女。

    “你给我讲讲你大师姐呗?不是之前听你说过你大师姐是身材相貌都是万中无一的极品大美人吗?怎么变为一个妙龄少女了,你之前不是在框我吧?”宋群很是怀疑的盯着堪称吃货下凡的陶软。

    “哎,大师姐之前是我说的那般,只不过后面修行出了些岔子,中了类似返老还童的因果,年龄体貌都变小了很多,但修为思想还是没变。”

    “真是太惊人了,传说中的返老还童。”宋群陷入深思。

    “大师姐在莲花宫宗门很受欢迎追捧的,很多位高权重的长老都想收她做闭门弟子,最后被掌门得逞了,大师姐修行天资之高,听闻在降生之初有一柄灵剑跨越千山万水飞来认主,大师姐生来便具有本命字,在她眉形心有一道古老的符号,听闻掌门说那是“剑痕”,是可以驾驭天下灵剑的道符。”陶软越讲越精神,仿佛在述说自己的传奇一般。

    “眼下这把“归鸿”便是大师姐珍藏的三把绝世灵剑之一,大师姐最为喜欢这把剑,她说这把剑灵气最浓,像个聪明孩童一般懂她心意。”

    ……

    坐在灵剑上打坐的林渔歌其实早就苏醒了,她感受着明台峰接踵而来的灵气,果然这阳州第一名山有些名堂,她察觉到腹部的莲婴雏象愈发凝实,神识具备非常旺盛的力量,也许破镜之日不远了。

    道家修行上六境,每一层境界都有大收益,这才是道家修行者登堂入室的倚仗,六境以下不过是在门槛内小院踱步或者尚未进门。

    道家第六境,名为融虚,此境界人体为炉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吸收天地间的灵气取为己用。

    道家第七境,名为归真,此境界腹部那朵在第五境神惠开花的莲花闭合,养育出本命莲婴,对于人世间七情六欲较之凡人会触动更大,同时也极易走上邪门歪道。

    道家第八境,名为燃灯,大道烛火点燃,不同人灯烛数不同,此期间开始增寿,可以幻化形体,施展幻术,法力巨涨。

    道家第九境,名为释魂,此境界为修道之人一道天堑,跨过去以后才有机会飞升,跨不过去则一辈子止步于此,同样武道,儒修佛修也具有天堑之境。

    释魂之境,此境界腹部闭合的莲花在度盛发,莲婴出世,神识即元婴可以遨游大千世界,但此时元婴无法触摸外物。

    道家第十境神汩,体内有灵泉涌现,法力源源不断,元婴可以触摸外物施法升格为阳神,本体可以凭借肉身飞行天地,掌握推演万物的本领。

    道家第十一境灵池,体内井泉化为潭池,体内修炼的真气及养育的灵气可以反哺肉身,丹田穴的莲子生出生出金丹,金丹有三种色泽,金为次,紫为中,白色为臻。

    十一境之后便是飞升入真人。

    突然间灵剑微微嗡鸣,像只寻觅到食物的黄雀,林渔歌一瞬高高跃起,那柄灵剑在空中辗转螺旋,最终飘入山壑间,林渔歌随后滑翔追去。

    山壑某一处很是隐蔽险峻的暗洞内,有一面天然玉璧爆发出如涟漪般的神光,玉璧上雕刻着洋洋洒洒上万道细微剑痕,全是正楷小字,在黑暗中沉寂了数百年的剑决有蠢蠢欲动的意味,它好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主人。

    俄而,一道倩影出现在洞口,少女一脸惊诧,那少女缓步走进,一时洞内金碧辉煌,有千万道凌厉剑气扶摇,少女咧嘴一笑,一脸无畏的闯了进去……

    ————

    在那间经历了一夜风雨的废弃小院内,清晨的光线攀上土石碎裂的窗沿,慢慢蔓延至颇有些寒冷的小屋内,小屋内传来一人的咳嗽声,那声音有些匆急,但却不在是无气无力的味道。

    屋内木板上睡的头晕目眩的那人蓦然睁开眼,先是茫然,环顾四周后开始惊疑,视线落在屋内那些熟悉的陈设她最后喜悦起来。

    那人奋力的撑起上半身,虽然手上没有几分力气,但还是令她坐了起来。

    “公子?公子?你在哪儿?绫儿好想你……”那声音抱着哭腔,声音颤抖。

    单薄身影将小脚丫趿进布鞋内,身子摇摆的冲到木门口,她满怀希望的遥望着天边的骄阳,心中很是温暖,真好我还活着,她很庆幸。

    脸色依旧有些白的她,这下在晨光的抚摸下,逐渐有了血色。

    “公子,你在哪里?”她默默念叨。

    她一袭长发披肩,五官精致,肤色白皙的她呆呆的凝注着远方青山绿水,看了良久脚步缓慢的回到屋内。

    她回屋后忽然发现木板上除了一件宽大大氅外还有一滩暗红的血迹,已经几乎凝结,血迹上有一朵绽放的殷红荷花,玉脂下有千丝万缕的血线,那血莲是吸食了人血后才开花的。

    “公子?公子!公子你在哪儿?你快回答我!”曹子绫面色焦急的走出木门,她朝着小院外密林喃喊,竭尽全身力气,喊着喊着哭的梨花带雨,蹲在屋檐埋头哀默。

    公子是不是失血过多死在山里了?如果是。那自己该怎么办?

    都是自己害了公子。

    她不断的想,眼泪都快流干了,声音也哑了。

    大概一刻钟后,门外有脚步声传进她耳朵里。

    她抬头一瞧,那人一身锦衣,长相是她见过的男子里最为俊逸的,他手里提着一只剥了皮的兔子,那人朝着她傻傻的笑。

    “等久了吧,不哭了,该吃早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