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神计划
字体: 16 + -

番外_喋血街头与心动

    作为暴力美学开山鼻祖,吴宇森当年的电影可说是部部经典,和徐克二人都可称得上是宗师一级的人物。

    今天要说的电影是《喋血街头》。

    此片拍摄于1990年,由梁朝伟,张学友,李子雄,任达华主演。

    讲述了香港底层的三个小混混,因为误杀抢钱的混混,被迫逃亡海外从事走私,以期望有朝一日能发达,衣锦还乡。

    正所谓砍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没人做。对于很多出生卑微的人来说,有时候人生可能就只剩下一条命可以拼搏了。

    三人来到了越南,见识了战争的残酷,众人就仿佛生活在炼狱一般。这里官商勾结,又有越共暴动,时局混乱,人民苦不堪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了糊口,不得已在当地黑社会中成了里面的杀手,又认识了被囚于此地被黑社会老大逼迫用肉体陪客的香港女歌星,为了救她出牢笼为了发达,三人联合职业杀手混血儿阿乐,一起里应外合抢走了黑社会老大的黄金,但女歌星却不幸中弹身亡,她最大的心愿是回家和家人团聚,最后却埋骨异地。而因为黄金,兄弟三人却出现了裂隙,激战中,李在金钱的欲望下,出卖兄弟,往好兄弟头上开了一枪,而后肚子逃亡香港从此发达。而存活下来的梁朝伟终于有一天带着好兄弟的头骨,出现在了卖友求荣的李面前,开始了复仇的大战。

    这对现代社会,众人利字当头,金钱取代一切的社会乱象来说无疑是相当主旋律了。

    这部电影本人看了很多遍,战争场面异常火爆,画面风格更是凄美,一边子弹爆炸充斥整片,一边在泛黄的夕阳下唯美的配乐令人惆怅。而它真正经典之处在于阐述了道义的伟大和难能可贵,以及对命运的无能为力,在时代洪流面前人人都是蝼蚁。

    不得不说学友哥的演技在此片中更是如火纯青,作为第三男主角,领盒饭最早的一个,将一个被好兄弟用子弹打中后脑,痛苦时疯癫,只求解脱的悲剧人物演绎得相当传神了。

    此片更经典的结尾更是在一场两人飞车互撞的场面下闪回到年轻无忧无虑时三人骑自行车时的画面。将美好的友情与残酷的背叛做了深刻对比,让人无奈又唏嘘。

    片中的配乐也是相当经典,蒲公英之歌。瞧!人生与蒲公英又何尝不是一样,都是随风而起,随波逐流,哪由得自己?

    本片取材自著名的《刺马》,在道义为主的前提下又埋下了创作者自己的人生观,可说又是一部旧瓶装新酒的经典之作。

    2

    8,9十年代的香港电影黄金时期,各种类型电影层出不穷,涌现大量经典电影。

    枪战片,赌片,武侠片,动作片,无厘头喜剧,鬼片,僵尸片,警匪片……其类型之多样化,种类之丰富,令人叹

    为观止,并迅速风靡整个东南亚,当年的香港影星也是很多韩国,日本年轻人的偶像,可见香港电影当年之影响力。

    周润发张国荣迄今还是很多中年韩国人的偶像

    而在众多类型片中唯独爱情片非常少见,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现实很残酷,香港更残酷。香港是商业社会,香港电影更是要追求商业利益,为此电影主创们不得不考虑更多的商业因素,这与内地如今的电影现状极其相似,但与内地电影不同的是,当年的香港电影在追求商业化的同时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这也是为什么香港电影会有如此多的经典电影广为流传的原因。

    而作为当年在香港极其冷门的爱情片,沉迷于感官刺激,快速叙事,剑走极端“不疯魔,不成活”的香港观众们,对此显然是并不感冒的。

    但还是有些有艺术追求的电影人敢于挑战极限,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了名导大家,因为要拍好一部爱情片是极难的,为什么呢?还是源于香港电影人的艺术追求,“电影就是艺术”是当时香港电影的真实写照,艺术家们的心态和跳梁小丑们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尽管如此,但这些电影的票房却大都扑街。叫好不叫座也是当时香港电影的常态,讽刺的是如今的内地电影却恰恰相反,爱情片随便拍,情节老套,内容肤浅,强行催泪,毫无艺术追求却往往能获得极大的票房成绩。电影成了商品,不在走心,观众跟风,只重形式,不重内容,艺术早已不复存在。好了,扯远了,言归正传,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部香港经典爱情片《心动》。

    《心动》是由张艾嘉执导,金城武、梁咏琪、莫文蔚等主演的爱情片。该片于1999年9月23日在中国香港上

    本片导演是香港著名的影坛才女张艾嘉,本片通过导演自己的口诉,以戏中戏的方式请苏永康饰演的编剧为自己的新电影编写剧本,讲述了导演本人的一段美好初恋,却最终相爱而不能走在一起的悲剧爱情故事。

    和很多人无疾而终的爱情故事一样,情节其实很老套并不出众,但导演独特的视角,细节的把握,对情节真实细腻的处理,含蓄地表现了爱的激烈和哀愁,尤其是最后中年后的男主角将自己拍摄的每一年的天空照片送与女主角,并写上“这是我想你的的所有日子,把它送给你!”瞬间引起全片高潮,引发情感共鸣,击中人心中最软弱的地方,令人感动落泪。

    导演最大的成功是让我们明白了,开始心动时爱情总是美好的,但最后的结局却又往往都是以心痛收尾。片名虽是心动但其实讲的就是心痛的故事。现实就是如此,这也是它能感动人引人共鸣的原因吧!

    本片其实相当一部分是导演自己的真实故事,表达了

    自己的真情实感,从某一种角度看其实是拍给自己看的电影,但它不仅感动了导演本人也感动了观众,这便是优秀创作者和当下只为利益为出发点而拍片的圈钱者们的最大区别。

    说道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前段时间票房爆炸的电影《后来的我们》,他大爆的原因迄今我也不是很能理解,就因为导演刘若英曾唱过一首《后来》?我完全不能明白此片到底何处感人?为何有人会感动流泪?虽然某一程度来说刘若英和张艾嘉都曾经为情所困,所伤,电影也基于刘若英的某种感情因素,或真实经历感受而拍摄,但其导演功力实在不敢恭维。尽管刘若英和张艾嘉还是师徒关系,很显然她并没有学到其师在电影方面的任何技巧和心得,哪怕是皮毛都没有!

    不知道这部电影有没有感动到导演刘若英,但它肯定没有感动作为观众的我。

    拍电影是种创作,创作是很主观的事情,有的人靠天份,有的人靠经验,有的人为了艺术,有的人却是为了圈钱(毕竟很多观众并不懂得看电影,电影对他们来说就和跳广场舞一样,是凑个热闹的事情,审美什么的完全不懂啊!)。这就是当今这个时代电影业的可悲现状,也是对真正“懂得看”电影的观众的悲惨时代。

    最后总结一句:《后来的我们》和《心动》之间差了100部《甜言蜜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