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蓉归
字体: 16 + -

正文_第一百四十一章:出发

第一百四十一章:出发

至于新媳妇……也不知道从什么说起,这织女竟然还能保佑人多添子嗣。

用过午膳,宋蓉就出发了,和宋蓉一起出发的,自然还有宋蕙,以及那雪贞,至于旁的庶女,也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只能私下里坐车出去。

再往下,宋钰这样的年纪的孩子,也不需要参加。

宋蓉和宋蕙,以及雪贞,即便是彼此不待见,此时此刻,也是坐在了一起。

“蓉妹妹,你准备了什么?”宋蕙扯了扯宋蓉的衣服,笑着问道。

今日的宋蕙,身上穿了一身红色的衣服,上面满是大团的牡丹,富贵又娇艳,发上也带了一套红宝石头面,相比之下,宋蓉穿的要素气多了,头上也只是用了两朵点翠簪花而已。

不过宋蓉身上的气质,更加安宁一些,样貌么,宋蓉继承了许氏的柔美,如今瞧着,宋蓉虽然在头面上不如的宋蕙,但是却比宋蕙更加耐看。

宋蕙是属于那种一眼就能让人注意到的,仿若是火焰一样的少女,而宋蓉,却仿若是那水中的莲花。

看火焰,这看久了,眼睛会疼,莲花却是耐看的很。

不过宋蕙想不到这些,此刻她还觉得自己已经压了宋蓉一头呢,再说那雪珍,看起来就要单薄很多,身上的衣服自然也不差,是一件鹅黄色绣雏菊纹饰的拖地长裙,头上戴了几支简单的玉钗,看起来到也是亭亭玉立的。

只是这宋蕙以及宋蓉一比,就不免落了下成。

宋蓉见宋蕙问自己准备了什么,也没有理会,就阖眼,仿若是小睡了。

这宋蕙,分明就是想来探听虚实,宋蓉啊,才不想理会宋蕙,想必,宋蕙的心中,还是怕她会抢了她的风头呢,既然宋蕙这么担心这一点,那就让宋蕙继续担心下去好了。

宋蕙见宋蓉不理会自己,又道:“蓉妹妹,我们都是姐妹,你莫要藏拙。”

宋蓉这个时候才睁开眼睛,看着宋蕙,高深莫测的说道:“我也没有准备什么,到时候众人如何,我就

如何。”

“那是你是去斗绣?还是去雕花瓜?或者是一起?”宋蕙小心翼翼的问道。

宋蓉挑眉笑道:“不知道蕙姐姐要做什么?这样吧,我们姐妹感情这么好,不如一起去斗绣吧。”

宋蕙闻言,好像是暗中松了一口气,又好像是有点恼怒,不过开口的时候,脸上却已经是笑靥如花了:“蓉妹妹,咱们都是宋府出来的,这乞巧节的时候,可是同气连枝,哪一个得了脸面,都会让宋府姑娘被称赞呢。”

那边的雪贞,被彻底无视了,这个时候,当然也有几分气不顺。

雪贞开口说道:“两位姐姐,你们可莫要忘了我。”

宋蕙笑道:“自然是不会忘记你的,虽然你是在府上暂住,可不也是我们的妹妹么?”

祝雪贞见宋蕙说起自己暂住的事情,心情很是不佳,这不是摆明了,给她小话儿听么?

宋蓉开口说道:“我有些倦了,睡一会儿,等着到了明月楼,再唤我罢。”

今年的乞巧节,是在姑苏城正中央的明月楼之中举行的,此刻明月楼的外面,已经搭起了台子,上面摆放了从庙里面请来的神像。

除了这些,那明月楼的门也是大开着的,一些大家的小姐和少年,是要到明月楼的后院之中,参加乞巧节的,至于路上的人,那都是一些普通人而已。

此刻路上已经人来人往了,大家需要借助节日的力量,暂时的忘记疫病给姑苏城带来的伤痛。

伴随着马车的吱嘎一声,宋蓉睁开了眼睛,这是到了地方了。

宋蕙率先下了马车,她出了马车之后,并没有直接就下去,而是站在上面,看了一眼周围,这居高临下的位置,足以让众人都瞧见宋蕙。

紧接着,宋蕙这才缓缓的下去了。

此刻周围已经有人开始议论了:“这是哪家的姑娘,那容貌气度,还真是出众,看年纪不大啊,又是生面孔,应该是第一次来参加乞巧节吧?”

“这姑娘,长大后,说不准要艳惊姑苏。”

蕙听到了这些言论,当然很是满意,脸上满是笑意,她要的,就是众人的夸赞。

不过她的脸上,并没有什么傲气的神色,反而是有礼的和周围的人,点了点头。

这样明艳又知礼的少女,当然会被众人高看一等。

紧接着,就是宋蓉出来了。

宋蓉显得要沉静很多,身上算不上哪里出众,可是那一举一动之中,却又让人移不开眼睛。

“哎,我看这姑娘也不错,仔细看,好像比刚刚那位还要好看一些。”

一些无聊的人,守在这明月楼门前,目的就是来看这些少年和少女的,好当以后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些话落在了宋蕙的耳中,让宋蕙的眼中带起了一分恼恨。

等着祝雪贞再出来的时候,众人也就习以为常了:“后面这少女,到是普通了一些。”

这才刚刚一下马车,宋蓉就压了这两个人一头,这两人当然不会服气,心中满是怨气,又不知道要往何处发泄。

青桃拿了请帖,递给了守门的,宋蓉就轻松的进到了明月楼里面。

明月楼是姑苏最大的酒楼,这前面的招待宾客的地方,不过乞巧节,明月楼也就不招待宾客了,只是在桌子上面,摆放了瓜果,可以供客人取用。

明月楼的后院,才是重头戏。

这后院不比任何一家的宅子小,往常的时候,这里面的小院落,都是用来招待贵客的。

现在么……为了方便,这些院子都是空的。

说白了,这和府邸没有什么区别。

一些少年少女,就聚集在花厅之中,这一年到头,这些少年和少女们,排除私下里见面,也就是这么一次正大光明的见面机会了。

姑苏的商户多,但是上的了台面的,却是数的过来的。

这一些少年和少女,成年后,就会嫁娶,至于嫁娶什么样的人,没有人知道,这七夕啊,就是给大家一个认识的机会,等到嫁娶的时候,也不会太盲目。

也多亏了姑苏的民风开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