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的故事
字体: 16 + -

第1章 独闯江湖

    明朝时期,江南有个偏僻的小镇,名叫七江镇。说起七江镇,不得不提一个人,这人就是王贺。

    没有人能说清王贺的来历,只是听他自己说,他十岁便外出闯荡,拼搏了大半生,也没有什么成就。后来,王贺举家来到七江镇落脚,没想到这地方太穷了,凭着他攒下的那点积蓄,竟然成了本地首富。

    王贺的到来很受当地官府和百姓的欢迎,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对外宣称说,我们首富又换了,经济开始回暖了。但是也有不欢迎的,比如原来那个首富。

    王贺早年丧妻,只留下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是三胞胎,同一天生下。夫人分娩那天,王贺正在赶回家的路上,接生婆将生下来的三个孩子都给贴上了标签:一、二、三。这可是很重要呀,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以后就靠它了。

    王贺赶到产房时,见每个娃儿身上都有标号,他不禁哈哈大笑:“我正想不出孩子的名呢,这下好了,全有了!”于是,这三个孩子就有了名字:王一,王二,王三。

    五年后,三个孩子要求王贺给改名,其中王三的需求最强烈。因为路口喊一声:“王三”,出来九个人问谁找,其中还有俩拄着拐棍的老头。

    王贺感觉孩子的名字是有点单薄,而且也体现不出来是他的儿子。于是他把自己的“贺”字拆分给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就有了新名字:王大力,王二口,王三贝。

    这下孩子们都满意了。不过小伙伴们很郁闷,因为每次叫王三出来玩的时候,喊名字的时候突然想起什么,喊声是:“王三——贝”,结果那几个王三刚出来,“贝”字才喊出来,常常被认定是调戏长辈,而遭到群殴。

    这几日王贺心神不宁,似乎有很大的心事。会有什么事呢,家里就爷四个,看着挺好。生意上有管家王发打理着,这么多年了,都没有什么问题。

    其实王贺心里想的,是他那三个儿子。眼看着他们都已经十六岁了,在七江镇这么个穷地方,虽然他们没有学坏,但是也无法成才,只能在他的羽翼下平静地正常生活。

    然而,这种生活状态是经不起风浪的。

    想当初,自己闯荡江湖时,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他那时经常用一句名言勉励自己,是那句话支撑着他一路走到了今天。至今他还仍然清楚的记得那句话:命不行不能怨朝廷,点再背不能怨社会,齁不齁想想欧阳修,苦不苦想想老杜甫!

    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万贯家财好,但终有尽时。还是要学习一两样吃饭的本领,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王贺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既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又舍不得孩子吃苦。

    王贺心想,这世道是怎样的险恶,人心是怎样的难料,有心让孩子们独闯江湖去学学本领,但倘若孩子出现意外,我又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夫人。但是,一直在七江镇这么个小地方呆着,即便是读圣贤书,他们也只能是冬天里的糖葫芦,见不得四季的阳光。

    王贺越想越纠结,在府中来回的踱步,下人见了向他问好:“老爷,脚气又犯了?”

    这天,王贺写好了几封信,让管家王发必须亲自送到收信人手里!然后,他把三个儿子叫了过来。

    王贺这三个儿子,整日游手好闲,虽然有先生教书,但是除了王二口,其他人都偷偷逃学。王贺自己也下不了狠心管教,好在他对节俭方面要求严格,孩子们倒还没有养成奢侈之风。

    这哥仨,长的也算是蹊跷。王大力,大胖子,又胖又矮;王二口,小瘦子,又高又瘦;王三贝,不胖不瘦不高不矮。说来也奇怪,身高和体重上,老大加上老二等于双倍的老三。

    三个兄弟来到王贺面前。

    王贺转身端坐在椅子上,示意让仨儿子也坐下。

    王大力直接拍拍屁股坐在地上了。

    王二口发现没有椅子,便让三弟搬三把椅子。

    王贺连忙把王三贝叫回来,说:“干什么去,我说让你走了吗?”

    王三贝回答道:“说了”。

    “什么时候说的?”

    “刚说的!”

    “噢,看来是为父忘了”,王贺接着说:“你先等等,今天找你们来有事要商量一下。你们都不小了,是不是很向往外面的世界啊?”

    三兄弟像三条好久没遛的狗,非常躁动,异口同声地说:是的,父亲,我们应该出门闯荡江湖了!

    王贺点了点头,说:我有意要让你出门锻炼锻炼,但是有两个条件必须做到!第一,可以往北往西走,不要向东向南去;第二,约定三年时间,三年后必须回家,但是只给你们一年的生活费,一年内要自己去学一门技艺去赚取。如果答应这两条,为父就允许你们出去!

    说时迟那时快,话音未落,院子里扬起一条烟尘,三兄弟飞速跑了。

    王贺心想,一会你们就得回来。

    果然,不一会儿,他们回来了,而且三人异口同声的说:爹,给钱!

    王贺早就准备好了,边发盘缠,边嘱咐着路上要小心之类的话。拿了盘缠,三个人真走了。

    房间里,只留下王贺一个人,身后的松鹤延年的画轴和他沧桑的脸很和谐。他倒吸一口冷气,下边嘴角微翘,露出惬意的笑;上边眼角流下了泪,洗蚀着同样翘起的胡须。接着瘪起的嘴,开始抖动,带动胡须甩走了落下的泪。

    三兄弟走在路上,谈起自己的打算。

    老大猛拍自己的胸脯,豪爽的说:就咱这身板,得当个大侠,以后除个暴安个良啥的!

    老二抖抖衣襟,吟道:呜呼,吾意在修齐治平也,当此之时盖写尽世间文章!

    老大老二看着老三:你呢?

    王三贝说自己还没有想好。

    这天走到了正午时分,行至一村头,王二口要求歇息一会。时值盛夏,草深木阔。老大说,曾听父亲说过这样的地方常有强盗出没,可是为什么没有呢?有没有抢良家民女的也让我英雄救美啊。

    他不禁地大喊:喂,有强盗没有?我来了!

    话音未落,“噌,噌,噌”跳出十个大汉,个个蒙头盖脸,虽然是白天,但也都穿着夜行衣。为首的头领大喝:“呔!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大汉问左右:下面什么词来着?

    左右不敢多说,仅仅提示道:要钱!

    “嗯,要想从此过,要钱!如若不听话,一刀一个不管埋!”

    三兄弟大惊,估计这是遇到强盗了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