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苗公案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一行三人快马行至山前,满眼望去,尽是青葱一片,更无一处异常。

    “法曹,这里可是东山?”

    “不错,前面这座小山便是东山。”

    “如此一座小山,怎会有这么多鬼怪传说?”苗才看着前面高不过二百余丈的山丘,十分疑惑。

    法曹微笑,旋即解释道:“东山虽小,但是进了东山之后,往北皆是山地,东山只算是这一片大山脉的边角罢了。”

    法曹解释后,苗才这才明白,而苗公则一人继续往前走了。

    两人急忙跟上。

    “法曹,这里发现可有什么异常?”苗公淡淡的问道。

    法曹勒马停步,左右环顾一周,答道:“这表面看起来倒是正常,但是进了这林子里就不一定了,之前几次进山便是吃了这个亏,表面风平浪静,而内里确实杀机浮现,我们倒是折损了几个兄弟。”

    说起这事儿,法曹不禁又有些唏嘘,多次进山清剿匪寇,却一无所获,只是徒费粮饷,折损人手。

    “恩,那我们便领略下这东山的利害。”

    说着,苗公再次打马加速,一口气冲到了山脚下,将马儿找了一个碗口粗细的小树拴了,便寻了一条小路准备上山。苗才和法曹两人一前一后,想将苗公护在中间,但不多时,苗公便弃了山路,寻了一处山脊,直接奔着山上去了。

    “老爷,这山势并不陡峭,你为何不沿着山路环绕而上,而是走林间野道,费这一番功夫。”

    苗才跟着苗公登临了山头,此时却有些不解,因为东山虽然近些年少有人烟,但是之前的山路还在,环绕登山,省力方便。但是苗公却偏偏选了一处山脊沿着直接往上攀爬而上。

    苗公笑而不语,只是在山顶四处张望,似是在欣赏山顶这番瑰丽景色。

    东山高约二百丈,形势不算巍峨,属于云台山(唐称覆釜山)一带山脉,隶属太行山系,越近山中便越见山势雄浑、层峦叠嶂、沟深林密,真是一个藏踪觅影的好地方。

    “看来,民间传说此地为地府的西大门倒是有些凭据。”苗公登临一处山丘,往西北望去,只见远山云气缭绕,不见边际,群山相接不知所终,山峰错落,阴影层布,若是心有邪念,确实容易滋生神鬼传说。

    “老爷,快看……”

    苗才一声惊呼,惊醒了正在四处张望的苗公。

    顺着苗才的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原本青葱的山皮中突然出现了一片斑驳的青白色块。

    “法曹,那是何处?”

    法曹仔细端详,最终摇了摇头:“我依稀记得此地尽是密林,倒是不记得有这么一处地方。”

    “好,那我们快去看看,说不得就是敞开的“西大门”了。”说完,苗公一人当先,向着那里走去。

    苗才紧随其后,想要走到前面带路,却是一时追不上苗公。

    “县尉且慢,前方是何情形,尚且不知,还是小心为上啊。我来为你带路。”法曹在身后大声呼喊,认为苗公一人当先,着实是太过冒险。

    苗才闻声也急忙快跑两步,想要到苗公前面探路。

    “法曹有心了,只是此地昨夜发生变故,此时已然中午,只怕留下的痕迹不多了。我们需要尽快寻到出事的地方,寻找线索。”说着却也慢下了脚步。

    三人错落前行,法曹于前方带路,苗才压阵,苗公仍在中间。下山穿行密林行了两三里,便见面前是一处平地,仍留着些许房基墙柱的痕迹,许是曾有山民在此安家。又往前行了里许,这才到了之前苗才指点的地方。

    乃是一处坡崖,山势瞬的陡峭起来,若是来不及反应,很有可能便直接跌落山崖了。

    只见此地乱石翻滚,中间碎石较大,周边碎石较小,由中间向四周散开。大的石块重有千斤,小的碎如瓦砾,密集的分散在坡崖上。

    “真是奇怪,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碎石。”

    苗才捡起一块石头在手中仔细端详,只见断口粗糙,只像是自然碎裂而成,若是出现了滑坡,山石坠落自然有可能形成,但是此地断然不会有飞石坠落,更不会有滑坡,所以此处的一地碎石就尤显得奇怪了。

    “法曹,你之前可曾见过此种情形。”

    苗公仔细观察了一边方圆十数丈的碎石,踏上一块两尺见方的碎石,看了看法曹,出言问道。

    “这一地碎石出现的确实蹊跷,确实不似人力所为。”

    “法曹的意思是这确实是鬼怪。”

    苗才猛地一个机灵,不自觉的开口问道。

    “哈哈哈……”法曹哈哈一笑,震得山林抖擞。

    “神鬼之说我自不信,我说非人力所为,并非便是神鬼。”

    苗才一愣,边看了看苗公,只见苗公也看着法曹,这便又看向法曹,等法曹继续详说。

    “山间常有飞石坠落,林木稀疏之地也常有山石滑坡,都非神鬼,但却容易造成这样的情形,早年我曾从军,作战中也曾见过雷电劈裂山石滚落,也与今日所见类似。”

    苗公闻言,微微颔首,从山石上走下,从碎石块中选出一块上有黑斑的碎石,放在鼻下轻嗅,而后说道:“法曹所言极是,此地并非神鬼造成,而是一种威力巨大的外力造成的。”

    “老爷可是知道了这里的原因?”苗才神色激动看这苗公。

    苗公又看了一眼法曹继续道:“此事并不复杂,本来我也只是一个猜想,没想到来到这里竟这么轻易的就找到了答案。”

    “还请县尉解惑。”法曹一听苗公有了决断,面上也是一喜,便直接问了一声。

    “这倒也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从一早你给我说此地的情形,我便有了猜测,直至水铺的伙计对昨晚的情形做了详尽的描述,我就更加断定了我的判断,刚才我之所以一来便要登上山顶,而非沿着山路环绕向前,便是断定,昨日事发之地距离本地并不遥远,而若是沿着山路环绕进山,则有可能绕过昨日事发之地。但若直接登临高出,便能一目了然。果然,苗才一眼便发现了昨日的事发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