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错:暴君请放手
字体: 16 + -

第199章 夜深聊

殷乘风显然不明白慕承恩的用意,但慕承恩既然说到了这个份上,为表示他对慕承恩的信任,也就没说什么。转而问:“张达管理粮草运输去了,你一个人领兵作战,可还吃得消吗?”

慕承恩道:“我一个人领兵作战,倒似比两个人更为方便。”

殷乘风点头道:“我正是考虑到,一个军帐之中难容两个主帅,怕你们起分歧,所以才将张达调去管理粮草运输,我相信你的军事才干更胜于张达,也比张达更适合担任大军主帅之位。”

“臣感谢王的信任与体恤,此战若不能胜,陈恩定当提头谢罪!”

殷乘风笑道:“罢了,军中之事由你作主,我也就不多加过问了,臣听说国相大人已病倒多时,想前往探望,请王恩准。”

“国相病倒确已有一段时日了,你自行前去便是,不必向我请示。”

“那,为臣告退了!”

国相府,听闻平阳太守陈恩来访,杨靖一愣。他与陈恩平素交往不多,最近一次相见已是五年多前,陈恩前来朝贺公主大婚,临回平阳前来过府中一趟,表达了他对因慕子羽而造成的乘风王荒废朝政之事的忧思。这一次,陈恩兵败益城,又于益城外抵抗敌军之事,他也已听说,只觉得陈恩此人对朝廷颇为忠心,是忠臣一个,值得交往。

沈凤娇也疑惑地道:“这个陈恩怎么会拜访老爷来了?老爷,这人不能见,上次就是因为他在老爷面前扇风点火,说乘风王受慕子羽的迷惑才荒废了朝政,害得老爷直言进谏,惹乘风王不满,所以才会导致如今乘风王将气撒在坎儿的身上,暗害了坎儿,若算起帐来,这陈恩才是罪魁祸首啊!”

杨靖脸一沉:“休得胡说!陈大人忠心耿耿,如何说是他害了坎儿?再说了,说是乘风王命人暗中加害的坎儿,这纯属市井流言,你怎能相信?乘风王是君,坎儿是臣,古人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乘风王若要坎儿死,一道圣旨便可,还用得着暗中加害吗?此类的话休得再提,否则,若是传到了乘风王的耳朵里,你我便是死路一条!”

沈凤娇只得闭口不言。

杨靖整理好了衣裳,便前往迎接慕承恩,慕承恩已在大厅等候,见杨靖来到,拱手作礼道:“见过国相大人!听闻国相大人抱恙在身,陈恩探望来迟,还望恕罪!”

杨靖微笑道:“多谢陈大人挂念,在下染病在身,未曾远迎,失礼了!请坐,请坐。来人哪,给陈大人看茶!”

“国相大人不必客气,陈恩军务在身,不便久坐,即刻就要返回军营去了。”

“陈大人如此匆忙?”

“是啊!若不是王驾召见,此时恐怕还在军营脱不开身呢!”

“听说这几日已经在益城外开战了,我足不出户,不知战况如何?”

“国相大人请放心,虽然开战这三日来我军屡屡失利,不过,明日我军定当反败为胜,大败敌军,给朝廷一个交待,给益城的百姓一个交待!”

“陈大人这么

说,定然是做好了作战的安排了?好,那我就期盼我军大捷,到时候我定会向王驾为陈大人请功!”

“多谢国相大人!不过,陈恩不敢请功,前时平阳失利,败退至益城,已是羞难做人了,只要能将功折过便心满意足了!”慕承恩说着,站起身来,拱手道:“杨将军之事,听来深觉遗憾,像杨将军那般将星就此殒落,实在可惜。不过,逝者已矣,生者要追,还望国相大人保重贵体,徐国的江山社稷离不开国相大人哪!陈恩军务在身,就此告辞……”

杨靖凛然道:“多谢陈大人百忙之中抽出闲空前来探望,保重!我就不远送了,遥祝陈大人明日开战大捷吧!”

“多谢国相大人吉言,请留步!”

深夜,慕承恩想着明日的战事,竟然丝毫没有睡意。走出中心大帐,见帐外有一人正仰天望月,看身影,正是杨坎无疑。

慕承恩走上前去,拍拍杨坎的肩,微笑道:“杨将军也在想着明日的战事吗?”

杨坎回头看了慕承恩一眼,笑了笑:“那倒不是。”

“想必也不是。杨将军打过的仗比我走过的路都要多,想必也不会把这一仗放在眼里。那么,杨将军是在思念年迈的双亲了?”

杨坎不好意思地笑笑:“陈大人见笑了。”

“这有什么,有亲人思念,是一件幸福的事哪!”

“怎么,听陈大人的语气……”

慕承恩笑了笑:“我的父母已过世多年,别的亲人也悉数不在了,只剩下一个侄儿,也已长大成人,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人了。”

“公主可好?”杨坎突然问。

慕承恩一惊,杨坎也知道殷越公主在平阳府上么?也不知道,杨坎会不会认为是他故意欺瞒,对他心存介蒂?

杨坎笑了笑,说道:“我并没有恶意,我与公主情不投,意不合,虽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我心有所属,不能全心全意对待公主,因此,公主离开我别觅去处,倒是明智之举。”

慕承恩暗暗地松了口气。在这件事上,他原本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谁料公主身份的还原,事情弄得令他实在无法坦然起来。

若说不是他故意将公主隐藏起来,谁会相信呢?

不过,纵使没有人信,慕承恩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向杨坎解释一番。不管怎样,杨坎也是钦赐的驸马,是殷越公主的原配丈夫。

“说来杨将军可能不信,其实最初认识公主时,我并不知道她就是当朝公主殷越。当年我前来益城朝贺公主大婚,在益城小住了三,四天以后方才返回平阳。在宛城,张大人又多有挽留,因此便与随从在宛城多住了几日,离开宛城之时,正好遇到贼人将公主劫走,要将公主卖到醉红楼去,我主仆两人看不过去,便将公主从贼人手中救了下来。”

“竟有此事?”杨坎震惊。

慕承恩点点头:“那些贼人丧尽天良,还在公主身上下了断肠草毒……”

“什么?”杨坎吃惊地问,

“公主竟然中了断肠草毒?”

慕承恩叹息道:“正是。据说那断肠草毒无药可解,好在公主所中的断肠草毒只是微量,因此郎中诊治,断言公主余下的寿限只有三至五年。当时我欲将公主送回家,但公主不肯透露自己的身份,说自己姓秦名素,母亲早死,父亲待她苛薄,早已无家可归,我担心她再遇不测,因此便将她留在身边,带回了平阳。”

“原来如此!难怪,府上的人都管她叫秦姑娘!其实我若不是听到她的声音,觉得耳熟,也不会跟过去瞧了。当日我想,公主与我并无情意,断然不会跟我回益城去,若她在平阳过得开心,这便就好,因此,并没有上前与公主相认,与未与陈大人说明一二,还望陈大人见谅。”

“杨将军哪里的话,理应是我请杨将军见谅才是。”

听得慕承恩这样说了,杨坎心中也颇为感慨,虽然殷越有陷害婉晴公主的嫌疑,虽然他与殷越并无夫妻情分,但是殷越身为堂堂徐国公主,出宫后的经历竟然如此坎坷,也未免令人唏嘘和难过。

杨坎问:“刚才陈大人说,公主她身中断肠草毒,只有三至五年的寿命?那如今公主安在?可还平安?”

慕承恩道:“这几年来我遍寻良医为公主驱毒,但却少见成效,令公主饱受毒发的折磨。前些时日,我早年前收留的孤女寒梅回到平阳,与公主相遇,我等才知道原来秦姑娘竟然是当朝公主。我担心王驾思念公主,便欲将公主送返益城,谁料公主不肯,竟然不辞而别,悄然离开了平阳。”

“公主又出走了?”杨坎惊讶地问。

慕承恩点点头,“公主离开后,我四处派人寻找打听公主的下落,却一直未有回音。此事我尚还未曾禀明王驾,也不知公主在外是否平安,想来心中好生愧疚!”

“想必公主正是因为不想回宫,所以才再度出走吧!我曾听说她离开王宫之前与乘风王吵过一场,因为乘风王偏袒慕子羽的缘故,公主才愤然离开王宫,出走民间。她秉性一向任性,舛傲不驯,陈大人也不必太过自责了!”

慕承恩叹了口气,“眼下硝烟顿起,也不知道公主身在何处,是否平安。这一年来她身上的毒性频频发作,此时流落在外,想来定是倍受煎熬的吧。”

杨坎叹道:“想不到一向高傲的殷越公主,离开王宫后处境竟然如此凄凉。对了,陈大人刚才提到了寒梅姑娘,又是何许人也?”

“哦,她是我早年前四海游历时收留的孤女,当年乘风王夸她聪慧美丽,我以为乘风王喜欢她,因此将她送入宫中服侍王驾,她在昭文殿侍候了乘风王好几年,这才役满回到平阳。”

虽然不清楚杨坎怎会问起寒梅,但这是慕承恩对内对外一致的说法,没有漏洞,也不会引人生疑。

杨坎点点头,原来如此!难怪她知道乘风王心中对他多有顾忌,原来是因为她陪王伴驾了许多年的缘故。只是,寒梅为何要给他通风报信,劝他离开益城,杨坎却又无法想通其中的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