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重生之艳阳天
字体: 16 + -

第十八章 出行

    国庆节放假了,王军却没有心思放假,为了去苏联,前期准备做了那么多的工,一切就绪,签了协议书的几家公司已经落实了需要的钢材规格和数量,办理签证则通过父亲王远青前两年到苏联的一行人中有省市政府的人帮忙,找到外事办的人,请了一顿饭就顺利地办下来了,这也幸好有购销协议书起了支撑的用,出去的名义是商务考察和贸易。曾玉芝的护照据她说是花了500元才办好了,所幸拿来的及时没有耽误时间。

    10月1日晚上的火车,王军与曾玉芝气喘吁吁的上了火车。王军在软卧包厢内脱掉外衣,累得他直接躺在床上。就在上车的过程中,为了5件酒,找了个地勤人员,花了20元,和他一起把酒给搬上火车,而曾玉芝拿着两人的行李箱,慢悠悠的跟着,看的王军直翻白眼,没办法谁叫自己埋的前因,这后果自然自己吞了。

    “来,吃点东西。”曾玉芝递过来一个削好的苹果。

    王军接过来没开腔,大口的咬着,嘴里嚼着一会,翁声翁气地说:“苏联冷,你带了厚实衣服没有?”

    曾玉芝吃着苹果回答:“带了一件棉衣和一件棉裤。”王军吃完苹果,没见她继续说,就问道:“完了?没有了?”曾玉芝见王军还在问她,就两口吃完苹果说:“啊!没了――”王军眉头立刻就立起了,就像漫画书上的人黑线吊起,头上掉汗珠,摇了摇头说:“鞋呢?换洗的有没,光有棉裤棉衣,其他的呢,空心么?”

    曾玉芝柳眉倒立压低了声音厚道:“你在说啥子,我衣服里的东西,问啷个清楚干啥?想干啥子?”

    王军木然的看着他说:“曾姐,你不要想歪了,我是为你好......”

    曾玉芝抢过话说:“好啥子好――哪有问女人家家这些东西的――”

    王军无语的叹了口气说:“曾姐,那边冷得很,脚不保暖,寸步难行,身上只穿棉衣棉裤,就是个空心,同样会冷的受不了,我问你当然是为你好的嘛,咋个搞成狗咬吕洞宾了嘛――”

    曾玉芝冲上去把王军推到床上,用手胡乱捶打说:“好啊,你骂我是狗,我叫你骂,我叫你骂――,你当吕洞宾,就打你这个吕洞宾――”

    过了会,曾玉芝打累了,没力气的趴压在王军的肩膀上。王军没事似的一直呵呵的笑,曾玉芝气喘吁吁的说:“你个死人就知道欺负我,嘿嘿嘿,笑个屁!”两人相互一番开玩笑,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姿势。王军只觉得肩膀上抵着一团软绵绵的东西,扭头一看,正是曾玉芝的那高耸的胸部压着他,还没开腔说话,曾玉芝好像也感觉姿势不对,连忙起身,脸上红了起来。

    王军见状赶忙转移话题,说:“咳,咳――曾姐,你还没说准备的怎么样?如果没有,到首都或者哈滨市就要赶快买。”

    曾玉芝的脸还红扑扑的,有些羞涩,心想着自己一个结了婚的女人和一个未婚的比自己还小的男人,不,可能还只能叫大男孩,就这个样子,传出去那还了得。磨叽了半天,她才说:“鞋没有,带了线裤,棉毛裤。”王军点了点头说:“好,到了首都或者哈滨市,我们就去买。”

    到了满洲里,已经是五天后了,一路上两人除了吃饭睡觉,吹牛侃大山,就是欣赏沿途风光。经过首都时,王军有些激动,首都啊,国家的心脏,激动之余,唱起了“首都的金山上”,刚唱两句,就被曾玉芝打断,说是笸箩嗓子满天吼,公鸭子唱歌上不了台面,立马就把王军的唱歌的兴致给打翻了,干脆就不唱了。到了山海关,王军诗兴又来了,大声的背诵“沁园春・雪”,刚背诵到“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又被曾玉芝嘲笑道:“笑死人了――,哪儿有雪?哪儿有河,诗兴大发乱扯说――”王军立马黑线布满脑门,站了起来想骂人,想了想了,又坐下,摇头晃脑的说:“哎,女人啊――不可理喻,近之则逊,远之则怨,真是小人与女子不可教也,古人诚不欺我呀。”

    曾玉芝刚还笑脸,下一秒变成满面寒霜的罗刹嘴脸,走到王军身前,拿着一本杂志卷着,对着头就猛敲了几下,王军慌乱的护着头说:“不许打头,不许打头。”看着曾玉芝坐回对面床铺,王军气愤的说:“你――简直不可理喻,君子动口不动手,你不知道嗦――”曾玉芝嗑着瓜子,摇着腿,慢悠悠的说:“知道啊――咋个不知道,我是女的得嘛,不是君子噻――”王军颓废的倒向床铺,叫道:“哎哟喂――我怎么遇到你这个哈婆娘喔,我是自自受喔――”曾玉芝则哈哈哈哈的大笑道:“知道哇,遇到老娘,你娃儿就给我老老实实的,安分守己的呆倒起,要不然我还要你娃儿,哼哼――”就这样互相开玩笑的耍嘴斗气,同时也了解到曾玉芝由于一次被贾云春从流氓手里解救了,后来就嫁给他了,为此王军还调笑他们是当代的狗熊救美,结果又遭到曾玉芝的一阵猛捶。

    苏联海关边检检查时,王军拿一包烟和打火机贿赂带队的上尉,上尉看了他们的护照,又看了下携带的行李,没说什么就盖章放行。余下的时间,就只能听到硬座那边不断传来鸡飞狗跳的嘈乱的声音,不过王军大部分都听得清楚,就是一些国内的倒爷行贿的声音,求人帮带货的声音等等,王军之前就从这些人手兑换了几千卢布,现在对他们这些事兴趣索然,不关己事,少惹为妙。

    出了国境,又过了四天,终于到达莫斯科。

    王军两人带着货物行李搭上了去市区的火车,一路上和同行的人聊天时,问清了领事馆的位置。下车后,在离天朝领事馆不远的地方找了个旅馆登记入住,洗簌一番后,又带上曾玉芝去领事馆,路上买了两个面包垫底。

    到了领事馆,递上相关证件,先做了登记,然后请求见商务参赞。当王军见到人时,一介绍才知道这是个二秘,于是就介绍自己,并说明自己的行程,希望能得到帮助。那个二秘见到王军时以为是学生,听了介绍后,知道是地方企业要购进钢材,心里想的却是这小子说不定是哪个企业领导的儿子来做生意,不过这种情况还少。这秘书脸上流露出难办的表情。王军却不以为然,随便你怎么想,只是一直表示,希望能介绍个翻译,费用由自己承担,同时提供苏联的炼钢企业名单。二秘想了一下,就答应了,并让王军二人做了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