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梦华录
字体: 16 + -

第2章 密令

    钦天监本来是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的小官署。可是天宝异变以后,世间群魔乱舞,武宗继位后在钦天监新设问天阁,总管天下魔法咒术。禁止民间流习术法。至今百余年。天下安定。而问天阁,似是也不如之前风光了。

    洛阳城郊。一个小院子,孤零零的坐落着。一匹快马在一旁吐着白沫,看起来似乎是跑了不远的路程。而骑手,正在用力的拍打着大门。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李主簿!开门啊燕主簿!燕大人给您加急密令。”骑手敲着门,焦急的喊着。忽然手下一空。

    门忽然开了。骑手锤下的手被接住。骑手定睛一看面前之人——松松散散的常服,斜斜歪歪的腰带,还有乱蓬蓬的头发,以及一张睡得迷迷糊糊的脸。

    这似乎跟传言里那个耿直不阿的李安民主簿好像对不上号。

    “怎么。燕落秋那个王八蛋想起我来了?我都tm的快赋闲两年了。”邋遢男子松开骑手的手臂,示意他进来:“把密令放在桌子上你可以走了,我tm得继续去睡一会儿。”

    “燕大人说,这件事一定......”

    “扔那吧。”李安民示意院子里的石桌:“如果真的是急事儿,他自己就来了,还会用现在最慢的驿丞?”说罢,自顾自的进去屋子里,继续自己的春秋大梦去了。

    骑手拿着火漆封好的竹筒呆站在院子里,愣了半晌。

    忽然,屋子里又传来一声。

    “东西放下,走的时候,记得把门关上。”

    “哦。”骑手恍然大悟一般。恭恭敬敬的把竹筒放在石桌上,然后退出门去。轻轻的关上门,然后翻身上马,轻马走出二十余步,才加鞭而去。

    骑手方才走远。屋子的门吱呀一声便打开了。李安民整整齐齐的穿着官服,腰间悬挂着长剑。不过头发依旧披散着,脸上的表情依旧有些迷离。三步并作两步走到石桌前,李安民看着咒印密封的竹筒口,火漆跟咒印都很完整。

    “来,让我们看看,燕落秋那孙子又给我派了什么好活儿。”

    深吸了一口气,双指并拢,点在自己眉心:“解!”

    竹筒上浮现的文字慢慢失去光泽,火漆也粉碎了。

    李安民摇摇头:“湖珠夫人的千日醉真有劲儿。”然后,从竹筒里倒了出来一小块令牌。

    “秘字令”李安民拿起令牌端详了一会儿:“用得着么?”

    忽然竹筒里传出了一阵声音。

    “李安民,李贱人,听到没有。”

    李安民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抓起竹筒放在嘴边:“听到了听到了,我说你tm的就不能换个方式么?洞竹传音这咒术也太低级了吧?还每次给老子说话都是。你tm的把我叫回去怎么了?”

    “少tm放屁。五年前的事儿你办的那么大,师傅都帮不了你,我怎么敢?我可是我们一大家子人的指望呢。呸呸呸。废话少说,这次事儿有点大。”

    “我听说了。”李安民打了个哈欠:“昨天白夫人的酒楼里,最大的谈资都是那个事儿。凭空消失的女太学生。各种各样猜测,老子在两个姑娘的怀里都笑醒了好几回。”

    “官员不呢狎妓。”燕落秋的声音有点火大:“你tm的就不能收敛点?”

    “哦?那我昨天见到的王云侍郎王大人,刘立德刘大人,孙长兴孙大人.....都是假的?”李安民关上门,调侃着老友。

    “说不过你。”燕落秋叹了口气:“半个月后,右丞相的女儿大婚。”

    “也听说了。”李安民大步走着:“据说整个神都都颠颠的等着看丞相女儿下嫁的盛景呢。”

    “事情必须隐秘的处理好。”燕落秋说:“当今皇上对夺天司更为青睐,我们问天阁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地步。处事也不如先皇时那么随意了。你现在身份特殊,虽不在编,但算是入籍,所以有你去办最合适不过,不过还是那句话——”

    “我明白,低调,稳妥。”李安民看着不远处的乡镇,还有远处而来发出着巨大轰鸣声火轮车,心中涌出些许烦躁:“燕落秋,我办事,你放心。就算是我李安民把事情办的再糟,也不会连累你一分一毫。”

    说罢,把竹筒连同里面未完的话语一并捏碎,然后仍在了一边。

    被捏碎的竹筒散发出些许微光,连同一两句破碎的“喂..喂..”慢慢暗淡。

    1.仁宗中期,各个主要城市之间已经有铁轨联系。火轮车更是遍及乡村。

    2.驿站依旧被保留,用以官方传递不重要的文书命令等。具体保留的原因,则可能是源自仁宗对驿站的特殊喜爱。

    3.咒术被广泛用于官方的行政运作之中。类似于电话的(更类似于对讲机)洞竹传音等,更是广泛用在军事命令,政令传播等用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