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步青云
字体: 16 + -

起风了 第二十八章 南洋公主

    给王乾一的选择并不多,特别是这两日接连抢练功房失败后,紫衣少女开出的条件让他无法拒绝。

    再加上他这便宜弟子的身份,想见上齐国胜一面似乎全凭运气。运气不好的他,这几日自然是连齐国胜一面都见不到。

    没静修之地,没师傅指导,王乾一真想问上一句,同样是应天弟子,待遇为何差别如此之大?

    更令人难过的是,他也不知道找谁问上这个问题。

    王乾一来到道桃林时,那两名少女早已等着他,身上的衣服从一紫一青换成了一粉一白,脸上的表情还是一个微带笑意一个略带不满。

    少年快步上前行上一礼,不好意思地说道:“让两位师姐久等了。”

    换做粉衣的少女只是点头表示回礼,带着自信说道:“王师弟今日会出现在这,想必也是做好了加入我们的决定。”

    少女那副微笑中藏着倨傲的姿态让王乾一心里有些不爽。前两日因为与女子打交道的慌乱让他没有察觉,事后才想起这位师姐却是从未回过一次礼,言语也是以上对下的姿态。

    王乾一不是迂腐执拗的人,在这些读书人看重的点上,虽感不爽,但也仅是不爽而已。现在他还是有求于人。

    少年谦虚道:“若有拖师姐后腿的地方,还望多多包涵。”

    粉衣少女对此毫不在意,领着白衣女子和少年离开道桃林,边走边说:“王师弟称我为崔师姐即可,这样不显得生分。你旁边那位是我的好姐妹,你可称呼刘师姐。”

    走在最后的少年皱起了眉头,少女这番话完全就是安排的味道,但是为了练功房,少年还是老实说道:“崔师姐,刘师姐。”

    走在前方的粉衣少女接着安排道:“五日之后我们就将出院完成历练任务,所以你只有五日静修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你最好就常驻练功房内,抓紧每分每秒。你修为每提升一分对我们来说就是极大的帮助。”

    “崔师姐,我们走的这条路并不是去练功房啊。”少年对粉衣女子那安排的口吻没有提出异议,反倒是发现了其他不同之处。

    白衣刘师姐这次抢先说道:“你以为崔师姐跟普通弟子一般,还要去抢练功房?”

    刘师姐一句话把少年噎了回去,王乾一识趣不准备与对自己不满的女子做过多争辩。

    往日与亲娘上药房拿药时,少年就学会了一个道理,与婆娘争辩最是浪费时间。药堂中养气功夫最好的老医师遇见上门为药效争辩的婆娘,也会把肝火给气出来。

    三人步行很快,不一会就到了内院深处的一小院前。比起齐国胜那简陋的院子,这院子就要精致得许多。

    把院子围起来的篱笆扎得整齐方正,院门用刷着红漆的上好木材制成,推开院门而入,院子比齐国胜那还要宽敞,院中种着不少花草绿植,树上有鸟,池中有鱼。真不像是书院弟子所住。

    院内有三间屋子,崔姓少女指着最小一间说道:“这是我往日所用练功房,现在就先暂借你五日。房内备好了五日所用清水与食物。等你静修后,我会差一人帮你回家带个口信。”

    几下接触,王乾一虽是明白了这位崔师姐的性子,但还是对她替自己做好一切安排的样子产生了厌恶。

    这与在家中的他又有何区别,甚至比之更是不如,与自己同龄之人也能随意插手自己的生活。难道生来就是做只笼中雀的命?

    王乾一思绪万千,脸上却没有再做表露。向崔师姐道了声谢就抓紧时间进了练功房,唯有提升自己的修为才有能挣脱所有的束缚。

    崔师姐的练功房与书院中的不大一样,没有蒲团,没有香,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块白玉雕刻成的坐垫。

    少年一坐上去就觉气定神闲,置身于初春早晨的山顶之上,天气微冷,有沁人心脾的清风。

    屋内没有洗精伐髓的药香,但少年抬头时看到屋顶上吊着数个花盆,盆中栽着君子兰一样的植物。少年叫不上来的兰花散发出的香气入鼻后,王乾一感觉自己小周天循环上的每个环节穴窍全部开了。

    屋外,粉衣崔师姐见王乾一走进练功房内,心中最没把握的一环终于成了大半,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开心对着白衣少女说道:“剑修终究就位,我们的计划可以照常进行了。现在就麻烦英妹联系其余几人,确保五日后别在他们身上又出了岔子。”

    白衣少女应允道:“我这就去办。”

    说完便出了院子。

    ……

    黑夜里忙得灯火通明的城防司,到了大白清光的白日却是安静得出奇。偌大个衙门,时不时才有一个当差的人慢步走过。

    那是因为城防司最不怕白日闹事之徒,皇宫中的御前侍卫,城墙上的御林军都不是吃素的家伙。往往夜里暗中行事之徒才更加棘手,这才是能入城防司眼里的对手。

    城防司的司长,那个面相憨厚的中年男人,刚从朝堂上退下,回到衙门中正准备品一口下人沏好的热茶。自己最亲近的黄袍修士就敲门而入。

    “大人,渡鸦伤势恢复得七七八八,我已按照计划把位置交付于它。天眼司那边也传来消息,为了配合我们的计划,他们故意放了相同的信息给应天书院,明面上借书院的弟子外出历练之名,掩盖渡鸦必此行之实。”

    司长终究没忍住,还是端起茶杯品上一口才徐徐说道:“渡鸦必行并非屠鸡杀狗,无论是前朝余孽还是青云宗都必定留有后手。应天书院的弟子搅不起大风浪,能为渡鸦打个掩护,当个踩坑的马前卒也是极好。”

    黄袍修士自然知道马前卒三字的含义,有些不忍道:“应天此行外出历练的弟子都是年轻一辈的苗子,若是知晓被这般阴损了,会不会不好与之交代?”

    司长放下茶杯,抬头看了一眼黄袍修士,知道他那妇人之仁又是上头,有些无奈道:“四大书院拿着国库盈余开学授业,自然不能养废物。为陛下尽忠,乃是他们职责所在。”

    黄袍修士自然知道无法说服眼前的男人,不再挣扎,将后续的事情全盘托出,“可据天眼司传来的消息,应天那方接下此任务的是名叫崔玉玉的少女。”

    司长眉头一挑,淡淡问道:“南洋崔氏?”

    黄袍修士忧心忡忡回道:“正是南洋宁海公崔民皓膝下独女。若是她出了事,大人在朝堂之上会不会不好交代?”

    司长听闻却是大笑起来,“真是有趣,他南洋崔氏竟还想打这种算盘?既然有人想入填坑,那就由她去跳。自己女儿主动跳进坑里去,宁海公还能怪在我头上不成?况且,她崔玉玉当真是南洋公主千金之躯?不过只是入朝质子罢了。”

    若是把晋朝史书往前翻上几百年,让城防司司长如此看不上的南洋崔氏老祖却是头一批从龙之臣。只不过数百年来,晋朝群臣对这世袭制的宁海公一脉从未正眼看带过。

    放在前朝,南洋崔氏也是能决定一方安稳的大氏族。可那崔氏老祖见风使舵本事实在一流,见晋朝应龙一脉有大兴之相,第一个叛出前朝以博取更大的富贵。

    可惜,崔氏老祖算盘打得好,唯独算漏了最是无情帝王家。

    第一个高举反旗的前朝大族崔氏在晋元祖眼里不过是条乱世可用,盛世可烹的一条狗。

    有从龙之功的崔氏一族虽得世袭宁海公之爵,南洋数州之地。但每位宁海公必须在挑选爵位继承人后,将这位子女送入皇城修行,待上任宁海公西去后,皇城中这位才能回到南洋继承公爵之位。如此一来,南洋领头者新旧不接,崔氏一族空有公爵之名。

    名头,在这位司长大人的眼里,在这刀光剑影纵横的世界里,最是无用的东西。

    “大人,那我们需要盯防崔氏与前朝余孽有所勾结吗?”

    黄袍修士的担忧让司长笑意更浓,“哈哈,何必在小小崔氏上浪费精力。真要算起来,前朝余孽们怕是这世上最恨崔氏的人了,还怕他们勾搭起来吗?我倒是想看看,这崔氏到底想做个啥事?近日这么无聊,他们要是能让我开开眼界也是挺好一件事。”

    见司长如此自信,黄袍修士也无多话可讲,行了一礼,准备告退道:“那属下就继续按计划行事,大人要是没事我就先下去了。”

    司长再次端起茶杯品上第二口,一边示意让黄袍修士别急着退下。

    “这边的事你让下面按计划去办就行,你空出精力来帮我想想另外一事。”

    黄袍修士恭敬道:“大人有何吩咐?”

    司长将一枚玉简传到黄袍修士身前说道:“前些日子,青云宗选上了灵兽司御马许晨的幼子许如云,此子近日回白鹿书院完成交接事宜后就将回京由青云宗的人带回宗门。陛下的意思就是,这次从他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