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所向
字体: 16 + -

第二十八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慈善老人与那冷面中年男人走在大路上,一前一后,始终差离三步远。



    三步距离,不会使老人觉得厌烦,也能保证,关键时刻,能立刻挡在老人身前,至于出拳,出剑,甚至立即赴死,想必中年男人脸色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黄钱啊。”身前老人轻喊,有着古怪称呼的中年男人抬头,喉间闷闷的应了声是。



    “你是不是奇怪,我为何对那平凡小城少年好似青眼有加?”老人翘着嘴角问道。



    黄钱微做犹豫,便干脆点头。



    老人抚摸下自己短小雪白的胡须,答非所问道:“你可知如今小城内有多少山上人潜伏着,只待大蛟化龙便会出手?”



    黄钱御士摇头。



    “不晓得也是应当的,小城底本就是河间一滩烂泥,被人一捣,脏乱上浮,小河浑浊不堪不说,底下更有可能藏有咬人的恶鱼。”老人嗓音轻缓,使人放松。



    “小城蓄势一整个甲子,才出现的大蛟气运,别人看不透,坐在朝堂上头的那个孩子不可能看不透,六大都护府,还有管束大量散乱地面的都督府以及羁縻州,他是没有心思管了,朱冷不过占了当中北庭一处便想称王,实在太傻太嫩,一介莽人,徒做他人笑料,现在不过没人和他计较罢了。”老人冷哼一声。 



    “大唐天下和李家天下到底有没有分别,那孩子就是忧心这一点,便永远这般劳累啊。”老人摇摇头,复又轻笑一声,“扯得太远了。”



    “先生忧国忧民,心怀天下。”黄钱御士说道。



    “你倒也学会拍马屁了。”老人笑道,“今日我点那孩子,不过也就是心血来潮罢了,要想成我的学生,虽不如扶余先生那般严苛,但也不是只说缘字可解的。”



    一句心血来潮,半真半假,黄钱不能全信,倒也不能不信,但就算不信,与他其实无碍的,他是一把剑,又像一面盾,全靠老人怎么使用而已,至于兵器的想法,老人还真不需要知道。



    这时候,两人已经走到澄湖酒楼下。



    帐台后的掌柜瞧见老人身影,忙不迭地跑出门来,低着身子,扶过老人手臂,将他迎入门内。



    老人并未拒绝,仍是笑意迎人,侧身问道:“掌柜的,今日客人多吗?”



    掌柜回道:“比昨日还多些,都是些城外人,有好些位富贵气魄瞧上去真是逼人,我便安排他们在天字号的客房里,送些小菜好酒慢慢品着,都等着您那。”



    “做的不错。”老人面对掌柜,有些欣赏意味。



    掌柜面上流露出受宠若惊神色,直说自家应该,不过是本分。



    “你也该学着老头子我,瞧瞧,每天绕着小城转转,强身健体,多好。”老人挥挥右手,表露自己身体康健。



    “我可与您比不了,我是劳碌命,不得闲。”掌柜笑道。



    老人也笑笑,走了几步突然又说道:“若是有个农家小子要来听书,你不要阻拦,让他进来,不要惊了其他客人就行。”



    掌柜点头。



    澄湖楼在城内除了那大慈阁的藏经塔,也差不多算是最高的建筑,有四层楼,中间有好似人家楼阁般的天井,四周便围绕天井而建。



    三人走进天井内,早有人安排妥当,在居中位置放置红漆桌,上面摆着一块惊堂木,一只空杯,等着老人进门,便有人放入本地最上等的茶叶,用山上刚打出的井水泡好。



    老人入座,轻拍惊堂木。



    各雅间包厢,便把窗户打开,方便聆听老人说书,也有俏皮丫头,偷偷站在廊间,望下看那年迈说书先生。



    老人喝了口茶,清了清嗓。



    今天准备说个大蛟欲成龙,却不成想有猎人抢夺蛟珠,到最后,大蛟与猎人同归于尽的故事。



    老人说书不似他人,慷慨激昂,将客人带入故事中,他好像就是在默诵一本书,一部大经,不平不淡,无起无伏。



    “却不知事情又变。”老人轻拍惊堂木,“大蛟刚吞了那猎人,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哪晓得背后还有一只大虎,轻巧踩死大蛟,吞了蛟珠,化身为人,又穿上那猎人留下的衣物,哼着一首不知名的小曲儿,下山去咯。”



    “这便是,”老人手中惊堂木又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有位年岁尚小的调皮丫头,实在无法,便陪着家里长辈前来,听得实在无聊,终于等着老人说完故事,便立马鼓掌叫好,哪晓得除了她自己之外,根本无人应和,闹了一个红脸,悻悻然躲回包厢内。



    楼内便是一片安静声,只是隐约听见老人饮茶声,又把杯子放下,合上盖子的清脆声响。



    几乎与此同时,楼上最高也是最豪华的包厢内传出一阵浑厚而又坚毅的声音,“若猎人家中老母病重,只有那蛟珠可救命,更待如何?”



    老人指尖轻扣桌面,闭眼说道:“顺应本心。”



    只是话说一半,话锋又转。“但若只为蛟珠光华,想悬其于室内,为家中多些光彩,那便算了。”



    这时包厢内有人轻轻推门,走出一白衣男子,儒雅俊俏,对着楼下老人缓缓躬身,说声明白,便带着房内几人,离开酒楼,只是走之前未忘了留下一枚玉戒,好似不起眼的样子,只是玉戒上携带的气机牵引着天地元气,在脱离男子手指时,泛过一阵暗淡的光华,男人面容豁达,并未再去瞧它,只是身后几个华贵妇人,瞧见这枚玉戒被摆在桌上,眼中泛过一阵肉疼之色,只是自家当家舍得,她们也无多话,匆匆跟上。



    老人下了最后通牒,楼上包厢内人物互相瞧着伙伴道友,面色微微挣扎,到了还是不敢忤逆了他的意思,纷纷走出房门,对着老人微微躬身,就像那白衣男子一般,离开酒楼时也都各自留下一件不凡物。



    毕竟大唐的这只“饕餮”,通晓天下事,却也是最最记仇,最最贪财的了。



    ...



    等着客人们走完,老人缓缓起身,走到那堆山上人也不舍得的不凡物前,嘴角翘了翘,伸手在其上拂过,下一刻,桌上所有物件便全都已消失不见。



    掌柜早已是见怪不怪,看老人收拾完毕,便弓着身子对老人说道:“有个农家少年过来,我为保证清静,将他安排在夏字一号房。”



    老人轻轻点头,吩咐掌柜准备几个小菜,正当掌柜吩咐小厮将菜送上房内时,老人将他拦下,亲自端着,将菜送入房内。



    大唐国内,有几人由得国舅李曌亲自端菜?



    黄钱与掌柜震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