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所向
字体: 16 + -

第九章 神秘山谷,魔修传承

    作为魔修第一人,羡天自成一派,超然于世,让魔修可与佛与道争锋,怎的也算神人,大能人物,可他就这般这不知名的山谷之中,亦或化为飞灰,亦或得道成仙,无人可知,令人感叹。



    于未踩过白骨堆往前走。



    他不是对尸体没有尊重的意思,只是山谷太窄,白骨太多,实在无处落脚。



    然而,不久后他的眉头却逐渐翘了起来,显得有些难受,并有些疑惑。一方面是由于脚下的白骨被踩压挤碎发出的可怕声响,另一方面,他发现了些更加可怕的事。



    尸体都是魔修。



    道家御使天地元气,体魄虽然比常人强健,都是温养而成。



    佛家引天地元气为佛性,自然之道淬炼身体,讲究循序渐进。



    只有魔修,强行引天地元气入体,灭绝修行者的本能,认为自身是一切的主宰,为世间所不容。



    所以他们的尸体便极好认。



    当白骨碎裂,便有一丝长久存与他们体内,骨子里的天地元气漂浮起来,散与天地之间。



    是谁杀了这么多魔修?



    于未皱眉沉思,看着不远处那支青竹似的长剑。



    当魔修死去,体内的天地元气便会重新散于天地当中,这时候若有其他魔修在场,便能吸取这份精纯的元气。



    然而这实在太难,天地元气本就不被人类所控,而且在他人体内温养这般多数年头,杂乱无序,难度更不用提,能用这一大手段的人物少之又少。



    但这其中一定有羡天。



    魔修祖师,若他不能成,谁能成?



    若于未推测为真,那吸取这般多魔修体内天地元气的他到底得道成仙亦或者化道飞灰?



    于未不去想,也不敢想。



    他现在只想知道,安排大慈阁,神兽霸下守护着的是什么?



    这又是谁安排的?



    羡天?



    于未好似看到了那抹身影,他拔剑,他杀人,目光冷漠,面色苍白,他的心里无情,所以他的剑很快,不管其他人什么修为,只有一剑而。



    他的体内似有猛兽,贪婪吸食弥漫在外的天地元气,然而此法太恶,天也要诛灭他,他看着滚滚天雷,向着高空飞去,不知什么结果,只有一支青竹长剑落下。



    ……



    于未抓住了青竹的剑柄。



    他眼神澄清,明白眼前见到的一切都是虚妄,只是青竹长剑对于主人不甘的映射,所以他并不惊慌,只是慢慢体悟羡天的每一次出剑。



    这下他已经知道,起码山谷口落石上的剑痕不是羡天所留,那剑太血腥,锋芒毕露,而羡天的剑已经远远超越了它,达到返璞归真的地步。



    他的剑里,没有杀气,没有规则,剑,只是剑,只是杀戮的事物,一束花,一片叶也可以杀人,都是如此,没有区别。



    于未的见识再广阔,在他的记忆里也无法想象有人能与他匹敌。



    于未握住剑柄,却未拔剑,因为他不知道,不知道若是拔出这把剑,会有怎样的后果,潮头城里好不容易能艰难生存,只要有些水便能安然度过到梅雨时节。



    这把剑自然是极好的,甚至能说是世间最顶尖的,但是于未不是魔修,无法灭情绝性,羡天这种境界的人物,哪怕留下一丝真意,潮头小城便承受不了。



    所以于未放手,哪怕青莲摇晃的有多剧烈。



    然而当他放手,青莲却静了下来,于未的眉头微挑,这难道也是一番考验?



    修行修的是心头通达,心气顺便修行路顺。



    于未顺心行事,青莲便不再晃动。



    于未退出山谷,再次见到霸下,大乌龟抬头望他,对他毫无损伤很是好奇,于未轻轻的摸它的下巴,并折了些花草喂给它。



    霸下看着他手中的草,估计大概还不能塞满自己的牙缝,极为将就的张开嘴,咽了下去。



    ……



    城东人富有,城主打猎回城,连仆役也不差那一口肉食,何况老人不知多少年头不吃油腥味道了。



    他的衣物朴素,终年不见阳光,不食荤腥,他的身子便显得有些不健康的苍白和干瘦。



    然而他的身子还是充满着力量,这一点从他拿刀,切菜,劈柴,以及身旁健壮年轻人颤抖的身子都可以看出来。



    每当老人提起柴刀时,年轻人裸露在外的粗壮胳膊便会竖起细密的鸡皮疙瘩,他不敢抬头望老人方向看,哪怕一点点不敬的意味不敢有,呼吸也尽量放的轻些。



    柴火干燥,所以烧的极旺,水便烧的快,掀开锅盖,水气蒸腾,放一挂素面,撒几片碧绿青菜叶子,碗里倒些香油,咸酱,老人爱吃辣,还有些花椒,几掰生蒜。



    面还没熟,老人先捡起一瓣洁白的生蒜,放在嘴角干嚼,不觉辛辣,倒好似有滋有味,像是孩童吃花生,嚼糖豆。



    准备完全,老人坐在灶后慢慢添材,火太旺,面便容易坨,老人眯眼,嘴里吐出一口白息,落在火上,火光便稍稍弱下来,不至于那般燎人,老人看着火光,面色淡然,知道身后年轻人的惊慌辛苦也没有开口言语。



    半晌后,面已熟,不枉老人坐在锅旁辛苦等待,面条晶莹剔透,几片青菜犹如游龙在锅里游窜,老人拿起笊篱一把捞起,面条青菜便一根不落,全部落入碗里,老人安静搅拌,夹起一根晶莹面条送入嘴里。



    细嚼慢咽,又喝了一口汤,老人干瘦的面容微微鼓起,皱起眉头想了想,还是把碗放下,他独自做面多年,不管材料亦或者是时间的把控力求完美,却终归还是煮不出大慈阁的味道。



    “十三那,你就不用管了。”老人拿出袖子里干净手绢抹了抹嘴,缓缓开口,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要比面庞更苍老些,“其他几个人你自己看好就行,这次我便不罚你。”



    年轻人轻轻松了一口气。



    “潮头城的水很浑,大慈阁是块大石头,朝廷是小石头,水底还不知有多少钉子,你们看不透,我也看不透,浑水摸鱼不是容易的事,一不小心就扎了手,扎了脚,我在这年头太久了,迈不动步子,都要看你们。”



    老人站起来,看着窗外洁白月光,“咱们魔修日子不好过,为什么?因为都是一盘散沙,没有领头的,谁能领头?”



    老人的语气突然重了一分,“只有羡天,就算他死了,他的剑还没断,那他的道就没断,谁得到他的剑,就是接他的道,就是魔修的头领。”



    年轻人的呼吸声粗重了一丝,羡天的道,魔修没人不想走一趟。



    “十三是最纯粹的魔修,他的道属于自己,他很有天赋,但他也很蠢,”老人冷哼一声,“他以为自己是谁?敢拿着剑出去乱晃?”



    年轻人冷汗流下,魔修大多桀骜不驯,根本不受他的控制,他的境界虽高,已至十一景,然而其他人境界有些虽没他高,但也相差不多。



    陆十三的境界不高,但刚刚修行,剑道天赋已显,魔修之路比他平坦的多,他不敢管。



    然而这都不算什么理由,治下不严,不死便是宽容了。??



    “我不怕杀人,因为我当年杀得太多,和宰猪宰牛没什么区别,我也不怕麻烦,有麻烦便有解决的必要,这便有盼头,元六。”



    老人转过头看着年轻人元六,“我就怕没有盼头,我在这做了三十年头的面,潮头城就是我的盼头,羡天的道就是我的盼头,谁要是灭我的盼头,我就灭了他。”



    元六说不出话,不敢说话。



    老人面色极苍白,干瘦的皮肉搭在脸上,碳火照射下便显得有些可怖,他迈步走到院子里,看着不远处高耸大慈阁内经塔,抬起手,一眼看去,好似将它握在手里,用里握拳,除了带动面前的天气元气,好似也会将它捏碎。



    “过不了多久了,”他的嘴唇轻轻颤抖,不知嘴里说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