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本养鬼日记
字体: 16 + -

“第二十九章”神人

    天蒙蒙亮,村里的人家已经起床收拾炉灶开火做饭了。

    此地叫做牛村,村里大部分人都姓牛,距离洪苕的度假山庄有十多里地的样子。本来这里就山清水秀,风光迤逦,洪苕建了一个度假山庄之后,村子也跟着沾了些光,很多老屋都被拆掉了,有的自己盖了小洋楼,有的是置了个小院子,干起了农家乐。

    这牛村是距离女鬼所葬之处最近的一个村子了,刘郁一行人今天一早便是来这里找寻此事的根源。

    让刘郁啧啧称奇的是,淅川散人对此地十分熟悉,一来就带着他们直奔村长家。

    牛村的村长叫牛胜,膀大腰圆,四五十岁的样子,正值壮年,浑身散发出一股剽悍的气息。

    牛胜开了村里最大的一家农家乐,生意也是最好,只是天冷了,没有几个游客。

    不过令众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村长一见到淅川散人嘴里就直喊着活神仙,纳头就要拜下去。

    慌忙将村长扶起来,淅川散人在众人面前显得很不好意思。

    “封建迷信可要不得呀。”

    刘郁在旁边一本正经的说道。

    “什么情况?”悄悄地拉了拉淅川散人。

    “惭愧惭愧,贫道在此地厮混,想来有些许的名气。”

    淅川散人擦擦汗,虽说确实懂得一些粗浅的道家法门,可鬼知道坑蒙拐骗一类的行当他做过多少,恐怕当初去向洪苕那里也是骗钱的心思居多,就是不知为何后来好似转了性子一般。

    听说众人想要看一下村志,牛胜二话没说,跑里屋翻箱倒柜找了好一会儿,然后一个粗壮的汉子就一路小跑着出来,抱着一大摞发黄的纸页恭恭敬敬地放到淅川散人面前。

    看着地上摞的有半人高的破旧线装书,众人面面相觑。

    刘郁没有说话,拿起顶上最新的一本开始翻阅起来。

    从那个木棺材和纸符的腐朽程度来看,那个女人被埋进去的时间也超不出百年。

    沙沙——

    说是最新的一本也只是相比较而言,发黄的纸页非常薄,只能小心翼翼的翻阅。

    “找到了吗?”

    小迟过来问道。

    “没有。”

    刘郁摇摇头,翻了很久,却是毫无线索。

    想想也是,这种事在当时该算是家中的丑事,又怎么会记到村志上呢。

    刘郁转换了一下思路,木棺材的旁边发现了一张符咒,或许可以找找有关道士的记录。

    村志记录繁杂,充斥着大量无关的信息,甚至上面还记载了淅川散人的事情。

    “大旱,是日,有神人做法,天降甘霖,号淅川散人。”

    “鬼怪作祟,神人斩之,号淅川散人。”

    “神人号淅川散人,掌生三昧真火。。”

    “。。。”

    时间慢慢过去,刘郁在细细查阅,村长恭立在一旁,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样子。

    呼——

    刘郁重重呼出一口气,总算不是毫无所获。

    忽略比较近的年岁,找了半天,整本村志只找到一处或许有些关联的线索。

    “有法师,目盲,云游至此。”

    虽然只有这一句,也看不出什么,可好歹比什么都没找到要强。

    “村子里还有上年纪的老人吗?”

    刘郁抬头问道。

    这件事记载的年份是在八十年前,这村长应该是不知道什么了,或许问一下村里的老人会有些收获。

    细细思索了一会儿,村长答道:“不知这位小兄弟想问些什么事,老人村子里肯定是有,还记不记得请就不知道了。”

    最后村长领着主人到了一处三件平房并联着的农家院。

    不大的院子其中三面是用土坯垒成的,剩下一面墙与另一家的院子相邻,用红砖简单的垒起来以分隔开。

    三间大房联在一起,屋顶是茅草铺上去的,整间房子看起来很有年代感,只有房门是刷着崭新的朱红色油漆。

    “老神仙!”

    一进门,就听见一声激动的叫喊。

    “福生无量天尊!”

    淅川散人低下了头。

    坐在屋里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坐在屋里看着电视。

    炉子上煮着一锅稀粥,锅里传来咕噜咕噜的声音。

    老妇人热情地把众人迎接进了屋子。

    “胜儿,倒水去。”

    老妇人对着牛胜支使道。

    哦了一声牛胜乖乖的去拿了暖瓶过来。

    “这是我母亲。”牛胜不好意思的介绍道,挺大个汉子,在母亲面前却是像小孩子一般,显得有些羞涩,

    老妇人这样的情况在村子里很常见,很多老人家在老房子里住了一辈子,即使有了新房子也不想住进去。

    待得众人落座。

    老妇人有些好奇的问道:“道长您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我来此。。”

    淅川散人抚着胡子沉吟一番。

    “难道又有了什么脏东西?”老妇人忽的有些慌张的看了看四周。

    众人俱都用莫名的眼神瞥了淅川散人一眼。

    淅川散人感觉脸上有点烧得慌。

    “不是的,我们来此是想问一件事。”

    刘郁呵呵笑着接过话头。

    接着刘郁组织了一下语言,问起了村志上记载的那件事。

    很遗憾,老妇人或许年纪很大了,但八十年前也还没有出生。问起有没有女子被下葬到山庄那处河沟的事,也是没有记忆。

    不过牛胜带刘郁回老房子却是要来找另一个人。

    牛胜的奶奶,今年已经九十往上了,算是村子里年岁最大的人了。

    住在最东边的房间里,等刘郁推门进去,只看到一个瘦到只剩下把骨头的老人安静地坐在床上。

    老人的头发被一条花丝带整整齐齐地束在一起,虽然瘦,但是身架子大,坐在床上也显得人很精神。

    “华儿,你来了。”

    “华儿”

    老人嘴里叫着名字,伸手摸向牛胜的脸。

    “奶奶,我不是华儿,我是胜儿。”

    牛胜无奈的说道。

    “哦,胜儿啊。”

    “喝汤了,喝汤了。”

    牛胜的母亲端着刚才煮好的粥端过来。

    老人的胃口很大,端过来一碗满满当当的面糊糊,放到嘴边,咕嘟咕嘟的喝了几大口又放在了床边的矮桌上,再一看已经只剩半碗了。

    “奶奶啊,我能问你个事吗?”

    刘郁问道。

    “啥?”

    老人捂着耳朵一脸疑惑。

    “我说,奶奶啊!我们能问你点事吗!”

    刘郁凑近了些,手放在嘴上拢成喇叭状大声喊了出来。

    “哦。”

    老人说话慢腾腾地。

    “什么事啊?”

    说着说着,老人又端起刚才放下的瓷碗。

    咕噜咕噜——

    整个碗就见了底。

    抿了抿干瘪的嘴,老人把碗递给牛胜的母亲。

    “再舀一碗。要稀的。”

    “老人家胃口真好啊。。”刘郁默默的说道。

    “你说什么?”老人捂着耳朵疑惑的问道。

    “我说!老人家!您胃口真好啊!”

    刘郁凑近了大声的喊道。

    “哦。”

    老人慢腾腾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