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寻仙记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五章 墨门兄妹(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纵使她得了墨家的袖箭,那也是她和里掌柜的交情,也还是她花了真金买下来的。此三人以为表明身份,借着诸子百家的关系,就能这样轻易全身而退?他们真当她是个十一岁的普通女孩,哄一哄,随随便便就忽悠了过去啊!

    阿娓愤愤不平地想,她买奴是为了什么,为了方便使唤。辛辛苦苦出入奴隶市场折腾半天,竟要她人财两失,更没有这个道理了。

    阿娓心思转得极快,是以那少女话音刚落下,她便有了主意,故而勾唇一笑:“这位姑娘你言重了,我们之间可不存在什么恩义。我买你们,是因为我缺少奴仆,这跟你们的身份无关,故此不能混为一谈!”

    两个男子对视了一眼,都不由自主地警惕了起来。那少女哑着声音,蹙眉道:“既然你拥有袖箭,又认识这里的里掌柜,当和我们墨家有些交情,难不成,你还想为难我们?”

    阿娓听了嗤笑道:“做人还是要讲些道理。我花钱买你们为奴,你们不肯为奴,是我难为你们,还是你们难为我?”言罢摸了摸袖箭,继续道,“儒墨并称天下显学,墨门中人不知凡几。我和里掌柜有交情,又不是和墨门所有人都有交情,如此你们哪来的面子,让我平白损失?”

    那少女一听,不由笑道:“原来如此。姑娘今日所花之资,待我等回去后,定百倍偿还。”

    阿娓听到这里,当即怔了一下,而后似乎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面有古怪之色地上下打量着那个少女,见其面色不似作假,一时都有些哭笑不得:“你觉得我像是缺那几个钱的人?”说罢又意有所指地隔袖摸了摸袖箭。

    那少女眯了眯眼,是了,买得起她墨家机关袖箭的主,又岂是贫穷之辈?他们卖身之资不过下币三百枚,百倍之资、便是千倍之资、万倍之资,人也未必放在眼中吧。所以她要的是他们的人?还是要他们承情?或者要借此要挟墨门一脉救她性命,免她出海?

    那少女行走江湖,自然也不笨,是以她深吸了一口气,哑着声音,沉声问道:“那你要如何,才肯放我们离开?”

    “我缺奴仆,所以你们三兄妹中,必须留下一人来,发誓效忠于我,充当我的仆从随我一道出海。”阿娓盯着那个衣裳破旧的少女,掷地有声地继续说道,“至于其他二人,我可以放其自由。但我既然买下你们,你们就算欠下我一个人情,墨门侠墨向来行侠仗义,讲究有恩必报,故此那离开的二人,也得必须替我办一件事!”

    阿娓此话一出,墨门兄妹一时都有些怔然。严格说来,这话也没什么毛病,要求也都在情理之中,可是,她身为百家之人,如此提条件,是当真不想留一点情面了么?

    反应过来的两少年,忙扯着少女咿咿呀呀地表达着什么。少女听着一边点头,一边摇头,又连比带划地不知说了什么,最终安抚住那两少年,方才回头问道:“我等想知道,姑娘想办何事?”

    既然这小姑娘要留一人出海,那么必然不是救她性命,免她出海这样的难事,如此倒不妨问问是何事,若力所能及,答应下来也无不可。

    当然更多的还是,她在拖延时间,等药效散尽,功力恢复,纵使外面有一万士卒,有她兄妹三人,全力施为,也是可以全身而退的。再不济,还可以挟持这个小姑娘出去,横竖她能跟着王元出入奴隶市场,想来地位和安危都是武城侯要顾及一二的。

    他们的打算,阿娓自然是不清楚的。阿娓修习史家,史家记载的是千古王朝更替,各国重要人物及事件,她通晓的更多是王朝更替、帝王心术、百家学说的精髓,她其实根本就不具有什么江湖经验,面对江湖中人,她到底太过于掉以轻心了。

    当然,她没想到,也是因为她从前根本不需要去想这些事,而今日因为阿娘行刺之事,她也先乱了心。百密一疏,谁能想得到这兄妹三人是如此胆大妄为呢?

    此刻阿娓不知,是以她依然十分镇定地讲着条件:“也不是什么大事,便是离开的二位要替我救一个人。”

    兄妹三人对视了一眼,依然由那能说话的少女出言问道:“何人?”

    “今日行刺徐福之人!”阿娓恐帐篷外的士卒听到,故此放低了声音。

    “徐福遭人刺杀了?”那少女闻讯惊疑不定,而后蹙眉低声问道,“不知那刺客,与姑娘有何渊源?”

    阿娓目光微凝,不悦地道:“你们只要救人便好,知道太多,对你等并没有什么好处!”

    少女不语,只是转头与两位兄长对望了一眼,而后又转回头,继续周旋道:“可是人海茫茫,你总得和我们说清楚此人是男是女,是何年纪,是何样貌吧!”

    阿娓闻言,倒是瞬间提高了警惕。果然,她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墨门中人,多的是行侠仗义之人,可毕竟当世显学,门下人数太多,难保良莠不齐。这兄妹三人,没有一力应承,反倒先问东问西,丝毫不见热心侠义风范,难不成,他们不是侠墨?

    不是侠墨,却认得工墨一脉的机关袖箭。阿娓轻抚着衣袖,突然目光锐利地射向那少女:“你们没说实话,你们兄妹三人不是侠墨,你们如此巧舌机敏,合该是墨辩一脉才对!”

    见阿娓一下子识破了身份,少女难得变了下脸色。阿娓见她变了脸色,当即提高了警惕。与此同时,这兄妹三人也对阿娓提高了警惕,这个出身史家的小姑娘,还真是难缠。

    阿娓心下微微着急,墨辩,墨门中从事谈辩事宜者。话虽如此,可墨辩一直继承着墨门的思想精髓,掌管着墨家的赏罚之事,墨辩出身的辩墨一直都是墨门领袖人物。这样的人言谈厉害,功夫,想必更厉害才对!否则如何服众,居于三脉之首呢?

    阿娓忽然想起,营帐外士卒说,还有些许时辰他们的药效就要散去了。难不成,他们与她周旋,是在拖时间,想要脱身而逃?

    阿娓想起自己为了出手镇住他们,运气割断了他们的锁链,想来是漏了功夫底细。而他们三人同为百家传人,论功夫该不在她之下的。

    她,拦不住他们!

    意识到此,阿娓便觉不妙。可这一刻,阿娓依然还没想过,他们已有擒下她,挟持撤离的主意。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阿娓她会就此阴沟里翻船么?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 () 下载免费阅读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