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戏的一天
字体: 16 + -

电脑和牛粪

    山野小民,这个形容步戏感觉很适合自己,本就是穷乡僻壤走出来的,头十几年的经历更是特立独“独”行,曾经《淘气包马小跳》里面出现过的情节,他大多有过,甚至更过。

    这也算是一种黑历史吧,不过无伤大雅,分享出来也没什么,今天就在这里说道说道。

    先来唠唠电脑,这玩意在步戏上小学的时候多少算个稀罕货,第一次接触电脑是学校上微机课,几年级忘了,可能是三四年级,那时候微机室的电脑还都是方头的,老师问他们对电脑的了解,什么是internet。

    这些东西在现在看来都是很普遍的,然而在那时候,电脑意味着什么?

    类似电视的显视频。

    高级的东西。

    以及……陌生。

    陌生这玩意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它能引出无数的负面情绪,而对于当时只有三四年级,年幼却又想保住“面子”的步戏来说,手足无措、尴尬,种种情绪掠过心头,幸好,因为电脑数量不够,老师安排两个人共用一个电脑。

    当时和步戏坐在一起的那个小学同学(因为关系一般就不提名字了)家庭条件不错,至少是早早就接触过电脑的,他性格属于比较开朗的那类,坐下来后示意让步戏先玩。

    这让步戏十分窘迫,连连摆手,说道:“你先玩,我看着就行。”

    可能是那个年代的小学生的确很纯真,也可能是步戏没看出来,总之相比一些小说、影视中丰富的内心戏,当时一切都很和谐。

    那个同学听到步戏让过使用权,说了句:那我先玩了啊,然后就熟练的双击e图标,可惜那节课没有联网,在发现这一点后,他的兴致明显低落的不少,坐姿都感觉瘫了下来。

    一手撑着腮帮子(真实描写,不用腮帮子还用脸颊吗),一只手移动着下面有轮的鼠标,打开了蜘蛛纸牌。

    啧,现在回忆起来,蜘蛛纸牌这个游戏他可没少玩,和它齐名的还有扫雷,不过到现在步戏也没通关过。

    至于那时候小步戏的自尊、面子,仔细想想不过是自卑而已。

    ……

    那是第一节微机课,老师让大家熟悉了一下操作,等到第二节课,老师就把网打开了,让大家去申请一个qq号。

    虽然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让微机老师想到了这个骚操作,但学生们的确是听话的开始申请了,部分人因为早就有qq号,自然不用重复,而步戏则是懵逼了一会儿后认命的向同学请教起来……

    那是一个9位数的qq,网名、基本资料和第一篇日志都是“小步同志”替步戏弄的,可惜初中的时候号被盗了,发了一些烂七八糟的东西,最后也没能追回来,这也算是步戏的一个遗憾了吧。

    ——————————

    刚说完高级的东西,再来说说有生活气息的吧。

    现在很多的学生都没经历过,但是在当时的内蒙,有一种很特别的习惯,冬天学生点炉子,打热水。

    后者的话,记忆有些模糊了,墩地用?那也不用热水啊,而且是每天都要打,但是总不能是喝茶吧,那时候别说是茶了,在学校基本都是不喝水的。

    哦,仔细想想,那会儿学校里还是砖地,不过就算是洒水,为毛要用热水啊(╯‵□′)╯︵┻━┻

    嗯……

    想了十几分钟还是没想出来,不过步戏倒是回忆起了一些被掩埋的记忆,四年级之前他们学校还没有正式的教学楼,都是平房,出了教室就是室外,水房离的比较远,只能用一个容量十几斤的破茶壶打水。

    说破,是因为那上面坑坑包包的,盖子都盖不严了,庆幸的是它不漏,至于打热水……难道因为水房只有热水?

    想不通啊……

    不过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每次步戏去打热水的时候,都十分费劲,重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水的温度了,本来提东西就费劲,又不能让它洒了——怕烫着,简直坑爹啊。

    而前者,虽然就现在的条件,不能理解学校出于什么心态让一二年级的学生点炉子架火,但在当时这是一件很常见的事。

    北方的冬天本来就冷,三两间连着的平房教室零散分布在学校,又不能安暖气,零下三十来度的温度,只能在每个教室的前半边安个炉子,然后炉筒从后面出去,每天早上开门的同学负责点炉子,煤由学校出。

    虽然步戏不是负责点炉子的,但在这方面,当初他也算是出了个洋相吧。

    虽然煤由学校出,但生过火的人都知道,煤这玩意你一下点不着,得先用一些易燃的东西引火,而在小镇里,牛粪,就属于家里引火的日常用品。

    在一次老师问谁家有牛粪时,步戏举起了手,说自己家养牛,不缺牛粪。

    啧啧啧,也就是那会儿了,放初中,步戏都表示搭理你一下算我输。

    不过天真也好,幼稚也罢,那会儿他还没有自己家种地放牛有什么不对,既然有条件帮到学校,自然会举手。

    到了中午,步老头骑着摩托车来接他回家,步戏说了一嘴这个事,关于这个,就不得不提大人和孩子关注的重点了。

    在小学生时期的步戏看来,这是老师交代的任务,他抢到手的,自然十分重视,而在步老头看来,就是学校让学生家里出点力呗,也就那么回事。

    等到两点多的时候,步老头要送步戏去上学,步戏问牛粪呢?

    步老头都差点把这事给忘了,听孙子提起,才想起来,不过那会儿快到上学的点了,他就随口回到,过两天再带过去。

    要说步戏那时候也有点小性子,他听到后也没多说,自己生起了闷气。

    等到下午班主任问他牛粪的时候,他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最后不知道怎么想的,说了句:“我家也要用。”

    就做人来说,能说出这样的话,活该被别人孤立,不过那时候他就是一小学生,学的是知识、品德,不是为人处世,也不能要求太多(辩解两句)。

    总之班主任当时有些不高兴的说,“那就你家用吧。”然后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班里的另外一个同学。

    可能是参与了主观色彩,但加上那位老师平日里的言行举止,嘲讽的意味大概还是有的。

    关于这件事,现在说起来,步戏都是一句呵呵,“我方面不懂事,不会做人,我承认,但是你一老师能做出这个反应,啧……”

    自那天把步戏臊了个脸通红后,又过了几天,步老头在吃饭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这件事,问步戏你们班里还用牛粪吗。

    步戏直接放下筷子,闷声说:“不用了,人家早就送过去了。”

    然后趴在了炕上不说话了,看着孙子这样,步老头有些茫然,这又是怎么了?

    ……

    其实从一开始,都只是缺少沟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