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拯救地球不
字体: 16 + -

79.真理时代(一)

    平民派的人数是精英派的几百倍,人一多难免人杂语杂,而且三教九流心怀鬼胎的人不在少数。

    有些人为了谋私利,故意炒作,专门整些假大空的理论,煽动人心。

    有些人纯粹为了找乐子,故意胡扯瞎扯,毫无逻辑。

    等等

    严谨细致的精英派对此反应最为激烈,强烈谴责并且言辞犀利。

    当然,有些合情合理的看法意见获得了精英派的认同和平民派的推崇。

    于是这场论战逐渐演化为平民派负责出想法,精英派负责批判。两方隐约达成共识――如果平民派能拿出完美的理论和可行性的方案并且在实践中得到印证,那么平民派胜利,反之如果拿不出,则精英派胜利。

    接下来并非风平浪静,论战反而更加激烈。

    这场持续了一个月的疯狂论战,受到终止者数次强制调停,调停之所以能够成,是因为调停原因改为:太多人一连几天不睡觉,严重影响生命健康。

    这是基于保证人民生命健康的的考虑,所以终止权限再次发挥作用。

    整个社会早已彻底停滞下来,过半的人休假在家,众多企业陷入假死状态。

    就好像在蜕变的蝴蝶,看似没生气,其实是在质变。

    局势走向总是难以琢磨,在论战后期,精英派居然开始帮忙完善平民派的理论,似乎他们也希望平民派能赢……

    不用置疑,彻底改革的前景非常诱人。儒族是个很好的例子,非常值得借鉴。

    疯狂论战是一场思想大潮,前所未有的大潮,这是互联网出现以来人类思想的第一次大喷发。

    精英派的最大作用是批判,摒除有害思想。也正是精英派的这种批判精神,为这次思想喷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而这场思想喷发的主角却是平民派,毕竟平民派人数太多了。

    各种思潮汹涌澎湃。

    比如有人提出:不要盲信真理,我们所谓的必然性是建立在普遍真理的大厦上的,验证与推理的作用也来源于此,但是倘若普遍真理不再适用,大厦就会坍塌,变成经验主义。大多数规律都是从经验中总结,有些没有形成系统,是无根的,有些相互联系也就是所谓的科学。我们的目光太过狭隘,即使是现在,也有太多看不到的东西,如同其它物种,在为数不多的选择中选择有可能生存的道路,我们并没有太多优势……

    还有一些狂热的平民派:我们始终相信,总有一天,有个傻叉发现了自诩天才没有发现的,创造了自诩大师无法企及的。

    一个科学理论或者发现,不应只是一个艰苦卓绝带有奉献精神的科学工作者的心血,也应是一个普通人闲暇时刻打发时间的产物。

    因为真理属于所有人!

    还有人从实际角度思考:

    对于知识难以理解,有两个原因,一概念不清,二逻辑混乱。大部分研究常用专用的名词而且配以复杂难懂的定义,并且定义之间的逻辑关系十分繁杂。如果能够简化逻辑和明确概念,那么科学知识会更容易掌握。

    其实利己主义拖慢了人类的进程,很多探索都是没有效率的,伟大的发现是注定属于少数人,还是终究会到来?比如牛顿,如果他没有发现牛顿定律,那么会不会有其他人发现?这很难说,所以我们很难评判他的价值,只能说他是一个幸运的人――获得了世人的仰慕。同时他也失败了――构筑了一个看似完美的体系,但其实它并不完全符合事实。想想看,一个错误理论却在当时被世人崇拜,这无疑是场灾难。

    相比之下霍金显得格外的纯粹,因为他不在乎世人如何评判他,最终他亲自否定了自己的猜想,看似没有太多伟大成就。但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让人敬佩。

    试问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精神哪个更重要?这并不难想,因为科学精神代表着科学的未来。

    这个时代不会有太多科学伟人,因为所有人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还有人重新定义了真理的价值:

    如果有什么东西能够衡量真理的话,那一定是金钱。

    因为这符合交易规律,发现真理,用于社会,产生价值,难道不该有回报吗?

    ……

    ……

    这些新观点新思想很好,但理论只是理论,能用于实践才有价值。将精英教育转型成公共教育的过程注定非常艰难。精英教育是把部分智商情商不低的一挫人培养成才。公共教育是为所有人提供成才通道,无论智商多少情商多少。

    所以实践的一开始就是一个艰难的关卡――如何建构新的教育体系。

    就在这时,儒族的强大才真正体现出来。有心人从牙签和曼央的对话中找到启发――词语通用度。这个概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词语通用度,一个词语在一个文明的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次数。次数越多词语通用度越高。无论什么语言,词语通用度最高的当属介词。语法中,介词起辅助作用,介词的表达的其实是抽象的逻辑。简化逻辑从最基本的介词入手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而且,通用度越高的词语意味着使用的人越多,越多的人理解。由此,是否可以求取一个“词语的最大公约数”即所有人都认识的词的集合。在这个集合内重新创建科学体系,这个体系可以最大程度的被人掌握,也就是说只要识字,就能轻易理解其中的意思。

    于是人们沸腾了,这是种颠覆性的想法,不去教育人,而是去教育整个“科学体系”,让知识学习人。

    几天内,教育体系逐渐成型。

    一、科学分红制

    任何人的科研成果都由专门的评定机构进行评定。(评定机构的初始组织多数为精英派成员)之后用于社会发展,根据成果对社会的影响对科研人进行分红。(详细分红方案见诺贝尔算法)

    二、真理之书计划

    将所有科学知识汇编成真理之书,并对所有人类开放。重新编译已有的科学成果,确保多数人能轻松掌握科学知识。

    当然这只是最粗浅模型,具体细节应据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