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宗师之路
字体: 16 + -

九十七章 庆春节

    sun oct 23 10:00:00 cst 2016

    过年的时候李子信和致姐早已经回到了家里,跟家人一起过年,今年不同往年,尤其是下半年李子信开始写小说以后,两家的变化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再想想去年过年的时候还在廉租房中度过,两位母亲都感慨万分。

    但是对于子清和子义两人来说,他们只有欢乐和笑语,要知道家庭状况的改变,其实在他们两个人身上体现的最凸出。二人本来就是孩子,对同学之间的对比非常在乎,这半年里他们的穿着服饰、吃穿用度都已经跟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让他们在同学之间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子清本来就是个清净的性格也还罢了,子义飞扬跳脱的性格对这方面最在意,原本他虽然活泼好动,但是也只有有限的几个朋友,现在却是“相交满天下”了,因为他的慷慨大方让同学们诧异。更何况他现在一直在努力的训练唱歌跳舞,在给班里同学表演的时候赢来了阵阵欢呼,这让子义的虚荣心非常满足,也更加坚定了他好好练习歌舞的意志。

    李子信以前赚多少钱,有什么大事发生都会跟母亲打个招呼,但是这次跟朱氏传媒的合作,他和致姐两个人商量着却没有跟家里人说,倒不是非要瞒着家里人,关键在其中有李子信欠朱氏传媒3800万的事情,要是让两位妈妈知道他已经背负了这么多的债务,恐怕会直接吓晕过去。

    家里已经不缺钱了,所以买了非常多的东西,尤其是鸡鸭鱼肉,但是两位妈妈做出来后才发现家里人已经对这些不是那么感兴趣了。半年来生活一直在改善,尤其是子清和子义更是与时俱进的接受了同学那里的生活方式,大鱼大肉已经不是那么受欢迎了。

    对于家人的生活方式李子信没有多发表意见,他觉得什么生活都是有适应期的,家境毕竟才好转了半年,家人都还需要适应这种生活,并在生活中转变自己的观念。生活方式并不是谁谁一指挥就会形成的,他是根据你的物质条件和外在的影响加上自己的理解而形成的一种自己觉得舒适的生活形态。在这方面指导这个指导那个,李子信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拜年是国人在春节最重要的礼节和活动,所以李子信和致姐初一帮妈妈们给以前的邻居、同事拜年,初二给以前的老师、同学拜年,一直到了初三他们才有时间,赶快去给永叔拜年,那毕竟是子信现在的老师。

    “师娘过年好!”看见开门的李蓉,李子信和叶雨致恭敬的打着招呼。

    李蓉看见他们立刻眉开眼笑,“子信、雨致快进来,都等你们呢。”

    她拉着叶雨致的手,不停的笑着说:“哎呦,看我们雨致,多俊的丫头啊!子信你可是逮着了,要好好对人家姑娘啊!”

    “哎,知道了,师娘。”李子信笑着答应,这都成了程序了,自从师娘见到致姐以后,对致姐就比自己还上心,师娘对温柔贤淑的致姐不是一般的满意,私底下一直嘱咐自己要珍惜。

    进屋一看,果然是有不少人,永叔、熊沐、薛重、师姐叶君怡都在,已经喝上了。

    “子信快来,正等你呢。”

    一阵忙碌的拜年声之后,李子信坐在了熊哥的旁边,“熊哥,怎么都今天来永叔这里啊?”

    “嗨!昨天给永哥打电话,永哥说你今天来,干脆我和老薛就一起来凑热闹了。”

    叶君怡跟致姐也认识,两人正跟师母说悄悄话。

    “不管怎么说,子信也来的晚了,罚酒、罚酒。”薛重在旁边起哄。

    李子信百般讨饶,在喝了一杯以后才算完事。

    “正好子信来了,你给我们评评理,我们的观点谁的正确。”顾永吹胡子瞪眼的看着薛重,“胡闹台,薛重的话一点道理都没有。”

    李子信看着偷笑的薛重,赶忙安慰永叔,“永叔,我都不知道你们刚才讨论了些什么,怎么给你们评理啊。”

    熊沐在桌子底下碰了他一下,悄悄的说:“老薛在逗永哥呢,你别当真。”

    李子信回了他一个了解的眼神。

    “这几天报纸上报道的关于西学的问题,很多人都在讨论,刚才我们喝酒的时候也在说这事。”

    听到这里,李子信有些明白了,这几天老朱家的新闻热度已经下去了,除了自己的小说依然很热,另一个话题就是关于西学的问题闹的沸沸扬扬。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怎样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毕竟现在西方日益发展强大,尤其美国已经能跟中国并列为超级大国了,国内不可能接收不到西方的思想。本来朱家推翻清朝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收到了西方的思想影响,但是毕竟中华上国的想法也一直存在于国内,所以即使推翻了清朝,国内经过了一些列的改革,但是对于西方的思想到底应该怎样对待,一直存有非常大的争论。到底是接受还是拒绝是一个问题。

    “西学问题一直是国内最尖锐的问题,即使已经过了这么些年依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结论,国家也是如此。不管怎么说西方现在的发展已经不可小觑,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但是也不能全盘接受西化,毕竟我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还不是西方那些才进入文明社会几百年的国家可以比拟的,所以我认为对西学应该持批判接受观点。”

    听到这里李子信点了点头,他也同意这个观点,其实这也是老生常谈了,对于所有的新东西我们都应该持有批判吸收的新观点,这些观点在中国古代已经有不少哲人阐述,但是人们传诵他们的文章,但是对其中的理念却很少去做,不能做到普及。相对论、方**等大文章中,也都有类似的概念,却也同样没有被普遍应用和普及。“每件事物都有另外的一面”,也是人人皆知的谚语,却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应用?这种思维本应该是一个通俗且普及的思维观念,但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始终是偏激且畸形的,尤其是说可以,但是做嘛,那就不是一回事了。

    顾永说到这里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惹人发嚎,”薛重反驳我的观点,他说国人一直是敏于思而拙于行,想问题的人非常多,而且也能想的非常透彻,但是真正这样去做的人却有非常少。”

    李子信在心里赞叹,薛重虽然是在逗永叔,但他毕竟也是非常有学问的人,说的话一点不错,说来中国人好像一直对思想非常注意,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但对怎么样去执行这样的思想却模棱两可,好像只要提出一种人们认同的思想就已经完事了,至于怎么能更好的把它利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关心的人并不过。

    顾永看着李子信一脸赞同的模样,虎着脸,“子信,你什么意思!非常认同薛重的观点吗?”

    李子信一副被惊倒的样子,连忙给老师拍马屁,”啊!怎么可能,凡是老师的话都是正确的!凡是跟老师持不同观点的,象薛哥这种都是不对的!”

    “哈哈哈哈……”

    大家哄然而笑,尤其是熊沐笑的最夸张,差点栽倒,他拍着大腿说:“哎呀!笑死我了,真是开了眼界了,原来子信也有这么狗腿的时候,哈哈……”

    原本还故作一副生气样的顾永也“噗嗤”一声破功了。李子信朝熊沐挑了挑眉,得意的样子溢于言表,把大家逗得更乐了。

    “子信你这段时间挺忙啊!好几天没有见你了。”叶君怡边说边揉了揉自己笑的发痛的肚子。

    “恩,前几天有点事情,跟致姐去外地了。这两天又被妈妈指挥的团团转,这不刚忙完了,赶快给老师来拜年来了。”

    顾永摸了摸下巴上不存在的胡子,一副老怀大慰的模样。

    熊沐拿起杯子跟李子信碰了一下,“你们家老二和我家靖云已经在你那个所谓的练习生班学了一段时间了,你看效果怎么样?”

    “靖云回去有什么不一样的表现吗?”

    熊沐一拍大腿,挑着大拇指一脸赞叹的样子,“还是子信你厉害,我以前一直以为那个熊小子对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没有想到去了那个练习生班居然会这么努力,每次回家都给自己加练,有时候满头大汗的模样,看的我都心疼,我还真没有发现他有这么努力的时候。”

    听到熊沐说孩子的事,大家都不闹着玩了。

    李子信点了点头,“熊哥你不知道,其实我发起的这种练习生制度是非常残酷的,首先要在非常多的优秀少年中考核,只有通过的人才能进入练习生,然后在其中还要不定时的考核,对两次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淘汰,就说靖云他们一开始是男女各十五人总共三十人,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已经就剩下24人了。两个月就淘汰了6人,这个淘汰率非常惊人,要知道他们都是优中选优的人啊!本来就都是年轻人中的尖子,看到这么多的精英被淘汰,不努力怎么能行。”

    李子信虽然是粗略的一说,但在座的大家都听明白了,这种制度其实就是一种“末位淘汰制”,只要你跟不上进度就立马淘汰。

    “这会不会太残酷了,尤其他们都是十三四的小孩子。”顾永忍不住的说道。

    李子信耸了耸肩,“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其实就是利用大量的训练为他们夯实基础,毕竟现在娱乐圈的发展日新月异,对艺人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并不是你唱的好就一定能红的,全方位的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熊沐倒是乐呵呵的自饮自酌,对于这种高强度训练没有一点疑义,关键是他发现在这种压力之下,儿子争强好胜的心完全被激发了出来,他的努力自己都看得见,所以他是乐见其成,小孩子受点苦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