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院
字体: 16 + -

六六、小店主们的股票、网店和实店铺面租金

    fri sep 04 01:14:26 cst 2015

    “一入股市深似海。”左隔壁的缝纫店老板虽是残疾人,但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我和他闲来总会纵论些国家大事。最近发现他开始炒股了,只要一见面便讲什么死叉、光头阳线,光头阴线这些他天天研究接触的术语。

    听说券商佣金有所下调,看看点位不高。我也重新开了户,炒了几个月后,发现中国股市还是消息满天飞,对散户的掠杀依然。我便退了出来,没挣什么钱也没有亏钱,道是浪费了不少时间。退出的时候我来到隔壁的缝纫店,劝道:

    “陈哥,你炒股可得注意,要知道,有一个说法,‘中国股市是专门消灭中产阶级的。’”

    我想他大约是在股市中亏了不少钱,最近已经很少在我面前谈什么“死叉”了。

    “我可是经历了5.30这些风雨的,在中国股市,散户的利益是很难得到保障的,实力资金和一些特殊的利益群体才是这个市场的主宰。”

    “我再试试,我再试试。”他回答我道。这话其实是不少有过炒股经历股民的口头禅。大多数残疾人都是有一股倔脾气的,我的话点到为止,不再劝下去。

    2010年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一股潮流,所有非服务业以商品买卖为经营模式的实体店,生意都受到了很大影响。照理铺面租金应当因经营的困难而降价,或说至少不应涨价,但这年我们这条街的铺面租金却在一个劲儿的猛涨。不止我们这条街,整个成都甚至听说整个中国的大多数地方都差不多在涨,有些事情老百姓是分析不清楚原因的,只有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才能解释。

    我的“顽火篮球”已经开了快两年,马上面临重新续约的问题,我开始担心老板漫天要价。

    2011年初,我的担心成为了现实,在两年前约定的期满提前半个月续约的时间节点,老板找到了我,这是一位年龄和我差不多的女士。

    “价格肯定要涨。”

    “涨可以,但希望不要涨得太多。”

    “每月1200吧。”

    听到这话叫我不寒而栗。我的话中带着怒气了:

    “你这差不多涨了一倍了。”

    “没办法,到处都在涨,我也在其它地方租别人的铺面自己做生意,房老板从5000涨到了10000。”

    “你租别人的铺面是否涨了那么多,具体我也不知道。不管怎样,这个数字我是不接受的。你也知道,现在实体店都受网店冲击,你的这个店铺我在此经营状况也并不太好,只是我也开有网店,我现在就只是把他当作一个仓库。”

    “那你说多少?”

    “800吧,这数字也吉利。而且你看,你的铺面原来好小,我花了不少钱把铺面扩大了,还为此给城管送了2000元黑钱。就算我离开,这等于给你增加了今后出租的资本。还有,你这铺面周围商业业态都已经成型了,不会再有什么新的建筑和商业中心提升店铺的价值。”

    “800少了,还得增加。”

    “庞小姐,你看大家也都是同龄人,不要收得太高,我租你的铺面每次都提前很多天把整季度的房租打给了你,从不拖欠。我租了快两年,就最初大家见一面,现在见第二面,这样你也很轻松。”

    “这些因素我也考虑了,但800的确是少了。”

    反反复复地交锋,最后大家把月租谈到了900。我已经考虑将此铺面转租,在这个想法基础上进一步谈了一份长约。最后的协议达成了:

    ‘新合同每月租金900,季付,合同期五年,每年在这个基础月租金上涨50元。有转让权。’

    左隔壁的陈哥已经买下来他的铺面,没有房租涨价的问题。而我右隔壁修理自行车的店铺,却也正面临重新和他的房老板续约问题。我的合同落实后,过了两天,自行车修理店的房租合同也落实了。我来到修理店,问:

    “姜师傅,你的合同怎样签的,老板涨得凶不?”

    实诚的姜师正在敲打着一辆自行车。他把锤子狠狠地砸在地上:

    “怎么不凶,原来450一个月,现在700了。”

    “比我店铺比例还涨得高。那你合同签得长吗?”

    “房老板还是只愿意一年一签。”

    “那可有风险了,明年他不要又满天要价。”

    “希望不会吧,真不知道这老板今年是怎么了,我在这个铺面做了差不多十年了,以前都没太涨。今年不知道怎么听说到处的铺面租金都在涨。”

    “可能中国人都忘记了中庸之道吧,现在全国人都沉浸到钱眼中去了。涨价涨得毫不留情。”

    左隔壁的陈哥最近已经很少和我谈股市了。看着我的店每天都会有快递公司来收发往全国各地的快件,他开始动了开网店的心思,于是时不时问我开网店的事宜。我忍不住问起了他的股票:

    “陈哥,你的股票炒得怎样了?”

    “亏了,套起了。我现在每天也不看他了。”

    “‘炒股的炒成股东。’你这样也好,至少证券公司和国家都从你手上挣不了交易手续费和印花税了。”

    “也是这个道理。散户的确就是他们的鱼肉。今后开网店的事,你要多教教我。”

    “这个没有问题,不过网店也不是很好做。你看我开了快一年了,也很难有突破。这上面价格太透明了,淘保网要把销量做起来,必须价格很低,现在很多厂家也自己做网店,所以好多做网店的人都跑到广.东这些制造业基地做去了,我们不是直接厂家也很难有所突破。而且在淘保,搜索排名要靠前,你的销量就得上去,但如果你不参加他们的“直通车”或“聚划算”这些活动,是很难做到靠前的,如果不靠前,你的商品又很难有好的销量。”

    “参加这些活动贵吗?”

    “你今后开了就知道了,以‘淘保直通车’为例,点击一次就会收费。而且要靠前,你就得和别的参加者竞价,最后点击费用水涨船高,你如果运作得不好,最后会发现你的销量可能增加了,营业额也增加了,但收入却没有增加,网店业主们拼得你死我活,最后受益的却是淘保网和他们的芝麻开门集团。”

    “先把我的网店建好再说吧。反正我也有闲时间。”

    “也是这个道理,我们这些小市民,如果没钱投入更大的事情,不做网店也不太好开其它实体店,因为网店又已经冲击了实体店。你和姜师傅的实体店还好些,你们这相当于服务行业,如果是做我这种零售类的实体店,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我现在的实体店基本挣不了什么钱。这其实是一个社会问题,现在淘保独大,而很多人却生存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在网络购物已经慢慢成为主流的情况下,国家居然还不对网络购物征税,这很奇怪。”

    “你自己是做网店的,难道你还想征税。”

    “我只是谈点社会问题,政府都不收关我们什么事呢,我的实店开了两年多了,没交过一分钱,这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实店和网店我都想交。收不收是他们的事。”

    “是这个道理,我们只是求生存,想那么多做什么。”

    “我这实店也越来越也没做头了,准备再做几个月就转让出去,本来是想当一个仓库用,没想到老板今年又把房租涨得很厉害。再做下去没多大意义,不过还好,我签的新合同比较方便转让,不会亏装修铺面的钱。”

    “那你准备做什么,换一个更大更好的铺面吗?”

    “我也没多少资金了,再说我的店好多都不是正品。这个店比较偏也比较小,开在这儿没人管,开在大街的旺铺位置,肯定就会有工商要管了。所以一时先搬回家去,只做网店吧,做段时间再说。”

    “那你的商品发网上,不是正品,有人投诉吗?”

    “偶尔有,但目前看不是太多,所以先努力再开下网店看看,如果没人投诉,淘保网自己是不会清查这些的,淘保网和芝麻开门集团是这个世界上假货销售的最大受益者。他们不会主动清查。”

    陈哥的网店慢慢开了起来。于是今后,我和他时常会就网络购物的问题展开交流。作为同样的网店小业主。我们有我们对网络购物的不同主张,这些主张也许不同于消费者。也许和芝麻集团的董事长牛云先生经常挂在口中的:‘淘保网和芝麻集团就是为扶持中小投资者服务的。’有很大不同。甚至也和政府一些代言人对网络购物的看法区别亦大。但是《宪法》告诉我们,中国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所以至少在茶余饭后龙门阵中,我们享受着宪法给予我们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