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院
字体: 16 + -

六一、有懑留为剧饮资,再见,唐安

    tue sep 01 00:06:42 cst 2015

    我还需回到唐安市玉盆地房产公司交接工作,正巧这天总经理严总去了成.都开会,要第二天才能回来,有些工作没办法交接,我便多在唐安呆了一天。

    晚上,我和宋君相约来到一家火锅店。在玉盆地,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临别之时,两个人都需要畅叙一番。

    “来吧,干一杯,‘青梅煮酒论英雄。’宋君哥。”

    “我俩可不是英雄,我俩就最底层的老百姓。你很想喝吗,你这是‘有懑留为剧饮资’吧。”

    共同的历史文化爱好,让我俩的开场白有了些酸文人的气质。挨着冬日沸腾的火锅。我俩开始了别叙:

    “那又怎样,英雄百姓都得喝酒。‘懑’道也没有什么,不过毕竟在这儿呆了这么长时间,又结识了你,更何况负责了一个你和我都喜欢的大明寺项目。当然,我更喜欢他化成院这个名字。”

    “看来你已经有了化成院情结。你觉得大明寺今后陶董会如何运作他。”

    “站在他的角度考虑,我看他也没必要保留现在大明寺那些工作人员,餐饮也太麻烦,他招聘两个有责任心的大爷就行了,平时有游客来只是卖点茶,能保住自己的工资就行。反正开发旅游景点也不是他的目的。”

    “这道也是,现在大明寺除了有些清代的建筑,也没有多少值得看的东西了。双楠算是国宝,但得让别人有兴趣知道他的前世今生,人们才能理解,没有历史文化爱好的大多数游客并不会太留意。”

    “宋哥,你以前讲过传说大明寺藏有陆游真迹,我听周围的老百姓讲,这是真的。”

    “这个传说很久了,但过了这么多年,就算真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损坏了。”

    “你说,要是突然有一天,他重见天日,会不会对大明寺的历史文化地位有一个质的飞跃。”

    “像陆游这个级别的伟大诗人和书法家,如果有他的真迹出现,至少是国内考古界的一件大事。如果那七首诗中还有家喻户晓的名句。那就更是国宝中的国宝了。”

    “比如,如果有《剑门道中遇微雨》这种进入了教材的诗。”

    “是的,这首诗写得很美。不过,如果有《示儿》这首诗在其中,那就更是惊世骇俗了。”

    “当然,这是陆游最家喻户晓的诗。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

    “啊,我俩都得罚酒一杯。”宋君突然惊叹。

    “为什么?”

    “《示儿》是他临终前写的,他在我们唐安呆的时候才50多岁,就算他这七首诗的真迹发现了,也不可能有这首诗。”

    我俩不觉大笑而饮。

    “小曾,你在玉盆地呆了也有些日子了,对陶董怎么看。”

    “他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老板,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很尊重他,他对待自己的事业细致而且有极强的责任心。虽然在大明寺项目上我对他的处理方式有看法,但想想我要是他,可能也差不多。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需要看待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没办法指责他。何况他是做实体的人,是真正的‘临机应变’之士。”

    我引用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四个字,宋君立刻引用了对应的另外几个字。

    “这么说,我俩是在这儿‘坐议立谈’了。”

    “也算是吧,就当‘煮酒论英雄’吧。”

    “如果从保护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看,大明寺从到玉盆地的第一天就是一个错误。企业都有企业的目的,何况一个并非做旅游文化的企业。你说是吗,小曾。但这并不能算他的错,政府既然把项目交给了他,肯定也有政府的无奈。”

    “是啊,宋哥,我俩也很不专业,但至少我俩的心是好的,比其它有些人要好得多。我走了,但你还在玉盆地,希望你能照顾好大明寺,你在陶董面前多提建议,大明寺清代的建筑都是木制的,至少不要让他不小心发生火灾,至少让那两棵楠树能一直活着,只要这两样能保证,说不定大明寺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陶董的脾气不好。我在他下面做事很有压力,何况我们从小是朋友,我不想这种压力一直持续,所以可能我在玉盆地也呆不了多久。不过我想,这两点他也会注意的,因为失去了这两点,他也就失去了运作大明寺的根基,到时候他在唐安政商界和文化界也就成了罪人。他现在已经主动或被动的在大明寺项目上投入了不少钱,他也不希望做得不偿失的事情。”

    “陶董的脾气的确不太好,我也时常让他训斥,不过我觉得比其它很多同事算是好多了。”

    “兴涛,你知道原因吗。”

    “什么原因。”

    “我想在你身上他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我和他是同学,我给你说过,我们小的时候一起看三国水浒,他也有历史的爱好,后来做白酒,白酒是讲文化的,也少不了增加文学上的爱好。而且你和他都爱运动,只是你们的爱好一个是蓝球一个是足球。你也有个性,作为项目负责人,需要有一定的个性。因为这些,当然还有工作能力等其它方面,所以他对你的态度要好一些。”

    “看来还得感谢他的知遇之恩了。”

    “那你知道为什么你辞职他不留你吗?”

    “听说他没有留辞职员工的习惯,况且我现在在大明寺项目也的确是多余。”

    “这个不然,你可以到集团其它部门工作,甚至可以到我这儿的《玉盆地杂志》。前两天我到他办公窒,他正好在看你的辞职申请。他亲口对我说:‘曾兴涛家在成都,早晚得离开公司。’”

    “就这个原因?”

    “不,接下来他的话才是最重要的,他接着说:‘曾兴涛有工作能力,有时候我觉得他挺像以前的我,但他本质保持得太重,太桀傲,太不懂得变通,但中国是人情社会,如果20岁前可以这样,但他现在已经三十多岁了,还是这样,留在公司要想给他更重要的工作,估计他也做不好。就让他辞职吧。’”

    “看来他还是挺识人的。”我叹道。

    “接着他也顺便指教了一下我,他说:‘宋君我俩是从小到大的同学,兄弟,你和曾兴涛差不多,有能力但也不懂顺应这个社会,所以虽然读书时你成绩比我好,但你却在以前的单位一直也没捞上一官半职。而我却能把事业做得这么大。’”

    “他这么说你,你不生气。”

    “没必要生气,他说得也很在理,我们是朋友,说话很放得开是好事。我们小时候是很好的朋友,给你讲个故事。”

    宋君独自豪饮了一杯,娓娓道来:

    “记得小学四年级左右,语文课时,老师给我们讲了《示儿》这首诗。下课后,我俩都热血沸腾,他对我说:宋君,长大了,我们一起当兵去,保家卫国。我答应了他,我们俩还商量,在战场上,决不投降,要是有一个人受伤了,另一个人一定要保护他,在战场上共进退。你说,我们是不是很好的朋友。”

    这个故事,我似曾相识,对了,在我的儿时,也和小伙伴有过类似的对话。我俩感叹了一番友情和古代诗词对后世的影响。然后我说:

    “陶董的话有道理,但我想他能把事业做得这么大,不仅仅是他说的这些,他有他自己的特质。”

    我俩对饮了一杯,转换了话题。

    “小曾你上次说想写一部名叫《化成院》的小说,动笔了吗?”

    “没,可能写作的冲动和动力还不够,但我想、在合适的时候我会写。现在,觉得自己阅历也不算太多,我写的是现实题材,没太多阅历不知写些什么。”

    “我道觉得你的阅历已经够了,你赌博输了很多钱,离过婚,炒过股,这些都伤你伤得很厉害,开过公司开过小店,你肯定有自己的感悟,你做过房地产行业,如今又参加了这5.12灾后重建的项目,而且这项目还这么特殊,无意间你作为一个小老百姓经历了这些中国的社会热点,你可以把他记录下来。来展示最底层百姓这些年面对这些热点的生活。我想他是有价值的。”

    “你这么说,我想时机成熟我更会写了。等我感到不吐不快的时候。”

    此时我已经喝得有些过量了,接着气宇轩昂地借着酒劲玩笑道:

    “现在发表一部小说比较难,我回成都后努力挣钱,挣了钱花钱去发表。当然,最好多挣一些钱,拍一部能公影的电影,以化成院有关的,这样也完成你和我的梦想,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明寺,都知道陆游和大明寺的关系,都明白双楠的价值。”

    火锅店外很冷。而火锅店里,我却有些狂热。我一度借着酒劲想把《陆游赠化成院七诗》的秘密告诉宋君,但最终想到了对李大爷的诺言,小时候,爷爷骗我身体里流淌着屈原和项羽的血液,虽然我最终明白了那只是一个善意的欺骗,但遵守诺言却成了我生命中一直坚守的人格,不管是屈原还是项羽,他们都是用生命维护诺言的典范,何况我还无需用生命去维护呢?!

    此后多年,每当我时不时有冲动想告诉亲戚朋友这个秘密时,这守诺的人格便会跳入脑海,李大爷说过,我只能在《化成院》的小说中才能告诉人们这个秘密,如果我没有写,就让这个秘密,全天下一直只有我知吧。

    和宋君告别后,回到集体宿舍,躺在床上,回味着陶董评介我和宋君的话,我暗自把陶董、宋君、李天朝以及我作了一番比较。这四个人在小时候都有着历史上的偏好,但陶董改掉了一些自小以来的本真,正若在员工面前可以为所欲为的他在唐安市市委书记面前让我想到肥僧一样,所以他把自己的事业做大了。宋君和我呢一直残留着一些自小的本真,所以都没有做出什么事业。而那位天才少年李天朝,却因一直生活在自小的本真之中,他的桀傲和不屈最终却让他连命都丢了,也许当时他顺从地跪在地上,就会幸免一死,但他却选择了不屈和对抗......想到最后,感觉自己是在为自个儿人生的不济寻找借口,别人可没有离婚、赌博和炒股,而是在一心一意地做自己的事业。一阵苦笑,便拿起一本小说看了起来,不再想这事。

    那一夜,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我和李天朝居然在***篮球,在怀源中学的篮球场上,而我们的背心上却印着玉盆地集团的名称。陶董和宋君在一旁的人群中摇旗呐喊......

    办完辞职手续,陶丽却找到了我,带着我去集团酒业的销售门店,送了我一件“一品山河”酒,说这是陶董的意思。这让我多少有些感激,于是在离开唐安之前,给陶董发了一条手机短信,表示了我的谢意,并希望他的事业越做越大。他没有回我的短信,也许他没有看到,也许他不屑于回复我,谁知道呢......

    车上了高速路,车上装着我的必备生活用品,同时也有一个箱子,箱子里有我在唐安市特别是大明寺项目上能收集到的所有资料。

    唐安市在我的车后越来越远,而这些资料和脑海中的记忆却永久的驻于我的心中.....

    回到家,我把这些资料整齐的藏入一个抽屉中。我只在这个单位上了几个月班,而过去我在其它单位上了更长时间的班,却从没有收藏单位资料的兴趣。但这次不一样了,因为,他让我接触了大明寺。也许有一天我会写那部叫《化成院》的小说,谁说得清呢,总之,那所有的资料,我都细细地收捡停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