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有求必应屋
字体: 16 + -

【033】 GG!!!

    后院里,埋着父母为自己储存下的两坛珍贵蛇酒。

    说“珍贵”二字,一点也不夸张。

    蛇酒是有一定的药用效果的,虽说没发现和年份多少有什么关系,但天朝人的习性,你们懂的。

    年份越久,就认为越是珍贵,这是普遍人们的想法。

    蛇酒,尤其是毒蛇酒,本身就不便宜了,如果储藏二十多年,那绝对是蛇酒中的战斗机。

    不管你药效和储存一年的蛇酒有什么区别,但大家买的就是认准这个年份。

    当然,沈行书没打算把这两坛蛇酒给卖了,这是爸妈留给他最后的东西,说什么也不能卖的,别说他之前穷得要命,现在好歹有点闲钱了,又怎么可能会出手卖掉?!

    “后门直走十五步。”沈行书谨记沈爸爸的话,拿着锄头一步一步地走着。

    忽然之间,他想起了小的时候。

    还记得,小学语文学到了《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学完之后,沈行书内心澎湃不已,难以自持。

    于是,在回家之后,他依样画葫芦,把自己的玩具加私房钱五块,通通塞到了一个纸皮箱子里,在门口挖了一个坑,把自己的宝贝埋了进去。

    结果第二天放学回家,沈行书惊讶地发现,门口的房子和房子之间的过道,竟然被铺上了水泥。

    原来屋子地势较低,这里每次下雨,总会倾下一些泥沙,积水泥泞又不好走,沈家爸妈看不顺眼已经很久了,这会儿恰好打定主意了铺水泥地,方便出入。

    但是这一来,沈行书就成了唯一的受害者。

    “哇,我的宝物!”

    他趁着水泥没还干,就拿种田用的锄头,把水泥地挖开,把自己的纸箱子拿了出来。

    后果,你们懂的——被打得跳舞,屁股开花,晚上是趴着睡觉的。

    回想起小时候的往事,沈行书摇了摇头,忍俊不禁。

    小时候尽管经常犯错闹笑话,但时过境迁之后一想,真是单蠢的童年,没有了被打的这段记忆,人生还真失去了不少乐趣。

    埋东西居然用纸箱子!

    这是沈行书现在想起,认为自己真是单蠢的一个重要标志。

    纸箱子啊喂,那里还是低洼积水的地势,幸好被铺了水泥地,被迫要挖开,东西还完好,不然日后挖开,还有渣渣剩得下来吗?!

    这会儿,沈行书已经来到了自己的第十五步,抡起锄头开挖。

    沈家爸妈埋得挺深的,挖了好一会儿,沈行书才挖出了两坛蛇酒,还因为用力不当,差点砸碎,幸好天佑他也。

    沈行书叫来马特,帮他把蛇酒搬进屋子里。

    马特臂力过人,连那么大的棺材都能轻而易举地托举起来,小小的蛇酒坛子,对他来说易如反掌。

    根本不用沈行书出马,他一手一坛,噔噔噔就搞定了。

    沈行书把两坛蛇酒擦干净后,放在了一楼,摆在最显眼的避光的位置上。

    原本,他是不打算挖出来的,当时,他还以为爸妈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新陪着自己。

    所以,他打算真的等到自己的大喜日子,再把蛇酒拿出来。

    然而,两人走了,之前沈爸爸口中念念不忘这两坛蛇酒,总说想看一看,喝不了也想闻一闻,怂恿他去挖出来,而他都没有行动,还一心想着要坚持之前爸妈的决定,一个劲地认为自己能娶老婆,结果却酿成了一个遗憾。

    千金难买早知道,但现在还是那句话——要早知道,沈行书肯定会二话不说就把蛇酒挖出来,让爸爸过过瘾。

    沈行书摩挲着手下光滑又冰凉的玻璃坛子,不管过了多少年,现在一看,里面的毒蛇依旧栩栩如生,仿佛刚放进去的一样。

    记得新闻说过,有人密封不当,空气渗入,导致毒蛇没死,当打开盖子时,那个人就被咬得翘辫子了。

    当时沈行书看完这个新闻,一度心慌——因为沈爸爸泡的蛇酒起码有好几坛,他总是担心哪天会不会跑出来,但沈爸爸一直保证,坛口用了很多的蜡,绝对严密,他才放心了不少。

    后来,沈家爸妈出事走了,家里的泡酒,沈行书又不敢喝,全部出手了。

    卖光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没留下一个纪念,现在,总算有了!

    摆在这里天天看着,提醒自己,日后要注意,可能会遗憾的事,少做。

    ……

    刚完成了这一切,沈行书一个转身,就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于中餐厅里。

    有客人来了!

    几个退休老年人结伴而来,坐在靠着落地窗的位置上。

    “哎,我怎么从来都不知道这里开了一家店?”

    “不过,为什么一个人也没有?”

    “这里样子倒是挺好看的。”

    他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服务员,快来倒茶点东西。”

    “哎……”沈行书应道,拿着一壶匆匆泡好的茶水走了过来。

    一一帮老人们倒好茶后,他问道:“你们想要吃什么早餐?”

    府东人有着喝早茶的饮食习惯,一边聊起天来一边慢悠悠地吃,中午也不见得搞的定。

    年轻人会尝试更多的新事物,但老人们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喝早茶方式,根本不需要菜单,这也帮沈行书省了麻烦——因为一时之间,没有菜单!

    现在的他掌握了许多菜式的做法,不可能将其一一写到菜单上,这个需要店主自己做主,喜欢卖什么菜肴,就自己制作菜单。

    这一点有很好的弹性——今天卖老火汤,明天经营火锅,后天可以改成面馆……

    “凤爪一份。”

    “虾饺一笼。”

    “芋丝角和煎饺各一碟。”

    “肠粉两碟。”

    “沙骨芥菜粥一大份。”

    每说完一样早点,沈行书脸色就僵硬一分。

    糟糕!

    事到如今,他才想起来——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比如凤爪提前制作;饺子和芋丝角这些事先包好;肠粉倒是可以匆匆调好粉浆,但粥是最大的麻烦……

    做任何粥之前,都必须有煮好的黏稠的白粥,但现在,别说白粥,他连一条葱都没切好……

    冰柜会提供原材料,但不会帮他加工,他不可能短短时间之内变出这一切的。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