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天转世
字体: 16 + -

第一百六十三章:中山七巷

    为了安慰明慧,同时也为了能尽快找到伍天择,许问天每天早上都会外出打探。可惜的是,十几天过去了,仍然没有打听到伍天择的任何消息。

    赵庄和米玉夫妇对明慧特别用心。明慧生活在两个老人特意为她营造出来的温暖氛围里,暂时抵消掉她对伍天择的思念和痛苦。

    许问天从内心里感谢他们。从小就失去父母的明慧,一直和妹妹明芯相依为命地长大,她在明芯面前扮演的可能更多的是母亲的角色。现在,明慧仿佛回到了自己父母的身边,享受着她本来可以享受到的父母之爱、舐犊之情。

    即使如此,许问天对赵庄夫妇的真实身份和背景,仍然充满着担心。

    这天,许问天再次出门打听伍天择的消息。他来到位于城西的刘家祠堂前,这里原先是太虚城有名的古玩市场。这个古玩市场是自然形成的,以前这里每天都会聚积很多人。他们有的在这里买卖古玩,有的在这里消磨时间。这里的行商来自四面八方,南来北往的各色人等操着各地的口音,在太虚城自古以来就是一道风景,也是江湖中人打探消息的重要场所。

    刘家祠堂随着刘至善一家被处死后而败落下来,三十年间从未整修过的祠堂,已经破败成一座危楼。屋顶上枯草遍布,几根房椽从破洞里穿出房顶,变成了冬鸟暂时歇脚的依靠。

    祠堂前的广场中央,那棵当年慈禧太后御赐的白玉兰仍然茂盛地活着,可惜树下再没有往日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上海已经沦陷,日本人又包围了南京城,整个中国都陷入国破家亡的悲哀和无助的痛苦之中。

    此时的国人只想着活命,古董文玩等身外之财和活命比起来,变得一文不值。

    太虚城里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玩交易市场,也在国破家亡的命运当中败落了,昔日的繁华,变成今天的清冷。就像夏天郁郁葱葱的玉兰树叶,被冬天的冷风吹落在地一样,再也看不出它往日的辉煌。

    广场上有几个闲人无所事事地站在那儿,他们全都把双手插在袖口里,一边不停地跺脚取暖,一边在闲聊着什么。

    从广场的边缘,走过来一个穿着厚厚的旧棉袍的人。尽管他的身体被厚大的旧棉袍包裹着,许问天仍能看出这个人的瘦弱和细小。

    他来到闲聊的人们面前,对他们掀开了自己旧棉袍的衣襟,拿出藏在厚棉袍里的东西给他们看。

    许问天猜想,这个人一定在向他们推销他的“宝贝”。在这种时候,谁会花钱去买文玩?许问天猜想,这个人大概也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但凡有任何其他可以换钱的方法,也比在这里卖文玩来得现实。

    果然,几个本来还在闲聊的人,只看一眼就转过身去,再也没有搭理他。

    穿旧棉袍的人,失望地把刚刚拿出来的东西又塞回到棉袍里。他落寞地站在原地,瘦弱的身体在寒风中伫立着,显特特别孤单无助。

    许问天从他的身后走过去,旧棉袍一点也没有察觉到。许问天只好咳嗽一声提醒他,听到许问天的咳嗽声,他这才回过了头。

    许问天和旧棉袍看见对方时,全都惊呆了,两人同时大叫出声来!

    “小迪!”许问天叫道。

    “问天哥哥!”马小迪大声地叫着,一头扑向许问天。

    一个月前,马小迪含着泪水离开了家。她虽然听不懂父亲马世宝跟她所说的那些话,但她知道家里一定出了什么大事!

    她拿着父亲交给她的钥匙和“藏宝图”坐上了开往太虚城的火车。

    可是,按照马世宝告诉她的地址,马小迪却在太虚城里却根本找不到奶奶偷偷买下的那座宅子。后来才弄明白,民国政府成立后,把太虚城很多街道马路的名字都改过了。原先的老地名很多人也都对不上号。她这才把问路的对象换成老年人,果然从他们的嘴里,马小迪终于找到了位于现在更名为“中山七巷”的那所老宅院。

    这是一座隐蔽在一条又窄又深的巷子深处的宅院,老宅的门并不大,非常自然镶嵌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高高的女儿墙上,显得毫不起眼。

    周边鳞次栉比的青瓦白墙连成一体绵绵不断,把这所老宅包裹其中,看起来浑然一体,又隐秘得天衣无缝。

    虽然大门上的铜锁至少30多年未被打开过,但铜锁仍然光滑明亮,就像才被主人刚刚锁上一样。马小迪掏出那把古老笨拙的铜钥匙,钥匙刚刚插入,铜锁就“咔嚓”一声被打开了。

    马小迪推开门,门内出现一座足有一百平米大的院子。院子里的杂草超过马小迪的头顶,几棵古老的腊梅树桩上,金黄色的腊梅朵朵绽放,扑鼻而来的香气仿佛从遥远的天宫传来的奇香。

    味着沁人心脾的梅花香味,马小迪的心情变得开朗了些。她反手关上门,穿过杂草丛生的院子向里面走去。

    一只寄宿的野猫从草中快速跑过,马小迪被吓得心脏都快要跳出胸口。她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胸口,让自己镇定下来。

    这是一座非常精致的老宅,围绕院子盖起的三面房屋,错落有致,高低分明。每一栋屋檐下的立柱和粱架上,全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虽然年久失修,但马小迪仍能想像出它当年雕梁画栋的样子。

    粱架上的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斜撑等也全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线脚。整个梁架构件巧妙,组合完美,珠联璧合,浑若天成,既高贵含蓄又古朴典雅。对着大门的三间房屋比两边的房屋至少高出一个屋顶,大门和窗棱都是用木头雕成的,雕刻的图案虽然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但又整齐划一,自然一致。

    门前圆圆的梭形立柱上,用火烫金描着一副对联: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

    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

    正厅的大门朝东,和南开的院门形成对角。贴着院墙修起两方左右对称的花坛,花坛用青石雕花出栏杆,和照壁、漏窗逃窜映成趣。花坛里的两棵古梅虽然几十年未被整型,但仍然能够看出它们当年的苍古雄奇、豪宕俊逸。

    马小迪稳定住心神,走到正厅的雕花木门前。门上挂着一把和院门一样的铜锁,马小迪试着把刚才的那把铜钥匙插进锁孔,轻轻一拧,铜锁被打开了。

    马小迪一眼向屋子里看过去,浑身顿时瘫软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