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宝鉴
字体: 16 + -

第一百十一章,要你命

    苏凤梧等到了苏不二,也了解到了当年的许多情况,只是事情或许牵扯的太多,有些东西又不是苏不二这样的身份能够接触,所以苏凤梧决定沉淀下来,慢慢的查,找到剩余的那几个人,

    当然,既然当年的邕州之战牵扯了江湖人士,那么梅老庄主自然会有印象,有机会好好的问一问,自少苏凤梧觉得这个大麻子总有些问题。

    一个久经沙场的老江湖,怎么可能这么容易的死去,而苏不二的武功,苏凤梧是知道的,苏不二没有丝毫的受伤,大麻子乱刀砍死,这不正常。

    但是不管怎样,不应该怀疑苏不二的忠诚,那么会是大麻子有问题?苏凤梧实在不愿意多想,但是要弄明白一些事,一个人一定要去见。

    王荆公王安石的府邸与其说是府邸,不如说是一个跨院,一大早上门前就围拢了许多人,说是农村子里来的难民,

    他们都是来讨伐王安石,找王安石算账,要钱,也有要命的。

    门前并没有多少的护院,也没有更多的家丁,只有两个老仆,在极力的劝说着众人,

    众人有的哭,有的闹,有的跪着,爬着,要求觐见,老仆除了劝说,还是劝说,农民在这宰相的府邸倒是成了主子一样。

    一个和尚或许是行脚从远方归来,见到如此场面,也停下来,“阿弥陀佛!善哉,天降灾难!”

    难民回头,有的喊,大师,有的直接过来拉扯和尚衣袖,“阿弥陀佛”

    和尚没有理会,径直离开。

    苏凤梧想过去解释,只是人越聚越多,想给他们分放铜钱,怕会闹出暴乱,那么这许多的人,又是怎样的原因。

    正值犹豫,一对卫队,过来,“所有民众那个听着,我们宰辅因爱民不予尔等计较,如果再无中生有,一律抓进大牢”

    这样,人们才渐渐散去。

    苏凤梧在老仆的指引下来到了书斋,王向正在读书,但只见一个垂垂老者,蓬头垢面,似乎几天都不曾洗漱。

    经过这样的折腾,已近晌午,王安石要苏凤梧落座,苏凤梧也不客气,因为他已经做过功课,对于王相的为人已经有所了解,所以也不觉意外。

    王安石吩咐下面,准备午宴。苏凤梧原本以为应该有酒有肉,过了好半天,厨娘却只是端来一盆胡饼。四盘素菜。

    好在或许饿了,菜品的味道还算可以,苏凤梧居然吃的很香,王安石吃的很认真,即使掉到桌子上的胡饼渣滓,也要捡起,放到嘴里。就是这样的一个老人,苏凤梧真的要刮目相看。

    “素饼淡菜吃的可还习惯?”

    “挺好!”

    “我知道公子会来,却不曾想赶到今日,”

    “哦,也没啥,我知道您老人家的辛苦,也懂您的艰难,要成就大事,就应该不拘小节。”

    “呵呵!公子谬赞,我这哪里是小结,都已经没有办法收拾,我在此时日怕已无多,”

    “怎么了?”

    “想我一生,两袖清风,为黎民百姓,披肝沥胆。常言道,致力于改革旧制,普及新法,以从根本改我大宋积贫积弱的现状。”

    “是呀!很多的制度都是好的,保甲法,青苗法,兵役法,都很不错的”

    “法是好的法度,但历朝历代,官宦纠结,其中头绪又是几时可以撸的清楚,比如说大宋江山,簿上没钱,库里没银,拿什么东征西讨,拿什么富国强兵?”

    “所以强兵就要改变兵役制度,沉兵给朝廷带来巨大的金银支出,但战时却没有可用之将,辽夏之国为何敢对大宋虎视眈眈,就是番邦小国都敢撸我大宋胡须,就是因为我们不够强大。”

    “是呀!如今新的法度已经初见成效,国库之内,百万金银二十年也够用度,不知为何却又有人极力反对?”

    “利益,都是利益,想大片的土地,大把的银子,从谁的腰包拿出都会心疼,所以骂我为奸贼”

    “公道自在人心,更多的百姓都有地种,都是支持您的。”

    “支持也不行了,怕是过不了这一关,如今两个皇太后都已出面,状告到皇帝那,更有人为了诬陷于我砍断了自己的手臂,我甚至也在怀疑,难道我的变法真的错了?”

    “变法肯定是不错的,错只是施法之人,要你的法度走了样”

    “呵呵,所以我王半山,一定要把变法坚持到底,哪怕赔进去我这无用之躯。”

    “有人要对您不利?”

    “要我命的又何止是一个两个,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说完,王安石从书案上拿出一个信笺,“这个是昨晚所留,”

    信笺简短几个字,“要你命!”

    “这个是谁?”

    “是谁都无关紧要,我王半山贱命一条,要可以随时拿去,只是变法,不能半途而废,它就如同我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这路就一定走下去”

    从老人的眼里苏凤梧见到了一份执拗,一份坚决,一个人如果能用一生努力的做一件事,无疑这都将是一份伟大的事业。

    “我想给您老安排几个武功可以的侍卫保护您?”

    “呵呵!谢谢少侠,只是不用,你也见到了,我一贫如洗,有些时候自己都养活不起,也真的无所谓,想我死的,很多,也防不过来,但不知公子来找老夫,有何事?”

    苏凤梧拿出了那个名单,这个字,王公自然很熟,这几个人都与当年交趾入侵有关,那个时候您老也正是参知政事,我想这些个人或许您能有所了解。

    王安石从头撸了一遍,最后摇头,

    “我不接触底下相关的人和事,我管的只能是方向,当年,或许我真的有责任,新法实施,国库出现丰益,我便与当朝皇上探讨用兵事宜 当时主要也提到过交趾。因为当时交趾正好新帝登基,年幼,基石不稳,有可乘之机,更有很好的由头。但是也只是私下密议。”

    “自不知道当时都有谁在场,知道这密议?”

    “当时除了轮值的太监,只有皇上与我?”

    “哦,那后来出事以后又如何平息?”

    “沈将军做邕州知府的时候就秣兵厉马,曾经受到你爷爷反对,带到了刘一任之也是一样,当时你爷爷曾经上表朝廷,朝廷没有给予更严厉的制止,结果刘一继续加紧边境的危机气息。以至于交趾误认为大宋要讨伐交趾而先手出兵。”

    “嗯,这个我都已经知晓,我想知道的是,出事以后,两州失守,朝廷怎么处置的?”

    “沈,无事生非,罢官免职,刘因为公报私仇,苏将军请调援军,刘记恨于前,按兵不动,已经交大理司彻查,”

    “可曾查明因由?”

    “当时,刘一还有一副帅,是一李姓太监,后来不知什么因由死在狱中。”

    “哦,或许这个副帅才是事情的原因所在,他是谁的人?是张公公,还是太后?”

    “应该是陈公公的手下。”

    陈公公?苏凤梧从王相这里出来,一阵寒风吹的他透心的清澈,他好像见一个人,净瓶公主,

    或许他真的忘记了一件事,应该求王相收入门墙,搏一功名,也好有根公主提亲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