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转千寻
字体: 16 + -

第三章 暗潮汹涌人心动 父子相谈家事难(求收藏!)

    当今的圣皇陛下虽然君王威严仍在,但是,花白的头发、浑浊的双眼,行走时略微颤抖的身躯和那蹒跚的步子,都已向人们宣告了一个事实,我们的圣皇帝陛下——已经老了!现在又经受了兵败的打击。当然“天赐异人”的事简直就是个耻辱,这些更令圣皇帝陛下显得憔悴不堪。

    圣皇陛下本有五位皇子,英武的三皇子在狩猎时从马背摔下,扭断了脖子。聪慧的四皇子患了风寒,服药后一睡不起。还有礼贤下士的大皇子被发现在其府邸花园里埋着皇冠、权杖,结果被暴怒的圣皇帝陛下下令处死。

    如今只剩下二皇与五皇子。二皇子早已成年,参与政事,政绩斐然,在军国大事上多有建树,为人谦和有礼又尽显睿智。不过,二皇子生活上有些不妥帖,也就是有些尴尬,据说二皇子好男风。当然,这些或多或少也传到了圣皇帝陛下的耳朵。

    至于最后一位五皇子极少离开府邸,只是在自己府邸看看书、养养花或者派人寻些街头巷议的琐事当故事听来消磨时间,如某某公爵大人和哪个伯爵夫人偷情被当场发现啦,哪个大臣与一个没有爵位的富商家联姻啦,又或者有些富商因故破产啦,或是穷小子一夜暴富啦……

    未来的帝国继承人选让人头疼,这些都是帝国权贵暗地里忧虑的事,没人会在明面上说,当然,这也轮不到他们说,一切都得看圣皇帝陛下如何抉择了。

    但圣皇帝陛下却出奇的平静,日常按部就班的理事,不过圣皇帝陛下明显的易怒,有些时候明明正和风细雨,下一刻却因为一件事或一句话而发怒。曾经就因为城防军几个士兵,在不当值时醉酒与市井闲人当街械斗的事,将现任城防军统帅中将韩成解职,而升任现任近卫军中五位旗将之一,资历不高的旗将李岩,而李岩也由旗将的身份变为少将,爵位也二等男爵升为一等子爵。

    老宰相梁镇最近身体也是不好,甚至有几次不得不缺席朝议。老宰相的长子梁城是帝国南方五万“银狐军团”的少将统领,近日也得圣皇帝陛下恩准,交割了军权回到都城,在军部挂了个闲职,以方便朝夕在年迈的老宰相身边侍奉。

    神都的权贵们久在权利场中打滚,也嗅出气氛有些与往日不同。有些人安分了许多,有些人忙碌了许多,各自打什么主意也只有他们自己知晓了。

    宰相梁府花园内,老宰相梁镇与儿子梁城坐在园中的凉亭内。凉亭附近没有花草,没有树木。离亭子最近的侍卫也在百步开外。

    老宰相眯着眼看着儿子,一改往日朝堂上有气无力的状态,开口说道:“富贵人家都有密室,我们没有,为什么?”

    梁城知道父亲没有问自己,接下来他会解释的,所以识趣的没有开口。

    停顿了一下,老宰相又接着说:“有事在这里说不好么,堂堂正正,多好啊!在人前讲话又不会被人听到,何必躲到密室呢,偷偷摸摸的,想干什么?”

    梁城点头赔笑。

    老宰相低头拿起几案上的酒杯轻呷了一口酒,又轻轻放下。

    “听说你被人称为帝国未来的三大虎将之一?”老宰相盯着几案上的酒杯问道。

    “那是大家恭维、调笑的。”梁城依然陪笑道。

    “恭维也好,调笑也罢。危险哪!我们这个家族,内有文臣之首,外有拥兵武将。在有些人看来家世鼎盛,繁花似锦,在我看来已经危险了!”说完,老宰相轻叹。

    梁城皱眉急声说道:“我们家族对陛下、对帝国忠贞不二!”

    老宰相闻言洒笑,“一位睿智的君主绝不会把帝国的安危寄托于臣下的忠诚,而一个聪明的臣子也不会把自己身家全部寄托于君主的信赖。忠臣在需要的时候也是可以舍弃的,这是权谋之术!”

    “明白我为何召你回都城吧,二皇子和五皇子的事你没参与吧?”老宰相抬头双目如电直盯着儿子梁城。

    梁城迟疑了一下,说道:“召我回来,我自然明白。不过,二皇子在朝中任职尽显才华,多有建树。好男风一事更是子虚乌有,兼之其业已成年,而五皇子年幼,仅显恭顺乖巧……”

    “糊涂!一再告诫你不要参与其中,你就是不听。储位之争,向来是泥潭、是旋涡,深陷其中,恐有灭族之祸啊!”老宰相闭目长叹。

    老宰相沉默片刻说道:“二皇子,哼,二皇子尽显其能,锋芒毕露;而五皇子小小年纪就懂得韬光养晦,不出门而尽知天下事。十四岁的少年啊,其城府心机胜你何止十倍。仅显恭顺乖巧,这仅显恭顺乖巧就是他的一大胜算!”

    缓了一口气,老宰相抬头仰望天空,“遇事不知进退,识人不明,你如何撑得起这个家族!你自今日起,勿言勿动,希望还有转圜的余地……”说罢,老宰相面容悲切,恨铁不成钢。

    梁城将军还欲再言,老宰相梁镇已拂袖离去。

    “幸好国事安宁,军部也无甚紧急事务,告几天假也无妨。你也三十岁了,这个孩子离出生也就两个月左右,希望是个男孩,留在家里看他出生也好!”老宰相苍老的声音远远传来。

    将军梁城自从在军部告假以后,几乎不出门,也很少见客。每天在书房看看书,或者和几个幕僚谈些无关痛痒的话题。偶尔,将军会怔怔出神,许是夫人临产在即,做父亲的难免心中有些期待,甚至焦虑吧。

    久病的老宰相依旧平静,病情没减轻,也没有加重。不过精神头儿有些不济了。几天前,二皇子亲自登门拜访,谈话期间,老宰相竟经常答非所问,甚至还打了两次瞌睡。最后,二皇子悻悻而去。

    二皇子离开的第三天夜里,发生令整个帝国为之震动的大事。

    据说二皇子谋逆,率兵进攻皇宫,不到半个时辰就被近卫军剿灭。二皇子身死当场。

    五皇子恰好在宫内侍奉身体不适的圣王陛下,惊闻噩耗的圣王陛下病势愈发沉重,当即发布命令,立五皇子为储君,监国理政。

    五皇子受命后立即发布了一系列命令,稳定局面,安抚人心。

    由于五皇子举措得当,整个都城一切安定如同往日。只是都城街道上多了一队队的巡城卫士。

    至于参与二皇子谋逆的党羽,也在当天夜里被一网打尽。甚至,有的人还是被冲进来的近卫军从床上拖下来的。真搞不懂这个家伙,参与谋逆竟然在事发当日还有心思睡觉。

    大翰国的臣民都在庆幸拥有五皇子这样贤德的未来君主。

    首先,在圣王陛下染病期间,五皇子衣不解带,一直在圣王陛下身边侍候,与乘机谋逆的二皇子形成鲜明对比,可谓至孝。

    其次,在二皇子事败身死后,五皇子不顾众臣反对,依皇子之礼将二皇子下葬,可见其手足之情。

    再次,五皇子在处理二皇子余党事情上,打击面很小,只有几个二皇子党首及其家族受到株连,从者并未收到严厉对待,可见其仁德。

    还有,五皇子在应对二皇子叛乱事件的处理上,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可见其睿智。

    有这样人作为未来的君主,臣民们自然感到庆幸。

    不过,对于二皇子的愚蠢更让不少人津津乐道。二皇子竟然以区区三千兵力进攻五万精锐的皇宫近卫“金鹏军团”,完全不是愚蠢二字可以形容的。

    另据不确切消息称,当时二皇子宣称自己是奉王令入宫。开什么玩笑,难道圣王陛下命令他进宫谋逆,对于这个说法大家一笑了之。

    民间还有些乡村野议,对二皇子谋逆一事提出了几个疑点。不过,有谁会在意。那么多的大学者、大智者都说这是五皇子天命所归,吉人天相。反观二皇子是倒行逆施,多行不义必自毙。难道你一个臭卖包子的比那些大学者、大智者还聪明。哼,没本事,还想哗众取宠,可笑!

    宰相梁府这段时间,一切如常。

    梁府内宅则喜气盈盈。

    不过往来匆匆的侍女,坐立不安的医者,给这满宅的喜气平添了一丝紧张、焦虑的气息。

    将军梁城夫人临产在即,府中人自然做好了一切准备。最得力的侍女、最有经验的产婆,都城最好的医者,还有出现任何情况,可能需要用到的药材。

    可是将军夫人刚刚才有阵痛,片刻就恢复平静,就像没任何事发生过一样。这种情况反反复复已经第七天了,将军夫人生活起居倒没受太大影响,不过却苦了府中的侍女和请来的产婆、医者。

    府中的下人已经有些窃窃私语。将军夫人如果平安生产,大家自然欢呼雀跃,因为主人的打赏是免不了的。

    不过,依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家心中满是不安。这个孩子还没出生呢,就搞得家宅不安,将来恐怕也不是一个省心的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