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有道
字体: 16 + -

第20章 野外

    虽然一再缩减那些收拾出来要带的东西,整理出来的随身行李还是显得东西太多。姜九天一家虽然都没出过远门,可自己看着也觉得不像样。又不是要赶大车走亲戚,怎么能这样大包小包的。

    最后还是经了李逢的一番指点,剔了又剔,才终于减少到每人一个包袱,总算看着不那么累赘了。首先银钱细软要贴身放着,其次每人至少两套换洗衣物是少不了的,再就是火捻子小刀剪子针线等十分有用的小物件以及盐巴调味料,还每人带了一卷油布,最后才是每人带了点儿干粮。

    不过最终还是有一样稍显多余的东西加了进来,那就是姜九天亲手抄写的那些书。姜九天自己倒是无所谓,但姜大壮和耿飞花无论如何也舍不得,单独把那些手抄本打了一个包袱,由姜大壮一起背着了。其实以他们目前的力气,本来也不是不能随身携带更多东西,不过一是没有太大必要,二是不想他们这几人将来到城镇歇脚时,显得太过打眼儿了。

    真正上路之后,经过商量,他们决定不走大路,而是抄小道赶路。如果在大路上,他们运气发力,那行进速度就不免显得异常,碰到人多有不便。抄小道就没这层顾虑,尽可以放开了能多快就多快,反而更省工夫。他们一来不惧山路坎坷,二来不怕飞禽走兽,三来身体都多少已算得上寒热不侵,如此想来怎么着都是抄小道更方便适宜些。只在要去城镇歇脚补充用物时,再走一下大路好了。

    他们早上出发,只用了一个白日,就翻越了好几道山岭。开始时每到一个山头的峰顶,姜九天一家总是会忍不住驻足停留,往青云镇的方向瞅上好几眼,多少有点怅然。姜大壮和耿飞花甚至还微红了眼眶,姜九天看爹娘这样,自然也是心有戚戚焉。就是旁边的李逢,被此情景感染,不免也一边留恋青云镇上的美好时光,一边分外想念自己久离的家人和乡土了。不过后来离得越来越远,用眼睛完全分辨不清哪里是哪里了,大家也就放下这点心绪,专心赶路了。

    傍晚的时候,他们行至一处谷地,谷地靠近山坡处有一道溪流。这地形比较适合休整,看天色继续走的话不多久天就黑了,到时倒不一定能及时找到合适的歇脚处。于是便在这谷地停下来,准备在这里休息一宿,明日早上天亮后再继续行路。

    几个人分工合作,不多时折了许多树枝,搭了三个棚子,棚子顶上用油布一搭四角捆住,就是下了雨也不怕,这晚上睡觉的地方就有了。三个棚子一个归李逢,一个较大的归姜大壮和耿飞花,剩下一个归姜九天。姜九天还有些孩子心性,跑去折了许多各色野花,插在他自己的棚子各个角缝上。那些花朵开得正艳,迎风摇曳,娇媚多姿,煞是好看。

    姜大壮、耿飞花和李逢几个都取笑姜九天,说他的棚子不像个小子的窝棚,倒像个小姑娘的花账子。耿飞花还说,看不出来姜九天这就开始沾花惹草了,将来该不会到处招惹姑娘吧,要是那样,她可要为将来的儿媳妇担心了,要是将来娶进门的儿媳妇被儿子伤了心,她可得多心疼儿媳妇替儿子赔礼才是。

    对于那几个人的取笑,姜九天很是不以为然,振振有词地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得美丽同时又有人欣赏才是两全其美,再说猛虎还欢喜嗅蔷薇咧,他就是心有猛虎,爱怜一下百花又咋啦?还对耿飞花的心疼媳妇论大加反驳,声称自己不想要姑娘,不想要媳妇,娘想当婆婆还早着哩,早到没边儿啦,有那闲工夫还是多心疼心疼儿子更好。

    姜大壮、耿飞花和李逢被姜九天逗得大笑,前仰后合,姜大壮还故意拿话去引儿子:“真不想要姑娘也不想要媳妇?假的吧?口是心非可不成呐!”奈何姜九天不上钩,奉送了个白眼给自己老子。

    说说笑笑中,大家已经用石头垒了个简易的灶出来,在小溪里抓的几条鱼用削得细细的竹签子串着,架在火上烤。火上烤的不只有鱼,还有两只兔子。另有几只大大的竹筒,盛满了清澈的溪水,每只里面有几条小鱼,直接靠着石头放在火堆里。就在火堆下面的地面之下,还埋着两只野鸡。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带翅膀会飞的,在他们这一顿里都全活儿了。

    大概是因为这地方人迹罕至,那溪水里的鱼个头很大,想弄煮汤的小鱼,都是抓了又放,来回挑了几次才挑出些小的出来。姜大壮抓鱼抓兔子抓野鸡的时候,姜九天都亦步亦趋地在旁边跟着,眼睛眨都不眨地盯着看,很是好奇。从那次他迷在山里两天一夜还失了记忆,姜大壮和耿飞花也是有些怕了,看他看得紧,没再带他上过山,后来又搬到镇上,天天去学塾,就更不用提了。因此姜九天虽是山里人出身,却和李逢一样,并不擅长这些抓鱼打猎之事。

    看儿子这么好奇,姜大壮自然要露那么一手两手好几手。待瞅着儿子望向自己的小眼神越来越崇拜,姜大壮更是成就感满满,精神百倍,得意洋洋,容光焕发,表现得更卖力了。要不是还没忘记大家也都饿了,等着东西下肚,他还要磨蹭得更久一些,再多给儿子耍几个花式咧。

    姜大壮打猎的手艺好,耿飞花做饭的手艺也不差。无论是那两只野鸡埋在土里前的收拾填料,还是给烤着的鱼和兔子翻面涂盐巴调料,又或者是竹筒里的鱼汤滚动水花后适时放入调味料和各式野菜,耿飞花都是主力。食物还没全熟,那香味就已经浓浓地飘了出来,惹得闻见香味的几个大小爷们儿直想流口水。

    鱼是最先熟透的,耿飞花刚说鱼好了,其他几人就迫不及待地将鱼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