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密令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消失的岛屿

    休息了一整夜,我们在海边租了一条渔船,坐着渔船直奔这茶壶甩村而去。大约中午时分,我们终于来到了茶壶甩村,这里的海岸线竟然都是一片片的礁石,海浪一次次冲击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震耳的轰鸣声,海边冷风席席。

    我们找了一家小旅店休息,迫不及待的打听‘望君石’的传说,终于从一个路边老者口中确定了‘望君石’大致位置,岁月已过千年,望君石在历史中滚落进大海,我们脚下四周被海水冲刷形成了断断续续的峭壁。

    我们站在峭壁上,望着苍茫的大海,感受着古人站在高处期盼着亲人归来的思念之情。

    我拿出随身带来的杜仲达的书信,我对杜仲达说“杜兄,我终于找到了你的家乡,可是现在已过千年,望君石已经沉入海水之中,还好我们经过努力找到了它的大概位置。在这里我把你写给彩霞的书信读给她听,希望能完成你的心愿,也解彩霞在天的思君之情。”

    我手拿书信,对着大海的方向大声的呼喊着“彩霞------”

    书信读完后,我们的心情变得好轻松,我在心底默念,希望你们的在天之灵保佑我们顺利找到聚灵珠。忽然,一阵海风吹来,我手中的书信随着海风飞向大海。

    我们回到旅店,又开始四处打听有关这聚灵珠的传说,可是没有任何人听说过这个传说。整整半个月过去了,我们对聚灵珠的传说没有任何线索。

    白秀儿说“或许我们应该去当地的历史文化馆找找线索,一般的博物馆都有一些文献专门记载历史发展。”

    大家都点头表示同意,现在也只有去碰碰运气了。

    我们一路打听,来到了定海环城南路,找到了舟山博物馆,并直奔历史书籍陈列室,里面摆放着整整几个书架,还好分了类别。

    我们找到了有关于海洋、民俗的区域,开始寻找有关‘灵珠’、‘望君石’的记录。我们查找了整整一天,里面多是一些对渔民生活习惯和对海洋生物的介绍,并未找到任何有关灵珠的信息,大家都有些疲惫。

    我揉了揉发干的眼睛,这时,我看到手中的这本《深海追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相传千年之前,东海以东,小岛成双,双岛以东数十里另有一岛,小岛高出海面不多,表面怪石嶙峋,此岛潮起而隐,潮落而现,小岛四周水晕而生,常年鱼群不散,数载后,此岛却消失的无影无踪。”

    川子说“书上就这几句话?没有别的解释了?”

    我点了点头,重复着这句话“潮落而现,潮起而隐,水晕而生,鱼群不散?如果真的存在聚灵珠,藏在这个岛屿之上的几率很大。”

    白秀儿说“你再看看作者是谁。”

    我一拍大腿急忙翻看书的简介,原著竟是明代末期的一个作者所写,我手中的这本书是近几年用白话文翻译过来的,想从作者这里入手看来是徒劳了。

    我急忙把这段话记录下来,见天色已晚,便起身离开博物馆。

    我们回到住所,简单吃了些东西,急忙找到一份舟山海洋岛屿地图,众人在地图上寻找东侧的岛屿。

    白秀儿说“东海以东,有两个岛屿?难道是指这‘两兄弟岛’?”

    我点了点头说“很有可能。”

    白秀儿说“可是在两兄弟岛东侧没有关于这个神秘小岛的标记,这两兄弟岛已经是位于东海最东边的岛屿了。”

    川子说“看来这个神秘的岛屿已经完全深埋在大海之下了。”

    我们立刻去附近的渔民家拜访几位常年出海打鱼的渔民,询问这些岛屿的情况,得到的消息是,东海最东面的岛屿就是这两兄弟岛,当地又叫‘外甩’岛,再往东面就没有岛屿了,不过两兄弟岛几十海里外有一片暗礁,距离海面十几米深,退潮时是过不得船的,非常危险,以前经常有去往深海的渔船在那里触礁,现在渔民很少到那里捕鱼,即使路过这片区域也要绕行,但是起潮时又很难找到这片暗礁。

    我们又走访了几个渔民的住所,直到深夜,也没有更多的收获。

    我们回到住所,整理了一下手头的信息。

    我说道“有关聚灵珠和藏着聚灵珠岛屿的信息只有彩霞在杜仲达离开时提到过,而这里的渔民对这些却一无所知,我们只是从一本明代的书籍里找到一些线索,而且不能确定书中提到的岛屿和彩霞提到的岛屿是同一个。”

    白秀儿说“而且这个岛屿很难寻找,我们没有它的准确位置,也找不到有关它的任何准确信息,船只只有发生触礁才能找到它的位置。”

    川子说“咱们对大海一无所知,所有得到的信息又大多来自传说,但是这些消息又来之不易,我们该怎么办?”

    大家互相看着,都没有了注意,我知道,这时候必须有人站出来给大家指个方向,我轻咳了一声说道“我不想放弃这个信息,无论这个信息是真是假,找到它的机会有多渺茫,我都要去深海试试,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川子说“我赞同老杜的决定。”

    白秀儿和苏秦都坚定的看着我,我们决定亲自到这片海域去一探究竟。

    次日,我们开始准备出海的物资,白秀儿联系了白伟,让他负责采购出海需要的物资,我和川子在当地寻找出海的船只和船员。

    半个月后,众人重新聚集到一起,我和川子租到了一艘35米长的近海渔船,船上有冷藏室、驾驶室、厨房、储藏室和休息室,船长是一名福建人,40多岁,名叫高云集,满脸黑黝黝的,普通话说的也还流利,听附近的渔民说这个船长很有经验,曾经在远洋的货轮上呆过几年,后来在沿海带着几个水手捕鱼,也曾到中缅交界区域捕鱼,经历过无数的大风大浪。

    渔船是选定了,当然,还要等着白伟最终验收,最主要是需要他付款结账,至于船上的水手,高船长说他来安排。

    白伟采购了五套潜水衣和十几个氧气筒、又通过关系买到了三把水下突击步枪、水下战术手电筒、指北针,深度针,潜水表等。

    见一切准备妥当,我们询问了一下船长的意见,高船长说“在等几天,风会更小,正是我们出海的时机。”

    我早已经按耐不住心中的焦急,但是眼见海面上并不平静,海边温度也维持在15度左右,确实不适合出海。我们又等了半个月,在四月初,我们终于准备妥当。船员向船上搬了大量的淡水和食物,在一个清晨,渔船终于向东海进发。

    船上有六个船员,都是船老大高云集精心挑选的,他们一个个膀大腰圆,行动有速。

    站在船头,看着渔船缓缓驶离海边,我心潮澎湃,不知此次出行是否真的能寻得传说中的聚灵珠。正在我思绪不宁之时,头顶蓝天中几声海鸟叫声传来,我抬头看向天空,远处朝阳升起,把天边染成一抹红,竟是这样美丽。忽然,我的头传来一阵眩晕,我向一旁的船板倒去。

    等我醒来,众人围在我的身旁,白秀儿焦急的用手绢擦着我的脸。

    川子说“老杜,你咋回事啊,怎么又晕倒了?”

    我安慰着川子说“你别担心,老马一直想知道现在社会发展的怎么样,我得定时去做个报告,告诉他咱们正在马不停蹄的搞建设,步步为营的促生产,紧锣密鼓的增效益。”

    白秀儿白了我一眼说“都这个时候了,你们还有心思胡侃。”

    我坐起身,感觉自己并没有什么大碍,此时的渔船已经远远驶离海岸,海面出奇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