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眼
字体: 16 + -

第307章 赵六姑砸庙,刘老二上山

    虽然刘家镇里的人们都知道,刘老二家西园子里供奉了一个小庙,但很少有人来过。不知道怎么的,郑大力突然来了好奇的劲儿,跟着他走进了西园子,可刚进西园子,就闻到一股香气扑鼻,他停住了脚步,往西面那颗槐树下张望。

    太阳已经落山,夜色渐渐的暗淡了下来,可郑大力却清楚的看到,西面小庙后面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什么时候长满了翠绿的叶子。在这翠绿之中,星星点点地开满了白色的槐花,槐花开得饱满,散发着馨香的味道,不过味道闻起来,却像是东山上春天里的丁香花。

    现在还没出正月,虽然这几天天气特别的暖和,但毕竟还是在冬天里,可这棵老槐树竟然吐枝散叶,并且还开了花,这倒是十分的奇怪。

    刘老二慢慢悠悠的往前走着,并没有搭理身后的郑大力,他来到那尊小庙的前面,慢慢的蹲下了身子,把手里的东西放在了地上。

    郑大力往前凑了两步,探着头看去,才发现,地上放着三炷香,还有一把铁锤,腿上绑着五彩的线绳,看起来十分的好看。

    刘老二拿起那三炷香,从怀里掏出洋火点燃,摇晃了两下,弄灭了香头上的明火,插到小庙前面的香炉碗里。

    可他并没有下跪祭拜,而是就蹲在小庙的前面,嘴里小声的叨咕着。

    “供了你半辈子,啥都听你的顺你的,到头来我们家落到个好。我们家四代单传,就想留个香火,积了一辈子的阴德,是一点没看在眼里。那还供你有啥意思?最后给你上三炷香,你起了金身大驾,回你的仙山洞府去吧,你家的事儿,自己想办法处理,就不劳你费神了……”

    说完,他往旁边闪了闪,从腰里掏出旱烟袋锅,在烟口袋里舀了一下,装满了一袋烟,掏出洋火点燃,吧嗒吧嗒的抽了起来,一边抽着,一边盯着香炉碗里的那几炷香。

    在这样昏暗的夜晚里,香头上那几点明亮的火光,显得尤为明显,郑大力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反复琢磨着刘老二刚才说的那一番话,也如同刘老二一样,盯着眼前的香火。

    说来也奇怪,刘老二的旱烟刚抽了几口,那三炷香却腾的一下着,起了明火,火焰迅速的燃烧,一眨眼的功夫,便把三根香全部烧完。刘老二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说,

    “你咋比我还着急,生气啦?生气就生气吧……”

    说完,在地上敲了敲烟袋锅儿,里面烟灰上的火星四溅,很快便消失在暗淡的夜色之中。慢慢悠悠的把烟袋锅重新别回腰里,随手拿起了放在一旁的铁锤。然后慢慢的站起了身。

    而就在这个时候,老槐树的上方闪出一道白光,这光线并不强烈,甚至有些模糊,仿佛是厨房里女人做饭时冒出的白色蒸汽,在空中盘旋了一下,噗的一声掉落在刘老二眼前的地面上,白光很快的散去,地面上却站着一个人。

    这个人穿着一件破旧的褂子,头上戴着八角小帽,胯下骑着一头小毛驴,手里拿着一个黄铜的铃铛,轻轻地摇晃着,发出哗啦啦的清脆的响声。

    看他的脸庞,也只有四五十岁的年纪,略微有些沧桑,可他的嘴角却带着微笑,看着刘老二,冲他摆了摆手,说,

    “这都是天意,人都是命,你们家那孩子是十月初八生的,丁亥火命,至阴的命,命里犯克,注定就是个灾星。要是留他在世上,镇子里这百十口子人就性命难保了。所以你谁都不能埋怨,这就是命……”

    有人说的不急不慢,声音略有些沙哑,但他每次每句都清清楚楚的飘进了,正大力的耳朵里,他的话语似乎有一种魔力,让人不得不觉得有理,不得不想着尊从。

    可刘老二却冷笑一声,

    “命?老天爷都不睁眼,何必信命?我赵老六一辈子与人与为善,不争名夺利,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我都伸手帮忙。我就这么玩命的积阴德,都不能给我的子孙后代留点福分,老天爷睁眼吗?要是他不睁眼,我何必信他的?啥是命?谁生来就该死?既然这样,我还不如就为己,管他别人的死活?”

    这一番话说的铿锵有力,明显带着愠怒了气势。郑大力听了心里一愣,明明就是刘老二怎么自称赵老六?赵老六是谁?难不成就是传说中的赵六姑?

    赵六姑去世那年,郑大利刚刚出生,后来等他长大以后,难道现在的这些年里,经常听人提起赵六姑,讲述他当年神奇的往事,在郑大力乃至整个刘家镇人的心里,赵六姑都仿佛就是神仙。

    刘老二自称赵六姑,难道是赵六姑的魂魄附体了?

    而对面那个穿着褂子,摇着铜铃的人,明显也被这一番话惊着了,他不禁皱了皱眉头,上下的打量了一番刘老二,看来刘老二的这一番话,十分的反常,肯定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可此刻的刘老二意犹未尽,往前迈了一步,继续说道。

    “供奉的香火,但求你保护我的家宅,可你满肚子装的什么大义,我们家只是自私的小人,咱们水火融不到一起,所以你走吧,我们家的事儿你也别操心了,就让我们自生自灭,做我们的自私小人。其他人的死活与我无干,我只知道我们家,已经丧了两三条命了,做神也好,做鬼也吧,什么后果我们自己接着,我没心思祸害别人,只求能保全自己……”

    说完,他往前迈了两大步,来到小庙的跟前,弯下腰,俯下身子,把手里的铁锤高高的举起,看样子是要砸毁眼前的这座小庙。站在一旁穿着褂子的那个人伸手想阻拦他,可是却为时已晚,只听得咚的一声,刘老二手里的铁锤由上至下,狠狠的砸在了小庙之上。

    这座庙原本就不大,也只有两尺多高,是用砖石堆砌而成的。可刘老二手里的铁锤,却如小碗般大小,结结实实又硬又沉。就这样砸在小庙的砖石上,那小庙怎能扛得住?

    只听得稀里哗啦的一阵乱响,小庙的屋顶被砸塌,墙壁被砸倒,一时间烟尘四起,乱作一团。而与此同时,那个穿着褂子的人身上白光一闪,呼了一下就不见了,没留下一丁点儿的痕迹,仿佛他从未出现过一样。

    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太过离奇了,郑大力惊讶的张大了嘴巴,瞪着眼睛朝那个小庙的位置看去,却发现庙里什么都没有,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供奉。

    “怎么连个供奉的牌位都没有?”

    郑大力心里纳闷,但却不敢发问,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刘老二,抡着手里的铁锤,叮叮当当的,没几下的功夫,便把这座小庙拆得七零八落,只剩下满地的瓦砾。

    他刚站起身,就听着吧嗒的一声,小庙前面放着五谷杂粮的那个香炉碗,竟然裂成了两半。里面积攒了半下子的香灰,与那五谷杂粮掺杂在一起,撒的到处都是。

    刘老二慢慢的站直身子,往后退了两步,头也不回的对身后不远处的郑大力说,

    “走吧,咱们上东山上去……”

    郑大力这才知道,原来刘老二一直就发现了自己。而刘老二说话的声音,扔下头一天晚上那样,怎么听都是一个年老的女人。郑大力终于明白了,原来这几天,刘老二并不是刘老二,或许是他娘赵六姑上了身。那么如此说来,要带自己去东山,了解事情真相的也是赵六姑。

    这么一想,郑大力的好奇心更强了,既然这是赵六姑,他生前那么的神奇,神通广大,别说跟他去东山,就是一起去的柳树沟也不用担心害怕。于是郑大力又有了,安全的感觉。

    刘老二都没有回头看他,而是转过身,继续走在前面,带着郑大力,先是回到了屋子里。在屋子里找了一件棉袄披在身上,又转身出了门,顺手摘下了放在门口一旁的那把镰刀,把镰刀卡在手里,双手背在身后,溜溜达达的走出了自家的院子。

    郑大力只好跟在后面,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顺着村子里的小路一直往东走。这一路上刘老二都没回头,也不说话,郑大力更不敢多问,一直走到了东山的脚下,两人一句话都没说。

    站在山脚下,刘老二抬头向上面望,

    “这真的是有灾了,看这活计准备的……看来他们是要放一把大火呀……”

    刘老二的这个观点郑大力当然赞成,这些天以来,他一直打算跟赵满山好好聊聊,他总觉得这些干柴就这么摆在山上,而且刘家镇家家户户的门口至少都有一两垛,干柴都连成了片,若是从东边的山头着了一把火,万一再刮起了东风,整个刘家镇就会变成一片火海,人们肯定没有逃生的机会。

    他正打算往前走两步,问问刘老二该有什么法子解决这个问题,可刘老二,却不管不顾的迈步又往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