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眼
字体: 16 + -

第289章 天呈异象景,猛鬼夜行程

    人就这样死了,赵满山除了悲伤之外,心里还有很多的纠结,因为他越来越觉得,自己之前那么多年一直不相信,甚至不屑一顾的那个传说中的诅咒,看来很有可能就是真的,而且种种的迹象表明,这诅咒正在一点点的应验。于是在他的心里,刘家镇发生的这些诡异的事情,甚至每一个人的死,都不是偶然的,或许就是这诅咒的一部分。

    那么如此说来,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诅咒彻底的应验,刘家镇的每一个人都会死,正如赵村长、老郑、以及自己的母亲临死前说过的那句“灭顶之灾”。

    不过这些话他无处诉说,不知道该跟谁商量,当然不能大张旗鼓的宣扬出去,除了造成整个镇子里人的恐慌之外,没有任何用处。赵满山只觉得自己仿佛肩上扛了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人们忙忙碌碌的帮着他,处理他娘的后事。可赵满山的耳朵里,却经常听到滋滋的响声,这声音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头顶上的伤疤,也经常的疼痛,每次疼起来都仿佛被撕裂一般。

    有的时候,他抬头向天上看,总会看到一团团的黑气,在天空中缭绕,这团黑气往往都从东山上飘来,在西南面消散,他们高高的浮在空中,像是夏天的乌云。但村子里的其他人却,完全看不见,仿佛是黑云只是出现给赵满山一个人看的。

    停尸三天,清晨出殡,头七三七,过完之后眼看着就过年了。其实不管是谁的死,人们都会很快忘记,家家户户都开始写春联,挂灯笼,蒸豆包,做豆腐,杀年猪,灌血肠,忙忙碌碌的准备起过年了。

    说来也奇怪,这阵子在也没有出现什么诡异的事情,倒是下了一场大雪,当然,冬天里下雪是好兆头,积雪覆盖在田地上,往往会冻死过冬的虫子,雨水又会渗透到地里,来年滋润庄稼,人们都说这是瑞雪兆丰年。

    整个刘家镇被皑皑的白雪覆盖,无论是远处的山头,还是近处的树林,到处都是白色的世界。一来是临近过年,工人们都要回家休息,二来是山上也下了雪,所以小囡的伐木场无法继续开工,看来也只好等到过年了。

    那些工人虽然回省城去了,但小囡却留在了刘家镇,她说,虽然自己从小便离开了村子,但这刘家镇毕竟是自己的家乡,更何况有母亲丁桂兰留下的宅院,过年的时候总不能让这里再空着,便决定留下来过年。

    其实小囡不仅仅长的与赵满山梦里的姑娘一模一样,赵满山第一次见小囡的时候,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更何况知道了她的身世,也知道了自己的过去,丁桂兰毕竟对刘老二一家有恩,或许自己的前生就是丁桂兰接生出来的,所以不管怎么说,他和小囡走得非常的近,总觉得自从父母死后,这是唯一可以亲近的人。

    人们往往乐于传播绯闻,看到他们俩经常走在一起,便都暗地里说,他们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郎有才女有貌,更何况小囡就要在东山上开伐木场,是整个刘家镇的大财神,财神与村长结合在一起,那将是刘家镇的福分。

    对于这样的传闻两人虽不赞同,也不否认,毕竟赵满山的家里刚出了丧事,这种事不易公开的提出来。但在人们的心里,他们俩的结合,或许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原以为一切,都恢复了平静,人们可以安安稳稳的过一个年,可却并没有想到,就在过年的这天,又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原本是严寒的三九天,更何况前阵子下的那场大雪还没融化,白天的风特别的冷,吹在人的脸上像刀割一般的疼,可就在过年那天的上午,天上突然飘来的一片乌云,那云彩特别的厚重,黑的像焦炭一般。随着一阵风,迅速的便在天空中飘散开来,遮住了太阳。整个刘家镇一下子暗了下来。

    那乌云特别的低,好似就在人的头顶一般,空气里飘荡着潮湿的水汽,夹杂着霉烂的味道。这样的天气让每个人都感到特别的压抑,并且产生了无端的恐惧,仿佛天就要塌下来一般。

    这朵乌云在天上停留了好一阵子,轰隆隆的打了两个雷。冬天里打雷,本就是一件特别稀奇的事儿,但还没等人们开始议论,又稀里哗啦的下起了雨。雨下得特别大,如同瓢泼一般。雨水从东面的山头冲刷下来,汇集到刘家镇的那条小溪里。原本那条小溪已经冰冻成一条狭窄而修长的闪着白亮的河道,怎奈这雨水太多,竟然稀里哗啦的,变成了一条大。

    河水席卷着,从山上冲刷下来的枯枝烂叶,还有一些人家的破烂秸秆,浩浩荡荡的从东向西奔涌着,发出轰隆隆的声响。

    雨一直下到下午,才渐渐的减小,天上的云彩的颜色,也慢慢的变淡,但阳光仍然在云彩的后面,发出暗淡的光芒。但天气却一直寒冷落在地上的细雨很快结冰,冰面上又落上雨点,再结冰再落雨,雨下了一阵又一阵,冰冻了一层又一层,到了傍晚的时候整个刘家镇都封上了一层厚厚的冰壳,仿佛一个水晶的世界。

    这样的天气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人们几乎无法走出屋子,踩在地面的冰上,特别的滑,很容易就会摔跤。年轻人倒是没什么,可那些稍微上了年纪的人,若是摔倒断了胳膊断了腿,就很难再好起来了。

    虽然突然有了这样奇异的天气,但年还得过,人们对年的热情,丝毫没受到影响,所以天一黑下来之后,家家户户还是点起了大红的灯笼,有的提早在院子里点起了篝火,一来是增加热闹的气氛,二来是也想用篝火的温度,将院子里那层薄冰烤化。

    父母都已经亡故,家里只剩下他一人,他索性关上了院门,直接去了小囡的家里,小囡也只是一个人,两个人凑在一起过这个年,倒是一个好的主意。

    小囡扎起围裙,忙忙碌碌的准备包饺子的东西,赵满山也不闲着,跟着和面,剁馅儿,不一会儿饺子包完了,眼看着就到三更半夜,该到了人们放鞭炮的时候了。

    我晚上在家里刚办了丧事,三年之内不能放鞭炮,恰巧小囡也不喜欢那东西,两人索性安静的坐在屋子里,摆上热气腾腾的饺子,烫上一壶酒,打算吃饭。

    小囡,用一个食盒装了两盘子饺子,递到赵满山的面前,希望他把这饺子给刘老二送去,他那么大的年纪,身体又不好,这大过年的,也总该吃一口热乎的。

    当然,赵满山也表示赞同,拎着那个十盒,这就给刘老二送去,回来之后好跟小囡一起吃饺子过年。

    外面的路上也结了一层薄冰,所以走起来特别的光滑,赵满山顺手拿起了一根木棒,把木棒的一头用斧子削尖,拿在手里,权当拐杖,免得走路的时候摔了跟头,弄撒了食盒里的饺子。

    赵满山用尖锐的木棒撑着地,小心翼翼的往前走,终于平安的来到刘老二的家。刚进院门的时候,就听见身后有脚步声响,转过脸望去,竟然是刘老二回来了。他下午的时候又去东山寻找丁桂兰和小七,不过好歹今天是过年,所以他赶在前半夜回家。

    赵满山刚要跟他打招呼,可刘老二却并没有搭理他,就这样与他擦肩而过,仿佛赵满山并不存在一般。

    赵满山刚要开口招呼他,他已经走进了屋子。很快又转身出来,顺着屋檐向西面走去,隐约的看到手里拿着香和洋火,看来是到西面的小庙里,烧香上供。

    赵满山不安便站在屋门口等着,不一会儿,刘老二烧了香回来,见屋门口站着的赵满山,停住了脚步,赵满山从食盒里端出那盘饺子,递到刘老二的眼,刚要跟他说点什么,两只耳朵突然嗡嗡的鸣叫了起来,这声音比往次更尖锐,更令人心慌意乱。

    紧接着,从西南的方向吹过来一阵风,夹杂着彻骨的寒意,迎面的扑来,随着这阵风,一阵沉重的咚咚的脚步声,就从院门外响起。

    那声音不大,却很沉闷,一下下清楚的飘进赵满山的心头。像是有众多的人在一起迈步行走,赵满山把端在手里的那盘饺子,塞进了刘老二的怀里,自己便大步的跑到了院门口,手扶着刘老二家低矮的院门,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就在刘老二家西南边的荒草甸子上,走来了一群人影,虽然年三十的晚上,天上并没有月亮,但赵满山却仍旧能够看得清楚。

    还是一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是个个都低着头,不言不语。他们就这样迈着步子,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来到了刘老二家的院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