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眼
字体: 16 + -

第279章 小囡回旧宅,天书见天日

    就这样赵满山满怀心事的回到了刘家镇,一时之间,他还无法彻底把在省城看到了这些东西消化掉,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一直陷入纠结之中,每天都皱着眉头思索,完全没心思打理村子里的事情。也多亏有郑大力,郑大力看见他忧心忡忡的样子,便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又不好多问,便只好在这段时间里,代替了赵满山,把村子里的事情弄得妥妥帖帖。

    村子里的人们都知道赵满山上省城去找小囡了,也都知道小囡现在特别的有钱,还承诺说,要买下刘家镇的东山开伐木场,大多数人还是欢欣鼓舞的,靠山吃山,要是伐木场真的开起来了,村子里大多数人都能借的上光。

    可看到赵满山回来之后情绪十分低落很少来到村部,便都猜测,这可能是此事,十分的不顺利,一时之间,人们都议论纷纷。

    可没想到在赵满山回来的第四天头上,从村子北面山梁上,开了几辆汽车,不用问,这一定是小囡。听说小囡来了,赵满山一下子精神了起来,赶紧换了一身衣服,洗了把脸,来到了村部。

    可刚迈步走进村部大门的时候,他只觉得额头上一阵发烫,伸手摸了摸,额头上的伤口处有些潮湿,想必是出了汗。不过不过小囡就在村部的屋子里等着,赵满山不便耽搁也没顾这些,迈步走进了屋子。

    到了屋子里之后,他发现小囡的脸色有些苍白,虽然小囡冲着他笑,但仍能感觉得到,她的情绪实际上是低落的。不过这是小囡自己的事情,赵满山当然不能多问。

    有人递上了茶水,两个人聊了起来,当然重点还是在北山开伐木场的事情,小囡这次来就是想知道一下赵满山的意思,若是此事能促成她好抓紧动工。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于是,赵满山打发人请来了村子里的几位有头有脸的人物,大家一致表示欢迎。

    这事赶早不赶晚,于是当天小囡便和村子里签订了文书,买下了整个东山。说到动工的事情,赵满山还有些顾虑,那就是现在天寒地冻,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这时候动工难度极大,他纳闷的是,小南为何不等到明年开春。小囡看出了他的顾虑,但却没多做解释。山头竟然卖给了人家,怎么干活是小囡的事情。

    这件事情定下来之后赵满山心里便落了底,好歹自己当上这一任村长,也能因此事给村民带来一些福祉。签订完了文书之后小囡跟赵满山商量了一些私事,那就是打算重新修缮丁桂兰的房子,她要搬回来住。

    当然,这是一件好事,赵满山心里暗想,如果这样的话,以后就有机会和小囡朝夕相处。虽然他和小囡接触的并不多,但总觉得特别熟悉,从心里望外有一种喜爱的感觉。每次看到小南,心里都说不出的愉悦。

    当然,修缮房子需要找瓦匠,动土木,现在天寒地冻的,这活当然没法干。于是小囡决定,先把房子打扫出来,就这么住着,等年后开春暖和了再找瓦工来干活。

    郑大力带着一些保安队员打算去帮小囡收拾房子,可却被小囡拒绝,小囡说,这房子里有很多自己的母亲丁桂兰当年留下的物件,还是自己慢慢收拾的好。但小囡毕竟是个柔弱的女人家,这样脏乱的活总不能让他自己去干,赵满山便换了一身衣服,带着一些打扫房间的工具帮小囡去收拾了。

    虽然现在是冬天,天寒地冻的空气也十分的干燥,但仍旧从丁桂兰那荒废已久的屋子里,闻到了一股霉烂的味道。也的确,这房子已经有二十年没人住了。两个人便挽起袖子来一起干活。

    当收拾到放在炕梢上的那一摞被子的时候,却发现下面有一本书。这本书看起来有些老旧,想必年头不短了。不过却用黄布包着,想必书的主人十分珍惜。两个人展开黄布包,慢慢的翻开书,惊讶的发现书里面并没有字,大多都是空白的。往后翻了一阵子,却发现偶尔会有一些图画,上面画的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出现最多的却是一个孩子,有的画里,他躲在女人的怀中,有的图画中,他被一群人追赶,后面的几页画的却是一场大火,火中有无数挣扎着的被烧焦的骷髅。

    虽然这些话并不连贯,经过了这么多年,上面的笔记也变得浅薄不清,但却仍旧引起了赵满山的注意。这一幅又一幅的画里面的场景总觉得似曾相识,难道与前阵子,他所经历的那些幻觉与诡异的事情有关?

    这样,赵满山感到特别的纳闷,即便真的有关的话,那这本书预示的是什么?为什么又会出现在丁桂兰的家里?

    小囡看他对这本书极为感兴趣,便把它送给了赵满山。到了傍晚的时候,房子终于收拾的差不多了,郑大力带着几个保安队员,扛来了一些劈柴,在外屋的厨房的灶膛上架起火来,又把屋子里的火炉点着,虽然这房子已经闲置多年,但点起了火之后终于又扬起了一阵暖意。

    屋子里原来的被褥已经多年没有用过,早已布满了灰尘,需要找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浆洗之后才行。于是赵满山打发人从家里拿来了被褥,给小楠晚上做铺盖用。

    天很快就黑了下来,一个女人家单独住在这荒废了多年的院子里总是让人感到担心,赵满山并安排了一些保安队员,守在院子外面,保护小囡的安全,顺便也给他壮胆。

    一来小囡是个柔弱的女子,二来又是她花钱买下了整个东山,若是想给村子里的人带来福祉,还要全靠她,所以帮她守夜的活十分的重要,所以,保安队长郑大力要亲自上阵。

    赵满山的心里却一直在琢磨那本书的事情,想必这是与当年小七和丁桂兰的死有着关系,可若想知道当年的实情就必须找经历过那件事的人。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年张罗此事的那些村里的长辈,大多已去世。

    赵满山琢磨了一阵,找来了一个上了年纪的保安队员。这个保安队员只有四十多岁,可身子骨却一直不济,所以保安队长老郑活着的时候,就给他安排了一个轻省的活计,让他管理保安队的那些火枪,这样就不用跟着那些年轻的保安队员出去干一些费力的活了。

    他当了一辈子的保安队员,想必当年的事情他一定参与了,于是吃过晚饭之后,赵满山溜溜哒哒的去了他的家。

    这个保安队员姓陈,大家伙都叫他老陈,是刘家镇的老户,人特别的老实本分,胆子又小。赵满山来到他家的时候,他正坐在炕上,裤脚高挽,地上放着一盆热水在烫脚。看到年轻的村长进了屋子,他慌了手脚,四处的找毛巾擦脚,却被赵满山伸手拦住。

    虽然赵满山是村长,但毕竟年纪轻轻,所以对年长的老陈十分的恭敬,这让老陈有些受宠若惊。闲聊了几句之后,步入正题,赵满山从怀里拿出那本书,递到老陈的面前。

    老陈并不知道赵满山这是什么意思,看了他一眼,接过那本书,当他翻开书页,看到那几副奇怪的话的时候,一下子愣住,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双手也开始颤抖了起来。赵满山见了十分的纳闷,连忙问道,

    “老陈,你这是咋的啦……”

    老陈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赵满山,

    “村长啊,这本书你是从哪弄来的呀?”

    “这不是下午的时候帮小囡收拾屋子,在丁桂兰的老宅院里发现的……咋啦?我看你变颜变色的,这里面有什么说道吗?”

    老陈捧着那本书,犹豫了一下,伸手把它递还给赵满山,努力的掩饰着脸上的惊恐,对赵满山又说道,

    “村长啊,这本书当年我总看见小七捧在手里,别的我就不知道了,不如你去问问住在村西面的刘队长,他是小七的亲爹,他应该知道得更清楚……”

    虽然他说话的样子貌似诚恳,但赵满山看的出来,他应该知道一些什么,看样子是心中有恐惧或者顾虑,所以才故意装不知道而逃避话题,是担心这事儿与自己扯上关系。

    当然,他的想法可以理解,不过他的建议也对,对于当初那件事没人比刘老二知道的更清楚了,所以找他才是最合适的。既然这样,也不必过分的难为老陈。于是赵满山拿着那本书,离开了他的家。

    天刚黑下来不久,想必此刻刘老二像每天一样,仍旧在东山上还没回来,开此事就要等到明天了。想到这儿,赵满山拿着那本书又回自己家去了。

    不过这一晚上,赵满山心里有事,所以睡得并不踏实,好不容易捱到了天亮,吃过早饭之后,他便拿着那本书,匆匆忙忙的去了村西面,去找刘老二。

    可当他路过老陈家路口的时候,无意间往里面看了看,却总觉得说不清哪儿有些不对劲儿?